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晨科技官宣停用DeepSeek背後:創始人受指責,投資人很無奈 2025-04-23 00:14 創業邦 來源丨新浪科技(ID: techsina) 作者丨周文猛 圖源丨Midjourney 國內第一波官宣棄用DeepSeek的公司出現了。 3天前,DeepSeek官方公佈線上系統理論成本利潤率達545%。幾乎同一時間,“清華系”AI Infra企業——潞晨科技,突然宣佈暫停DeepSeek API訪問服務。 在DeepSeek將GPU利用率提升到極致,眾多廠商紛紛接入的情況下,潞晨科技的“反向操作”令人不解,其創始人尤洋的言論受到眾多網友指責。 新浪科技透過潞晨科技內部人員處瞭解到,此次調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於成本考量”。 多位接近潞晨科技創始人尤洋的投資人及AI行業同行透露稱,“雖然現在DeepSeek開源了很多推理元件,但第三方MaaS廠商很難做到官方成本,所以只能選擇暫停接入。” “停用的核心還是成本問題” 3月1日17:02分,就在DeepSeek公佈線上系統理論成本利潤率達545%並引發廣泛關注後,潞晨科技於官方渠道發文稱,“將在一週後停止提供DeepSeek API服務,請使用者儘快用完您的餘額。” 對於公司為何忽然決定停止提供DeepSeek API服務,潞晨科技至今未對外公開提及。不過透過潞晨科技創始人尤洋宣佈暫停服務後在知乎等平臺釋出的大量“對於DeepSeek成本理性分析”內容,可以基本得出,成本問題是決定其放棄DeepSeek API服務提供的關鍵。 新浪科技梳理發現,最近幾天,身為創始人的尤洋對於DeepSeek有著眾多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DeepSeek最新公佈得出系統理論成本利潤率達545%的資料,是建立在大量使用者把DeepSeek的App和網頁完全超負荷佔滿的情況下,不是一個常規MaaS產品。因為常規的MaaS要想實現穩定輸出,需要準備的機器可能會是理論的5倍。 2、DeepSeek是中國最好的模型公司,但產品經常掉線,這是事實。 3、DeepSeek論文中顯示只需558萬美元就能訓練一流大模型,其實公佈的是一次實驗的成本,而開發一個大模型可能需要幾十次實驗,中小云廠商不應該靠倒賣DeepSeek API去賠本賺吆喝,然後吹噓自己推理快10倍。 在尤洋關於DeepSeek的公開評論中,“成本高”貫穿始終,以至於這些觀點在多數網民看來是“與DeepSeek對立”。 在與新浪科技溝通中,多位接近尤洋的人士表示,“事實上尤洋對於DeepSeek的成本分析,其目的在於討論像潞晨科技這類的企業,扮演DeepSeek的第三方MaaS產品服務商,是否有盈利模式?” 尤洋的理論觀點最早出現在2月。在DeepSeek出圈不久後,尤洋就公開提及:“DeepSeek相關模型的訓練成本,遠沒有傳言中那麼低。”他測算指出,“如果滿血版的DeepSeek R1每日輸出1000億token,那每月的機器成本是4.5億,虧損4億。” 當時的言論以及資料,受到了同為清華系AI Infra創企的矽基流動創始人袁進輝的公開激辯。 其中一位接近尤洋的人士M直言,“不可否認的是,MaaS行業確實是承擔了整個行業虧損的地方,各大廠和模型廠其實API都是虧本的,真正有進賬的是各種合作,如定製開發或者私有化。”在M看來,潞晨科技暫停DeepSeek,“核心便是成本問題,雖然現在DeepSeek開源了很多推理元件,但這些可能並非全部,所以第三方MaaS很難做到官方成本,潞晨科技作為同樣正在提供DeepSeek API服務商的中小云MaaS機構,同樣面臨著極大的成本考驗,於是選擇了暫停服務。” 對於潞晨科技為何暫停DeepSeek API服務一事,潞晨科技方面至今未作公開說明。不過新浪科技透過公司使用者群瞭解到,公司對於暫停DeepSeek API給使用者的官方解釋是:“由於業務調整,潞晨雲將在本週五晚暫停MAAS API服務,未使用的餘額可聯絡發票小助手退款。” 另有一位潞晨科技投資人和公司內部人士同樣表示,做出這樣的業務調整,“主要是出於成本考量”。上述人士無奈地指出,“本質還是因為提供穩定的DeepSeek服務成本太高,需要備份非常多冗餘的算力資源,他們這方面比不過大型雲廠商,所以只能放棄。” 優勢消失了 中小MaaS商“瑟瑟發抖”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數百家企業宣佈接入DeepSeek,覆蓋科技網際網路、雲服務、電信、金融、能源、汽車、手機等熱門領域以及全國各地政府機構。 一位潞晨科技的投資人認為,透過DeepSeek提供穩定訪問服務的成本其實並不低。“理論上,單個使用者只有在訪問DeepSeek模型服務的時候才會佔用底層算力,其他時候不佔用資源。但當用戶數量增多後,不同使用者訪問的時間和訪問頻率是不受控的,這就要求MaaS服務商能夠儲備足夠的冗餘(備用)服務資源,這部分資源在不用的時候其實就是成本,而且往往數倍於真實使用的服務資源。” “就像我找你買了一個水龍頭,這個水龍頭我可能有的時候用的水多,有時候用水少,這是沒法控制的,你就得準備一些冗餘的水資源,不能在高峰期,我卻沒水用了。”該投資人表示,“當DeepSeek官方公佈的成本價越來越低的時候,第三方MaaS廠商如果無法提供與官方成本和效能接近或者更好的服務,能夠從中盈利的空間也隨之收窄。” 該人士指出,“不同於中小AI雲廠商,阿里雲、騰訊等大型企業,他們一方面有著更加充實的資金和算力資源等儲備,能夠支撐得起提供DeepSeek服務所帶來的短期虧損;與此同時,他們也能夠透過DeepSeek快速的吸引並凝聚使用者,有了使用者之後可以基於此做出更多的變現可能。” 有趣的是,就在DeepSeek上週宣佈將開源系列程式碼庫的訊息傳出後,同樣也基於DeepSeek提供相關API服務的企業家在朋友圈公開喊道,“今天開始要睡不著了,公司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足見,受DeepSeek衝擊的中小MaaS廠商們,其實也不止一家。伴隨著DeepSeek不斷推動系列程式碼庫的開源,一大批第三方MaaS廠商的技術壁壘正在被打破,在帶來技術普惠的過程中,DeepSeek也正在顛覆著一大批行業公司的商業模式,讓他們的產品和服務不再具備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