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潞晨科技創始人尤洋和矽基流動創始人袁進輝公開互懟,一時吃瓜群眾無數。潞晨科技創始人尤洋首先在知乎公開質疑競爭對手,並對矽基流動的競爭策略、使用者增長模式及API效能提出質疑,主要觀點包括:
-
矽基流動流量增長的原因:
-
犧牲員工春節假期,迅速推出國產晶片適配的DeepSeek API,藉助AI全棧國產化的概念吸引關注,獲得了一定的宣傳效果。 -
採用邀請碼送代金券的策略,鼓勵使用者在小紅書等平臺傳播,實現病毒式擴散。但這種方式類似“拉人頭”的營銷模式,存在可持續性問題。 -
API效能及評測爭議:
-
在Superclue的評測中,矽基流動API的效能排名倒數第一。儘管該公司負責人對評測結果表示不滿,但作者認為評測是公平的,因為實際測試的是矽基流動的付費版API。 -
目前矽基流動已經限制使用者呼叫量,API速度變慢,影響使用體驗。 -
使用者代金券的財務風險:
-
作者推測矽基流動宣稱的“300萬用戶”可能存在水分,並計算如果每個使用者平均領取500元代金券,總金額可能高達15億元,而公司現金儲備僅1-2億元,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 -
這種資金壓力可能導致矽基流動不得不“閹割”模型,以降低成本。 -
資料對比方式的不合理性:
-
認為《極客公園》文章將矽基流動的流量資料與阿里雲、火山雲對比不恰當,因為後者主要面向B端,而矽基流動的主要使用者是C端學生群體,更應該與Kimi Chat或秘塔搜尋對比。 -
對矽基流動工程能力的質疑:
-
作者不認為矽基流動的工程師水平能超越英偉達和SGLang/vLLM團隊,因此對其API效能持懷疑態度。

對此,矽基流動創始人袁進輝在朋友圈公開回應,併為自身的市場策略和技術實力進行了辯護,主要觀點包括:
-
對市場策略的辯護:
-
認為團隊拼搏抓住機會沒有錯,採用邀請使用者送代金券的策略也無可厚非,強調這種推廣方式在國內外均有應用。 -
春節期間,許多使用者無法訪問DeepSeek,而矽基流動提供了唯一一個穩定服務,吸引使用者是正常的市場現象。 -
關於Pro版的合理性:
-
由於使用者流量過大,導致網站一度無法承載,為了保障付費使用者體驗,才推出Pro版並分配專門資源。 -
強調目前免費版的體驗已經改善,而Pro版一直是業內最穩定的服務之一。 -
對技術實力的回應:
-
提到矽基流動的工程師團隊在OneFlow時期(幾年前)曾開源過一批比英偉達官方實現更快的運算元,證明技術能力不遜色。 -
反駁潞晨科技的指責,聲稱潞晨科技曾抄襲其技術,但為了顧及對方面子未曾公開。

對於袁進輝的回應和抄襲質疑,尤洋反唇相譏,稱程式碼是潞晨科技CTO負責,而CTO又是被矽基流動挖角,似乎暗示矽基流動才是抄襲的一方。

這還沒完,袁進輝還引用了橘皮優團隊在去年對潞晨科技的指控,並稱潞晨科技不是一次抄襲,而是多次抄襲。

參考資料
[1] https://www.zhihu.com/people/berkeley-you-yang
———END——–
極思 TopMinds 相信認知能夠跨越階層,
致力於為年輕人提供高質量的科技、資本和商業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