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我發現美甲也是越來越捲了。
塗個指甲油畫個造型就能美美出街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現在流行的是在指甲上蓋樓。
從“構建本甲”把原來扁平的指甲墊高開始,指甲上要滴若干坨甲油膠,構建出空間感,在裡面填上各種顏色甚至“流麻(會在裡面不斷滾動的閃片)”,再照若干次紫外線燈“烤乾”。
做一次美甲三個小時起步,美甲師在建築學研究生微雕工藝大師和工地批灰師傅之間左右橫跳。

穀子裡最夢幻的流麻效果也給咱整上|小紅書
這樣美麗作品的背後,美甲師每天都在經歷極限荒誕,開局一顆甲油膠滴出來的“光環蛋(就像上圖那樣比指甲本體大幾倍的甲油膠)”,在裡面調上顏色後,再把自己親手滴出來的膠一點一點磨掉,滴上再磨掉,反覆幾次,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海量甲油膠,滴上再磨掉,這樣才能做出有空間感層次感的美甲|小紅書
一次美甲之後,顧客和美甲師都接觸了大量的甲油膠,就算戴了口罩,也會對那種刺鼻的味道記憶猶新。經常做美甲的人有時會突然在卸甲之後感到指甲周圍的皮膚又癢又痛,或者長了小水泡小疹子,下圖的這位甚至連指甲也開始與甲床分離。

“這是我的一位常客,每兩週會做一次用甲油膠的美甲,當我清理掉上次的美甲,看到她的手已經變成了這樣。”|Nail Tech Awareness
而且有些人常年做美甲,從來都相安無事,有一天卻忽然開始有不明原因的過敏反應,他們甚至從沒想過這種過敏是美甲造成的。
網上還有一些教程,教人在美甲前吃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或者在美甲後塗哈西奈德溶液等抗炎藥膏的,還有不少人說用完之後“安全下車”。

到底咋回事?這種過敏真的能透過吃藥和塗藥膏解決嗎?這美甲咱還能做嗎?
頻繁美甲,當心過敏
常見的指甲油、甲油膠和其他需要照燈才能變硬的美甲材料中,關鍵的成分是丙烯酸酯單體混合物,它是讓美甲堅固又持久的秘訣。
丙烯酸酯單體不僅耐熱、耐老化,而且顏色穩定,在低溫下還有一定可塑性,所以甲油在沒上手時是透明的液體或者膠狀的。可一旦用紫外線燈或者LED燈照射,丙烯酸酯單體就開始工作了——它們會迅速地發生化學反應,一個個單體手拉手,變成堅硬的聚合物,把指甲油固定在本甲上。
這個反應叫做“光固化”,它不僅讓指甲油快乾,還能讓它看起來充滿光澤,又不容易剝落。

你一定在美甲店見過類似的照燈|騰訊新聞
不過,在光固化過程中,一些未反應的丙烯酸酯單體可能會殘留下來,這些單體會對皮膚、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造成刺激,甚至引發過敏性反應。特別是在美甲時,我們會把原本的角質打磨薄,這就讓丙烯酸酯單體更容易滲透進去,接觸到皮膚。
如何分辨自己有沒有過敏呢?
最常見的症狀是指甲周圍發紅、瘙癢,甚至長出水泡,皮膚還特別容易脫皮,這樣的區域性過敏症狀可能會在做完美甲後幾個小時到幾天內出現,一般會慢慢緩解。一些人的口鼻在接觸到丙烯酸酯單體的刺激後,也會有流淚、眼部腫脹和鼻炎的症狀,嚴重的話還會演變成頭痛、蕁麻疹,甚至過敏性休克。
對光固化材料產生過敏反應後,指甲本身也會發生一些改變,這是因為指甲在對抗過敏原,試圖抵禦刺激。很多人會發現,美甲做多了,指甲會變脆,容易斷裂,表面還會凹凸不平,甲板下面的皮膚還會發紅、發紫。

一位51歲的患者,在長期做光固美甲後,指甲出現甲分離、甲下角化過度、甲溝近端色素沉著以及指甲板缺失的症狀 | 參考資料[1]

一位59歲的患者,在使用光固化指甲油後,出現嚴重的甲下角化過度和甲分離 | 參考資料[1]
丙烯酸酯過敏案例中,很多都是因為美甲引起的。歐洲環境接觸性皮炎研究小組的分析發現,在丙烯酸酯導致的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病例中,有67%是美甲材料引起的,在這其中,又有43%是美甲消費者,而56%的患者是美甲行業工作者。在患上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美甲師中,有65%都是在工作的第一年就出現了症狀。
在美容行業,除了美甲,假睫毛也是丙烯酸酯過敏的重災區。常見的睫毛膠裡含有氰基丙烯酸酯,粘上假睫毛以後感覺眼睛癢、總是流眼淚,很可能不是因為假睫毛刺撓,而是出現了過敏導致的結膜炎,也會有人因此發展出鼻炎、溼疹的症狀。
就算不做美甲,也不貼假睫毛,我們也躲不過丙烯酸酯——美國接觸性皮膚炎協會曾經把它列為年度過敏原,因為它不僅致敏性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比如在膠水、油漆、印刷墨水、清潔劑等日常物品中。很多對丙烯酸酯有過敏反應的人並沒有美甲、美睫習慣,也會因為平時長期暴露,慢慢演變成過敏性接觸性皮炎。
怎麼確定自己是不是過敏?
不妙的是,剛做完美甲沒有過敏,不代表之後也沒事——根據過往病例,有人在貼假指甲好幾年以後才出現了過敏症狀。
因為對丙烯酸酯過敏大多是個慢性過程,在反覆接觸後,我們的免疫系統才會認出這個物質,並觸發過敏反應。有些人天生免疫系統就更加敏感,或者本來皮膚屏障就更加薄弱,就更容易爆發過敏症狀。這些患者往往意識不到過敏是美甲引起的,特別是如果他們的症狀不在手部,而在眼、鼻或者呼吸道的話,很難把症狀和美甲聯絡在一起。
如果只是指甲周圍的區域性腫脹、瘙癢,停止做美甲,避免接觸丙烯酸酯,症狀一般會慢慢緩解。但是如果沒有意識到這是過敏,或者學著網上教程用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來壓下過敏反應,還一直頻繁做光固化美甲,我們的免疫系統對過敏原的記憶不斷加深,未來再接觸的時候,可能過敏反應會更強烈、更難以消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完全避免接觸丙烯酸酯和相關的光固化材料。
判斷自己有沒有過敏,最簡單、靠譜的檢驗方法是“斑貼試驗”(patch test)。如果你懷疑自己對丙烯酸酯相關的光固材料過敏,可以去皮膚科或者過敏(變態反應)科就診,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一次斑貼試驗。

斑貼試驗示意圖|allergy-test.com
當患者因為某個化合物接觸皮膚或者黏膜導致過敏,如果再接觸相同的過敏原,或者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就會在接觸部位再次出現炎症反應。利用這個原理,斑貼試驗將小劑量的過敏原放在特製的貼片中,貼在患者的皮膚上,經過一段時間後,觀察是否出現陽性反應(紅斑、丘疹等)。如果出現陽性反應,就說明患者對相應的化合物過敏,在日常生活或者治療中最好避免接觸這類物質。
美甲過程中使用的丙烯酸酯,通常包括2-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HE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二甲基丙二酸乙二酯(EGDMA)。如果你在斑貼試驗中對以上物質呈陽性反應,說明它們對你來說能引發過敏性接觸性皮炎,也就證明你對光固材料過敏。
美甲過敏,可能影響就醫
對美甲材料過敏,大不了以後不做美甲,但是“美甲材料”不僅存在於美甲中,在醫療領域也應用廣泛,對此類材料過敏會影響就醫。
在牙科裡經常用到丙烯酸酯類光固材料,補牙、種植假牙和根管治療都離不開它。這些光固材料的工作原理和做美甲時用的指甲油差不多,當牙齒出現了蛀洞,或者邊緣有受損,醫生會在牙齒上塗上一層薄薄的光固材料,經過紫外線燈或LED燈的照射後,它們會發生反應,變成堅固的填充物,就像指甲油從液態變成固態一樣。這樣我們的牙齒不僅能快速完成修復,它們還能完美貼合天然牙齒的形狀和顏色,和原本的牙齒融為一體。
除了牙科,光固材料在骨科和外科領域也會出現。在骨科,光固材料可以被用來修復骨折,填補骨缺損,甚至提供支撐。原理和美甲一樣,醫生用這些材料精準地填補空缺,透過光照射讓材料迅速硬化,牢牢地固定住骨頭,它們還可以用來固定骨科手術中安裝的假體或者支架。在外科手術中,光固材料還可以代替傳統縫線,就像膠水一樣,用來關閉一些小傷口。用紫外線一照就能硬化,減少了縫線的痛苦,還又快又方便。
這些材料雖然好用,但對丙烯酸酯過敏人士來說可能不是什麼好訊息。想象一下,你已經有過敏反應,再去做牙科治療或者外科手術時,接觸到類似的材料,不僅會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再次引發皮膚炎症、區域性腫脹,甚至導致更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

一名 55 歲的日本女性患者在牙科治療後出現急性面部腫脹。(A) 牙科治療後約15小時;(B) 服用皮質類固醇和抗組胺藥後約19小時。| 參考資料[5]
2023年有個病例報告提到,一位55歲的女性,在做完美甲後開始出現過敏症狀,後來她去做牙科治療時,含有光固材料的牙冠引發了過敏性接觸性皮炎和急性面部腫脹。她只好摘除了牙冠,用上抗組胺藥物和類固醇治療後,症狀才有所緩解。進一步的斑貼測試發現,她對2-HEMA和EGDMA都呈陽性反應,也就是說,這兩種丙烯酸酯類化合物是令她過敏的元兇。

斑貼測試顯示她對多種丙烯酸酯類物質都出現了陽性反應 | 參考資料[5]
如果已經對丙烯酸酯類物質過敏,該怎麼辦呢?難道牙科和外科治療也都不能做了嗎?
好訊息是,醫學和材料科學已經發展出了不含丙烯酸酯的替代材料,可以避免過敏反應,同時對治療有類似的效果。
牙科的替代材料有玻璃離聚物水泥(Glass Ionomer Cement),可以用於牙齒填充和根管治療等,它可以跟牙齒本身的礦物質結合,而且致敏性很低,不過和丙烯酸酯類材料相比,它的耐磨性會差一些,需要定期回診檢查,及時更換。在牙冠、牙橋修復治療中,不含丙烯酸酯的陶瓷材料,尤其是全瓷冠和全瓷橋,也是一個安全的選擇。外科治療中的傷口粘合劑,也有聚氨酯、聚乙烯醇(PVA)水凝膠等,可以作為丙烯酸酯類材料的替代品。
在接受牙科或外科治療之前要及時和醫生溝通,告知自己的過敏史,便於醫生選擇最合適的醫療方案和替代材料。
怎麼預防過敏?
對於一般人來說,減少做美甲的頻率,就能降低對丙烯酸酯過敏的機率。如果你是狂熱美甲愛好者,可以在做美甲時選擇不含丙烯酸酯的替代性產品,比如不含丙烯酸酯的以水為溶劑的水性指甲油,或者用植物和天然礦物製作的美甲產品,但它們的光澤度和持久度可能比不上傳統凝膠指甲油。也有品牌推出了聚氨酯指甲油,效果和凝膠指甲油類似,還不含丙烯酸酯。不過,很多替代性產品比一般指甲油更貴,而且大多數美甲店可能都沒有配備這樣的產品。
我們問了幾家網上熱銷的號稱使用“天然樹脂提取物”的甲油膠廠家,商品成分裡也離不開丙烯酸酯,當我提到自己可能會過敏,商家也只是說過敏包退。

和普通消費者相比,在丙烯酸酯過敏患者中,比例更高的是職業暴露導致的過敏性接觸性皮炎,其中風險最大的就是美甲師和牙科醫生。
在之前的病例中,有一位美甲師在工作3個月以後發生了過敏反應,因為過敏太嚴重不得不辭職。然而,由於沒有意識到自己是職業暴露導致的過敏,她轉行做了牙科護士。結果在接觸牙科材料中的丙烯酸酯後,過敏症狀復發——如果你對美甲過敏,除了避免做美甲,在選擇職業的時候也需要慎重考慮。
那麼相關從業者該怎麼保護自己,預防過敏呢?
如果不得不長期暴露在有丙烯酸酯的環境中,需要注意通風,可以在工作場所裝上空氣清淨機,或者安裝排風扇。還要做好個人防護,戴上護目鏡和口罩(N95及以上級別的口罩),可以避免揮發性物質或者指甲的灰塵接觸我們的口鼻黏膜。
對於手部的防護,最基礎的就是勤洗手,避免丙烯酸酯單體殘留在手部皮膚上,另外戴上合適的防護手套也是一個有效的措施,但手套的選擇也有講究。
丙烯酸酯類單體可以滲透過乳膠手套和乙烯基手套,因此這類手套沒什麼用。如果暴露時間短(15-20分鐘),丁腈手套可以提供足夠的保護。但是研究發現,隨著暴露時間變長,美甲膠中含有的甲基丙烯酸酯也會少量滲透進手套中,對於已經有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人來說,不能完全防止過敏反應,最好及時更換新的丁腈手套,或者換成防護性更強的4H防化學品手套。但4H手套比較笨重,會影響手指的靈活度,對美甲師、美睫師來說就不那麼實用了。

丁腈手套長這樣|everisland.com
總之,長期頻繁做美甲會增加光固材料過敏的風險,不過,當我們瞭解症狀,及時預防,就可以避免症狀發展成過敏性接觸性皮炎。就算已經對丙烯酸酯過敏,也不必過度擔心,在接受牙科和其他治療時及時和醫生溝通,也能找到安全的替代方案。
參考文獻
[1]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4857839/
[2]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501444/
[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653679/
[4] https://www.doc88.com/p-3713759554089.html
[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480276/
[6]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4625353/
[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5-022-4195-9
作者:貓吞
編輯:翻翻
封面圖來源:Pintrest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