
木乃伊和辣條(素材來源:unsplash;Mx. Granger, CC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想吃辣條了嗎?
我們每天都被各種氣味包圍——噴香的飯菜、初春的花香、地鐵裡的汗味……這些氣味構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你是否想過,在遙遠的埃及,木乃伊究竟聞起來是什麼味道?恐怕,即便是參觀博物館的人,也很少有人會有機會認真聞聞展出的木乃伊。
“辣條味”的木乃伊
對古埃及人而言,製作木乃伊是一項神聖的儀式。他們相信,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儲存逝者的身體和靈魂,確保他們順利進入來世。而在這一過程中,氣味扮演著重要角色。古埃及人認為,氣味宜人象徵著逝者的純潔,而神祇的身體會散發出美好的氣息。
古埃及人通常會使用油、蠟和香膏對逝者進行精心的防腐處理。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木乃伊的製作工藝也在不斷演變。例如,在前王朝時期(約公元前5000年),人們主要依靠炎熱乾燥的沙漠環境自然完成防腐過程;到了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200年),埃及人開始使用各種化學物質人工製作木乃伊。
不同的製作方式,自然會賦予木乃伊不同的氣味。為了深入研究這些氣味背後的秘密,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和斯洛維尼亞盧布林雅那大學(University of Ljubljana)的科學家展開了一項獨特的研究。
這一研究的靈感,來源於該論文的通訊作者馬蒂亞·斯特利奇(Matija Strlič)幾年前的一次親身經歷。當時,他在參觀一個文物保護實驗室時,有幸聞到了一具剛從考古發掘現場運來的木乃伊。他回憶道:“它幾乎帶著一種化妝品的氣息——令人愉悅的甜香和草本香。我曾聽保護人員說過,儲存良好的木乃伊通常聞起來香甜宜人,而腐壞的木乃伊則會發出酸臭味。但那是我第一次親身體驗。”

研究中使用的部分木乃伊(圖片來源:Emma Paolin)
為了揭開木乃伊氣味的奧秘,研究團隊前往埃及開羅,在埃及博物館挑選了9具木乃伊進行研究。這些木乃伊的年代跨度極大,既包括木乃伊製作技藝最鼎盛的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70年至公元前1070年),也涵蓋技藝逐漸衰落的希臘-羅馬時期(約公元前332年至公元395年)。它們的儲存方式各不相同,或包裹嚴實或裸露存放,還有的仍安臥在石棺之中;它們的存放環境也有所區別,其中4具正在展出,另外5具則存放在倉庫中。因此,它們能較好地代表全球不同的木乃伊樣本。
為了在不破壞這些珍貴遺骸的前提下探測它們的氣味,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別具匠心的方法——結合人類嗅覺感知與儀器分析。他們首先向當地長期研究木乃伊的科學家請教,收集了一系列用來描述木乃伊氣味的詞彙,並據此建立了一套包含13個主要嗅覺特徵的分類系統。這些特徵包括辛辣、木質、甜味、黴味、腐味、花香、煙燻味等。
接下來,研究人員招募了8名志願者,並對他們進行了系統的嗅覺培訓。在這些志願者中,既有從未接觸過木乃伊的人,也有在埃及博物館工作、經常接觸木乃伊的專業人員。然後,研究人員讓志願者聞了不同木乃伊的氣味。為確保安全,研究人員已事先確認木乃伊散發的氣味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志願者當然也不會直接趴在木乃伊上狂吸——研究人員已經利用細管和泵,從木乃伊周圍抽取了空氣樣本,並將其封裝在特製的氣味袋中,供志願者在一間專門的小屋內細細品味。

研究人員正在抽取木乃伊周圍的空氣樣本(圖片來源:Abdelrazek Elnaggar)
志願者們根據13種氣味選項對每具木乃伊的氣味進行了評分,0分表示完全沒有該氣味,10分則代表氣味極為濃烈。結果顯示,儘管每具木乃伊的氣味各不相同,但仍存在一定共性。研究發現,78%的木乃伊會散發出木質氣息,其次是辛辣味(67%),這可能與製作過程中使用了木材和亞麻有關。此外,56%的木乃伊帶有甜味,而香薰味和腐味則分別出現在33%的樣本中。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如今聞到的氣味與木乃伊剛製作完成時並不完全相同,畢竟經過數千年的時間,許多化學成分已經發生了變化。
挨個狂吸
除了直接讓志願者嗅聞袋子裡的空氣樣本,研究人員還借鑑了調香師在野外採集稀有花卉或香氣時的方法:使用能捕獲並釋放氣味分子的特殊的聚合材料濾芯。隨後,研究團隊採用了一種名為氣相色譜-質譜-嗅覺測定(GC-MS-O)的技術,其實就是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識別特定分子的基礎上,再結合經過訓練的人類“嗅探員”的感官,形成每種化合物的嗅覺特徵。
在實驗過程中,濾芯收集的氣味分子混合物會首先透過色譜分離成單獨的成分。志願者們坐在一臺特殊的機器前,在名為“嗅覺埠”(olfactory port)的氣味出口處,逐一嗅聞這些分離出的氣體,並迅速從氣味質量、強度和愉悅度三個維度進行描述。研究人員表示,這項工作相當具有挑戰性,通常需要每15至20分鐘就輪換一名志願者,因為他們有時一秒鐘就要感受並分析一種氣味。

志願者坐在“嗅覺埠”前細細品味(圖片來源:倫敦大學學院)
分析結果顯示,研究人員在木乃伊的氣味中檢測到了數十種具有氣味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主要來源於4個方面:木乃伊製作過程中使用的材料;當代博物館為保護木乃伊而使用的材料;過去人們為保護木乃伊所使用的合成殺蟲劑;微生物活動產生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MVOC)。
透過分析這些化學成分,研究人員得以從氣味的角度探尋古埃及木乃伊的製作工藝。例如,他們檢測到了萜類化合物,這與歷史文獻中關於木乃伊製作過程中使用杜松油、沒藥和乳香等植物製品的記載相吻合。他們還檢測到了一種名為馬鞭烯酮(verbenone)的成分,這通常是松樹等針葉植物的標誌性化合物,可見古埃及人在製作木乃伊時,很可能使用了松樹樹脂等材料。
除了氣味分析,研究團隊還結合微生物檢測技術,深入研究了木乃伊上的微生物群落。結果表明,黑麴黴(Aspergillus niger)、產黃青黴(Penicillum chrysogenum)和黃麴黴(A. flavus)等是這些木乃伊上最主要的微生物。如果木乃伊散發出黴菌相關氣味,則意味著黴菌可能正在木乃伊內部悄然生長,是文物保護的預警訊號。幸運的是,研究人員並未在這些木乃伊中嗅到此類氣味,這表明它們的儲存狀況十分理想。

圖片來源:原論文
不過,人類“嗅探員”坐在GC-MS-O機器前所聞到的氣味,和直接從袋中聞到的氣味並不相同。例如,對於其中一具木乃伊,研究人員給出的氣味評分為辛辣8分,樹脂味和花香各7分,甜味和香薰味各5分。然而GC-MS-O得到的結果卻偏向乳酪味、蠟質味、花香和草本香。這說明人類感知混合氣味的方式,與感知單個化合物並不完全一致。這也為科學家解析木乃伊氣味帶來了挑戰:許多木乃伊的氣味分子組成並不屬於單一類別,因此研究人員還不能明確鑑定木乃伊散發出的所有氣味的來源。
如今,這些研究人員正嘗試重現木乃伊封存在墓室時的原始氣味,以期讓人們能夠聞到數千年前的歷史。他們希望未來的博物館不僅能展示木乃伊的外觀,還能透過“氣味景觀”,讓參觀者親身感受古埃及的獨特氣息,帶來更沉浸式的體驗。如果一切順利,這項計劃或許最早將於2026年正式落地。屆時,走進展廳的人們或許能用鼻子“穿越時空”,嗅聞古埃及的秘密。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73141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history/discover-the-aromas-of-ancient-egyptian-mummies-from-orange-peels-to-pine-to-incense-180986035/
https://theconversation.com/myrrh-conifer-oil-and-breakfast-tea-my-sniffer-teams-surprise-findings-on-what-mummified-bodies-smell-like-249904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如需轉載,請在“環球科學”後臺回覆“轉載”,還可透過公眾號選單、傳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與我們取得聯絡。相關內容禁止用於營銷宣傳。
-電商廣告-
《環球科學》2025年2月新刊
正在熱賣
戳圖片或閱讀原文
立即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