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澤連斯基的白宮會議,一場“草臺班子”對談
來源/學術星球
從微博時代開始,我們就在不斷經歷對上層人物的幻滅,不要說明星了,各種學者、其他光鮮閃亮的人物在社交媒體上的表現也常常讓人大跌眼鏡。
黑格爾說過,僕從眼裡無英雄,但是那不是因為英雄不是英雄,而是因為僕從就是僕從。
不過,真英雄確實很少,僕人可以看到英雄沒有被包裝時的樣子,卸下包裝,都是普通人。所謂“英雄氣概”,或許只是秘書團隊筆下的演講稿、造型師搭配的高定西裝,以及保安隔開的距離感共同製造的幻覺。一朝樓塌,滿頭白髮,跟路邊老頭無異。
直播時代就更好玩了,原本幻想的各種高階權謀、高深城府、對幾億人命運的勇敢擔負都被菜市場式的吵架打破了。
美國的邏輯也挺簡單,俄羅斯打的是你,又不是我,我給你東西,你要感恩,你要回饋,就這麼簡單。
烏克蘭則多少認為自己是站在正義一遍,是在替整個文明陣營頂頭陣,是在替西方各國流血,這種時候你還來問我要錢?

萬斯和旁邊站著指責澤連斯基沒穿西裝的馬屁精的發言主題是大國的面子,是護主,一點現代政治的體面都不講,像是窮漢翻身後見了誰都想仗勢欺人顯擺下。
除了面子和護主,萬斯的另一句話分量最重,就是“你在美國大選時站的是民主黨”。果然大國的外交主要是內政的延伸。
這種現象在中文輿論場同樣魔幻:俄烏戰爭甫一爆發,社交媒體便自動生成“站隊檢測器”——支援哪方不再取決於地緣分析,而成了劃分敵我的快捷標籤。
不過這場白宮鬧劇會讓一部分陷入尷尬:不是說澤連斯基是美國的傀儡嗎?傀儡怎麼會大鬧白宮?
於是又有“高人”出來指點:這些都是在演戲,背後有大棋。我們或許應該相信更樸素的真相:政治有時就是真人秀,那些面紅耳赤的爭執,可能真沒有劇本。

(美國民主怎麼了?不妨讀讀這本書)
推薦閱讀
十點公社
一個時代的記錄
自由評論


只為蒼生說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