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程式碼,到底是CTO的鍋還是創始人的鍋?!這事兒已經撕3天了

作者|冬梅、Tina
3 月 1 日,DeepSeek 公司在釋出了一系列開源專案後,又放了一個“大招”,首次公開了其模型推理系統 DeepSeek-V3 / R1 的技術細節和盈利資料。
根據 DeepSeek 公佈的資訊,這個系統理論上一天能賺 56.2 萬美元,而成本利潤率高達 545%,也就是說,賺的錢是成本的 5 倍多。這種超高的盈利能力讓 DeepSeek 再次成為行業焦點,大家都在討論這一利潤率的真實性。
而這個很賺錢的 AI 系統,引發了兩位行業大佬的“口水戰”。拋開爭執本身不談,InfoQ 留意到,在論證成本過程中,還有兩起“抄襲”事件牽扯其中。
1 沒有遵守開源協議,這是誰的鍋?!
2022 年 3 月 4 日,據國內媒體報道,來自潞晨科技和上海交大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種蛋白質結構預測模型的高效實現 FastFold。FastFold 包括一系列基於對 AlphaFold 效能全面分析的 GPU 最佳化。同時,透過動態軸並行和對偶非同步運算元,FastFold 提高了模型並行擴充套件的效率,超越了現有的模型並行方法。
FastFold 是一個專注於蛋白質結構預測的開源深度學習模型,主要針對 AlphaFold 等模型的推理和訓練效率進行最佳化。
FastFold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hpcaitech/FastFold
據訊息人士稱,FastFold 這款開源專案沒有遵守開源協議,不規範引用了 OneFlow 專案中 Softmax CUDA Kernel 的程式碼,因此有抄襲程式碼的嫌疑。
OneFlow 是一個深度學習框架,其中的 Softmax CUDA Kernel 用於加速深度學習模型中 Softmax 操作的底層實現。
面對這樣的指控,潞晨科技創始人尤洋並未否認抄襲行為,但卻將“鍋”甩給了時任潞晨科技 CTO 的方佳瑞,稱 CTO 是負責人並且在程式碼抄襲事件後已經離職。
隨後方佳瑞反駁尤洋稱,該 Fold 專案是其入職潞晨公司之前就有的,自己於 2022 年 2 月 23 入職,實習生於 2 月 28 日寫了一些程式碼,抄襲的程式碼和他本人毫無關聯。
方佳瑞還補充道:“我自己有很強的版權意識,上任第一件事正是給 L 公司(潞晨科技)所有開源中使用其他專案的程式碼檔案加 copyright!”。
這件事情的問題在於,潞晨科技的行為不僅涉及程式碼抄襲,還違反了 Apache 開源協議。
Apache 協議是開源社群中最廣泛使用的協議之一,其核心精神在於“共享與協作”,要求使用者在使用、修改或分發開原始碼時,必須保留原始版權宣告,並明確標註修改內容。然而,潞晨科技的專案中不僅未遵守這一規定,還涉嫌直接複製他人程式碼而未註明來源,違背了開源社群的基本原則。
隨著這件事在網上不斷發酵,有些知乎網友開始為方佳瑞打抱不平稱:“領導甩鍋下屬是最噁心的事了,功勞領導接,黑鍋屬下背。如果程式碼是 CTO 的問題,文案是產品的問題,那要創始人幹嘛?”
也有網友認為,小創業公司的 CEO 對於公司的任何事情負有最終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打工人”方佳瑞更容易讓網友和他產生共鳴,有網友戲稱,“CTO 難當,離職了還要被甩鍋。”
面對網友的種種聲音,尤洋於昨晚再次在知乎平臺回覆:
“我從沒說他本人抄襲也從沒甩鍋於他。他於 2022 年 2 月 23 日入職,Apache 協議引用不規範發生在 2022 年 3 月 4 日,他當時就是這件事的第一負責人,他在潞晨的唯一工作就是負責開源專案,跟他說得清清楚楚。由於是兩個實習生乾的,我相信他是不知情的更不是他本人乾的。這點沒必要黑他,我解釋清楚。”
但尤洋也不認為發生了程式碼抄襲事件就要由創始人承擔責任。
2 被錘抄襲其他團隊協議,產品經理背鍋?
潞晨科技的第二次抄襲事件發生在 2024 年 11 月。
2024 年 11 月 6 日,橘皮優團隊在微信公眾號釋出了一篇名為《維護創新:對潞晨雲算力雲平臺的公開信》的文章,指責潞晨雲算力雲平臺抄襲了他們的業務模式和機主協議,並提供了具體的抄襲證據,包括潞晨雲的服務協議與橘皮優的協議高度相似,從結構到內容幾乎一模一樣。橘皮優團隊在公開信中還指出,面對抄襲指控,潞晨雲不僅沒有承認錯誤,還試圖掩蓋事實。
橘皮優團隊隸屬於橘皮優(南京)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成立於 2024 年 7 月 8 日的科技企業,總部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他們還運營著橘皮優算力雲平臺,這是一個創新的 C2C 雙邊 AI 算力交易市場,旨在透過共享經濟模式降低 AI 算力成本,同時為擁有閒置算力資源的使用者提供盈利機會。
橘皮優團隊在公眾號文章的中配了多張圖作為證據,控訴潞晨團隊的“多宗罪”:
首先是抄襲行為的鐵證。橘皮優團隊發現潞晨雲算力雲平臺的服務協議與他們的協議高度相似,從結構到內容,從法律條款到使用者宣告,幾乎一模一樣。
其次是抄襲後還嘴硬不承認。橘皮優團隊指出,面對如此明顯的抄襲行為,潞晨雲不僅沒有承認錯誤,反而試圖透過各種手段來掩蓋事實。
而在尤洋的回覆中,這一起抄襲事件的總負責人則是當時的潞晨雲產品經理,事後也已經被公司開除。
其實總結起來,不論抄襲責任歸誰,作為管理者和創始人,都對公司事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推卸責任只會加劇外界對公司管理和誠信的質疑。積極面對問題,承擔責任,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重建信譽並推動長期發展,才是正確的做法。
企業要想走得遠,就得守規矩、講誠信。開源專案有開源的規矩,商業模式也得尊重別人的創新。
參考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752772042
宣告:本文為 InfoQ 整理,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今日好文推薦
分散式系統程式設計已停滯?!
Curl 之父:我是如何枕著18萬行C程式碼還能安穩入睡的
剛剛,DeepSeek 突然公佈成本利潤率高達545%!做 AI Infra 的該慌了?!
“前端已死”是危言聳聽嗎?
直播預告
智慧編碼工具層出不窮,究竟怎麼選、如何用?3 月 5 日 -14 日,InfoQ 極客傳媒將發起「智慧編碼系列」直播,邀請阿里、百度、騰訊、位元組、商湯、思碼逸等企業一起線上 Coding,與所有開發者直觀感受和評測數款國內外線上編碼工具在企業真實生產場景中的表現。歡迎掃碼或點選按鈕一鍵預約直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