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C計劃成立第八年。什麼樣的事業,可以讓人堅持八年?
在背後澆灌信心的,正是這些實實在在發生著的,批判性思維帶來的成長和變化。八年過去,我們依然專注著思辨教育這件小事,而值得欣慰的是,這件小事,正在逐漸從生根發芽,到茁壯生長。
歲末年初,我們照例把C計劃的這一年進行盤點和回顧,將點滴感觸分享給你。
這一年,我們的關鍵詞是:樂土、聯結、發聲、破圈。
/影片版年度回顧/

樂土
從L1到L9,
我們始終致力於成為激發孩子思辨力的樂土
2024年5月,L9思辨新聞課上線,至此,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C計劃的兒童人文思辨課全部9個級別的課程設計完畢,我們終於完成了全體系的開發。
在思辨閱讀課中,我們帶孩子們閱讀130+本經典書籍,系統訓練批判性思維的80多個能力點,幫助孩子懂閱讀、愛思考、善溝通、會選擇,構建充盈的精神世界。
在課堂上,我們帶著孩子們反思外貌焦慮和負面評價,探討友情的邊界和青春期的愛情,思考什麼是公平、非暴力和多元。一個孩子分享到:不要被外界的標準所綁架,美醜觀是流動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美。

/結營儀式上學員分享自己的進步和成長/
在思辨說理課中,我們透過辯論和說理的形式,探討著生命、友情、愛情、動物保護……
該不該早戀?要不要用chatgpt寫作業?偏科生該揚長還是補短?面對重症,生命還是夢想更重要?
在思辨新聞課上,我們帶著孩子們深入分析姜萍事件、美國大選、蘿蔔快跑、網紅經濟……在一個個真實發生的新聞中,孩子們逐漸意識到事件背後的複雜性,從更全面、多元的角度分析問題,並建立起篩選資訊、明辨是非、理性權衡的能力。
從前會認為,學習批判性思維是為了讓人變得更加理性,而今年,從課堂的反饋中,我們還感受到了理性背後,孩子們更多元的變化:
● 變得包容了,因為懂得了換位思考;
● 變得謙卑了,因為發現還有很多自己沒有想到的觀點;
● 變得更加“積極主動”了,因為被深深地看見和鼓勵著,也因為在辯論和討論中,有了更多方法可以幫助自己更清晰地表達看法
是的,孩子們和我們一樣,正以理性作為支點,成為一個個更完整、生動、更有力量的人。
C計劃課堂,也真正被孩子們視作了樂土。
隨著學員數量的增長,我們的教學團隊也在逐漸壯大,2024年,我們已經有幾十位全職老師、上百位兼職老師。可能對於一家成立已有八年的教育機構,這並不是一個特別大的數量,這也是我們由始至終的堅持——透過對師資的嚴格篩選和培訓,確保高水平的教學質量。
思辨課程無法批次生產。授課老師既要懂批判性思維,又要懂閱讀和寫作,還需要真正理解、尊重兒童並能與之平等對話,這樣的人難能可貴,數量稀少。每一位C計劃的老師,都是我們教育理念的實踐者、思辨事業的同行者。

/C計劃部分老師們/
8年了,無論是原創的書單、課程,還是教師、團隊,都在持續獲得來自家長、使用者的滿滿好評。對我們這樣一群理想主義者來說,這就是最值得慶祝的迴響。

/家長對班主任老師的反饋/

聯結
從0到1,
我們因為不同的活動、共學而相聚、產生聯結
除了用思辨賦能孩子的成長,我們也在逐漸探索,如何用思辨賦能家長和使用者,創造更多有價值的聯結,共同在內卷時代,走出一條不焦慮的育兒育己之路。

/往期思辨育兒共學營社群陪伴/
因為共學,我們也聚集了一批關心個人成長、關心教育的夥伴;這些彼此聯結和支援,也帶來了很多內在的精神力量。
8月,C計劃還舉行了第一次的線下週年慶活動,主題正是「構建精神核心」。現場上百個家長和孩子的到來、分享,讓人倍感愉悅。我們終於見到了這麼多眼裡有光、自信表達的C計劃學員,以及背後溫暖的、一見如故的家長們。有孩子說,C計劃提供了巨大的情緒價值。在壓力重重的當下,這是對我們極大的肯定。

/C計劃八週年現場/
11月,我們推出了「蒲公英計劃」,匯聚了一群風信子家長,共同散播理性的種子;
12月,一直在美國的兆凡回國,舉辦了一場溫暖的主創線下見面會。本來預期30人的小聚會,來了130多人。和如此多志同道合的家長、夥伴見面交流,互動碰撞,感覺真的很好。
八週年的聚會上,有C計劃的家長說:“C計劃不僅陪伴了我女兒的成長,也陪伴了我的成長。”不少夥伴留下了眼淚,有很多這樣的表白時刻,讓人觸動。但說到底,幸運的,其實也是我們呀!
何其有幸能匯聚一幫家長,有共識、有勇氣,也有深深的耐心和智慧,在這樣一個焦慮內卷的時代,不盲從盲信、相信科學。在育兒育自己的道路上,一起不孤單、不迷茫、有盼望。
明年,我們的家長課即將上線,也期待繼續與你一起,共同去打造、構建這樣一個有著豐盈精神核心的社群。

發聲
從0到20w+,
我們依然持續在分享理性的聲音
今年,也是我們透過自媒體發聲的第八年。C計劃的願景,是透過培養一個個理性的公民,成就一個更理性、良善、多元的社會。
除了課程之外,傳播理性的文字、理性的聲音,也是我們實現願景的路徑之一。
這一年,我們繼續透過公眾號、影片號、小紅書、B站等十多個媒體平臺,分享對教育熱點、新聞事件等的理性觀察和深度分析,原創內容566篇,全網閱讀量近200萬。
3月,藍方老師還開通了自己的影片號,持續對熱點事件進行深度剖析、分享思辨乾貨和書單。
我們從邯鄲少年殺人案、大學生虐貓事件、胖貓跳江,聊到如何分析Manner事件、姜萍事件、吳柳芳擦邊事件、美國大選,再到如何理性如何看待《再見愛人》中的不同愛人的關係模式;我們探討內驅力、校園欺凌、家務分工、女性主義、教育內卷……

/藍方老師今年討論過的部分話題/
理性的聲音,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但我們卻常常看見,總有一群人認真在關注、回應和鼓勵著我們。這些回應,也在帶給我們力量。




左右滑動聽見更多理性聲音
除了常規的直播外,今年我們也發起了多場主題直播或者活動策劃:

前幾天,我們還發布了2024年撕裂報告,盤點了這一年的十大撕裂事件。我們期待大家看到的,不僅僅是這些撕裂事件中對立的觀點,還有這些觀點背後累積的社會情緒。而理解這些情緒從何而來,理解自我表達中對不同價值的渴求,或許是幫助我們彌合撕裂的第一步。
/點選觀看撕裂報告影片/
從0開始,到現在的20萬粉絲,我們走過了八年。每一篇文章、每一個影片,都凝聚著我們認真的思考。世界是一個廣場,理性的發聲,也許並不能說服所有人,但卻可以在這個廣場中,吸引到更多的同路人。
感謝每一個關注C計劃的你、在看文章的你,謝謝你,理性的同行者。
12月末,兆凡老師也開通了她的公眾號,分享自己對中美教育的觀察、育兒故事、對批判性思維的思考。新的一年,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我們!

破圈
從教育機構走向更廣闊的平臺,
更多人聽到了C計劃的故事
今年,我們還有了更多機會去不同的平臺講述C計劃的故事。
7月,藍方在一席分享思辨如何成就「理性的公民和完整的人」;9月,廣州南沙科協邀請藍方在“南沙科普大講堂”進行分享;12月,藍方在TEDxShenzhen講述「如何透過獨立思考,重塑個體和公共理性」;10月,三位主創接受了中國科學報的專訪。
在這些富有影響力的公共平臺上,我們科普著批判性思維的概念,論述公共說理的意義,分享我們的創業故事。更多人開始瞭解、意識到我們所從事的這番事業,對於成就一個完整的人、一個理性的社會是何其重要。
這一年,我們也與不少創業者、教育者有了更多的交流。
作為卡地亞女性創業家獎2023年度亞洲區的正式候選人,今年五月,我們再次受邀參加了卡地亞女性創業家頒獎周的一系列活動;六月,我們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教育交流會」上分享C計劃的實踐經驗;七月,在LIFE教育創新大會上,藍方作為分享嘉賓,分享了如何用批判性思維應對內卷下的競爭壓力,也為參會的夥伴們做了一場批判性思維方法論的工作坊。
這一年,我們的專業能力,也受到了越來越多業界學者專家的肯定。
11月,藍方在西安參加了2024批判性思維視野(歐亞)論壇和第二屆全國批判性思維學術年會,並做了大會主旨發言;12月,C計劃受邀參與中國創新教育研究院舉辦的5C核心素養教育國際交流會議,並經過嚴格稽核,成為了第一批5C核心素養教育創新與實踐共同體成員。

/C計劃今年參加的活動/
這些講述、交流和肯定,都意味著這份小小的思辨事業,正在破土、茁壯生長。
今年我們還搬到了更大更明亮的辦公室。也有了更多的夥伴同事的加入。
C計劃的第一本批判性思維專業書籍《學會思考》也即將下印,很快就要和大家見面了!

結語
今年是C計劃成立的第八年。8,橫過來看,即是
️,寓意著無限可能。
新的一年,除了新書出版,我們還會有更多、豐富的新產品;也會努力給更多老師提供多元的批判性思維培訓支援。
新的一年,C計劃依然、始終會是孩子們的樂土。我們也期待著,與更多的你聯結,帶著理性與溫度,透過持續的發聲、透過我們的課程和活動,共同去構建獨立、自洽、豐富、穩定的精神家園。
這條路,也會有很多不易。在壓力、外部環境的衝擊之下,選擇我們的也許是相對更少數的家長;在資訊快餐時代,太多人被情緒、煽動性的言論所裹挾。
一定會有那些讓人感覺到無力的時刻,但也請一定記得:
改變,始於思辨。願獨立思考,帶給我們更多打破盲從、看見多元、理性對話的勇氣,在一個又一個的思辨時刻中,創造無限可能。
共勉!

評論互動

也歡迎在下面的問卷中分享,我們同樣會抽取三位夥伴,和上面的獎勵分開發放哦~
填寫連結
(請複製到瀏覽器開啟)
https://www.wjx.cn/vm/OybamKG.aspx#
作者/編輯:魚丸
排版:番茄
校對:花世

C計劃8年潛心打磨一門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