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分床睡”的中年夫妻,感情越來越好了?

最近,冉瑩穎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她與丈夫著名拳王鄒市明如今的婚姻生活。
在大眾眼裡,兩人一直是內娛文體結合的模範夫妻。
冉瑩穎是前央視主持人,性格直爽,在鄒市明忙於事業的時候,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同樣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鄒市明深知自己缺席家庭,體諒妻子的不易,因此從不輕易認輸的拳王,唯獨對於妻兒有著一腔鐵漢柔情,總會在遇到矛盾時乖乖低頭。
然而就是這麼恩愛的一對,私下已經“分床睡”三年了。
就在很多網友猜測這是否是為婚變鋪墊之時,冉瑩穎卻給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答案:
分房不代表沒有愛,婚姻裡不一定要有夫妻生活。
她更表示,在兩人分房睡後,夫妻感情反倒越來越好了。
事實上,像他們分床不分家的情況,在絕大多數的中年夫妻群體中,並不屬於個別。
美國睡眠醫學會最新的調研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夫妻表示經常選擇睡在不同房間,以避免不必要的爭吵,這種現象,也被稱之為“睡眠離婚“。
只是仍有一些網友,對此並不看好,也感到難以理解。
那麼這種看似“分離”的相處模式,真的反倒能讓婚姻越來越美滿嗎?
在小紅書關於“分房睡”是否會影響感情的話題討論下,一些網友都斬釘截鐵表示:
分房睡,肯定會影響感情。
只要超過兩天,就很容易吵架。
更有網友覺得,時間一長,肯定會離婚。
這種擔憂,確實不無道理,只不過就像有個網友所分享的那樣,每個家庭的情況各不相同。
對於選擇分房睡的夫妻來說,他們在婚姻裡的最大矛盾往往便是“睡眠矛盾”。
有的夫妻,是在作息方式和生活習慣上存在差異。
我一個朋友和她老公的作息習慣就很不相同,一個是習慣早睡早起,最晚十點半就會入睡。
一旦被吵醒,就很難再入睡。
她老公卻是個標準的“夜貓子”,喜歡熬夜,常常是到了凌晨還在翻來覆去,哪怕已經刻意壓低聲音,卻還是難免打擾到妻子。
長期以往,一個怪對方吵得自己睡不好,另一個覺得自己有苦說不出,矛盾自然就產生了。
有的夫妻,則是雙方有著不同的睡眠質量,所以對於入睡的環境要求也不相同。
像是冉瑩穎和鄒市明,之所以分房睡。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鄒市明常年都在備戰、比賽,對於身體狀態和素質的要求極高。
再加上訓練久了,可能存在一定的肌肉痠痛,需要充分的休息和恢復,才能去適應高強度的訓練。
尤其是遇上心理壓力大的時候,擁有一個相對安靜、舒適且有助於身體放鬆的睡眠環境,獲得高質量的睡眠,就顯得十分重要。
那麼,分床睡可以有效減少這些差異帶來的干擾和矛盾。
papi醬也曾在節目上,分享她和丈夫老胡分床睡的經歷。
由於她的睡眠質量很差,每天晚上都會醒來好幾次。
這時候,就連旁邊有人在呼吸,都會讓她煩躁無比。
更何況,老胡有時候還會有打呼的習慣,所以有時候,矛盾就在所難免。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前兩晚睡眠均少於7小時的夫婦,在討論時更容易產生敵意,發生爭執。
睡眠每少一小時,志願者體內兩種已知炎症標誌物水平高6%,發生摩擦時炎症反應更大,上升10%左右。
所以當夫妻雙方在因為睡眠不足時,的確是很有可能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吵架。
“分床睡”,不僅能讓雙方都能在相對平靜的環境中入睡,而且能很好減少這種爭吵的機會和摩擦,讓夫妻關係更加和諧。
正如有句話所說:“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
夫妻之間,亦是如此。
每一對不同的夫妻,都有屬於他們的相處模式,只要是適合他們的,便是最好的。
對於分房睡這個做法,並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它必然會導致夫妻關係疏遠。
相反對於一些夫妻來說,分房睡可能是解決睡眠矛盾、提升睡眠質量、維護婚姻關係的一種有效方式。
叔本華曾提出過一個“刺蝟困境”,在寒冷的冬天,有一群刺蝟想透過擁抱來取暖,但每當靠近之後,觸碰對方,總會刺傷彼此。
因此,為怕互相傷害,只好留有距離。
這也是現在很多人說的“邊界感”,不僅是日常人際交往需要,好的夫妻,也需要維持一定的邊界感。
冉瑩穎和鄒市明,從相戀到結婚生子,至今已經走過十八年的時間。
這背後,離不開彼此的相互扶持,更在於他們,懂得給予彼此一定的空間和自由。
像是在分房睡這個問題上,便可窺見一二。
除了是考慮鄒市明的睡眠習慣外,也是為了滿足彼此的不同需求,打造屬於他們各自的個人空間。
冉瑩穎喜歡華麗的公主風,無論是床單還是枕頭,都是各種蕾絲邊,還喜歡在床上放上各種各樣的玩偶。
鄒市明則喜愛面積小的密閉空間,所以整個房間都是簡潔的設計風格,除了會放上自己拳擊奪冠的照片,常用的按摩床,便再無其他。
兩人各自的空間都保留了各自的風格,按照他們各自的喜好去佈置,創造了一個溫馨而又舒適的獨處空間。
夫妻最好的相處狀態,並不需要時刻膩在一起,有時候也需要短暫的分離,給予彼此一定的喘息空間。
更何況短暫的分離,反倒還有可能會增進彼此的親密感。
papi醬和老胡在分房睡後,沒有就此忽視彼此的交流。
兩人每天睡前,都會專門聊上半小時的天,或是和孩子的相處趣事,又或是分享近期的見聞和八卦。
已經分房睡九年的李艾和丈夫,對此也是頗有同感。
在《新生日記》這檔綜藝裡,兩人的相處模式就曾引發過不少熱議。
節目裡,丈夫會給懷孕的李艾按摩浮腫的雙腿,再輕聲細語給肚子裡的孩子,講起睡前故事。
講完後,他再給李艾一個晚安吻,離開房間睡覺。
在應採兒猜測,是否因為不打擾懷孕的李艾休息,所以夫妻才選擇短暫分房睡。
沒想到,李艾卻大方承認結婚以來,兩人一直都是分房睡的狀態。
一時間,其他嘉賓都深感意外,討論起“分房睡”是否會影響夫妻的感情。
李艾卻認為,分房睡反而促進了兩人的感情,不僅雙方有一個不被打擾的私人空間,而且也能在發生矛盾時,有一種緩衝的冷靜期。
如今兩人的婚姻,已經走過第九年,依舊保留有睡前特殊的儀式感。
在這段時間裡,他們都會放下手機,他會給她吹頭髮,她給他撓撓背,靠在一起聊聊天。
兩人的感情,非但沒有受到影響,反倒因此獲得了不一樣的甜蜜體驗。
適當的分床睡,有時候可以打破夫妻之間的日常單調,增加一些新鮮感和期待感,當雙方在夜晚各自擁有獨立的睡眠空間時,他們會更加期待與對方的重逢和親密時刻,珍惜這段難得的共處時光。
都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婚姻裡要允許彼此保留各自的個性,親密“有”間,疏而“有”道。
這種相互尊重,彼此理解的關係模式,不僅讓婚姻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在無形之中加強了婚姻關係的穩固性。
說到底,分床睡還是不分床,乃至更廣泛意義上的分居婚形式,都不過是婚姻生活中的一種選擇,是雙方在這段關係中,共同探索,相互磨合的一個過程。
躺在一張床上,住在一間房子裡,的確可以拉近雙方的物理距離,然而夫妻相處的關鍵,在於心靈的貼近與契合,更在於“自我”的感受表達,對“自我”的重視和追求。
劉若英的婚姻,就踐行了“分居婚”的生活方式。
她在婚前就和丈夫約法三章,一是她絕不做全職太太,二是可以分房睡,三是生孩子由自己決定。
這種顛覆大眾認知的這種相處,並沒有影響兩人的關係。
在《我敢在你懷裡孤獨》裡,她曾這麼描述兩人的相處狀態,大家享有不同的臥室和書房,共有客廳、廚房等空間區域。
可以一起出門看電影,他看自己喜歡的題材,她看自己感興趣的型別,彼此獨立,又相互依賴。
網友@舒克和貝塔,出於對彼此生活節奏和事業的考慮,和丈夫在不同城市生活,分居婚的時長已經八年。
彼此的相處時間,很多時候都只有週末的兩天時光,對於避免由於遠距離可能產生的感情問題,她總結了自己的一套經營之道。
第一,保持一定的分享欲,有矛盾及時溝通。
雖然長期分隔兩地,沒有每天影片的習慣,但是她平時散步看到什麼風景,都會第一時間和老公分享,兩人一起吐槽工作的八卦,聊聊理財。
一旦產生矛盾,兩人也會及時溝通,絕不讓問題累積下來,從不吝嗇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
第二,珍惜共處的週末時光,不斷創造共同話題。
在相處的週末裡,他們都會選擇來一次家庭旅行,或是一起打卡新地標,吃不同的美食,或是組織和朋友的聚會。
又或是一起在家搞衛生,陪孩子玩遊戲,夫妻間一起聊聊天。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是,是雙方都在這段關係裡保持了共同進步。
在對方搞事業的時候,還不忘繼續深造,攻讀研究生時。
她也沒有讓自己的注意力只圍繞於家庭之上,而是積極開拓興趣愛好,開展副業。
總的來說,分房睡與分居婚這兩種婚姻模式,背後都藏著對於個體自我的深刻關注與尊重。
無論是何種問題成為婚姻中的不可調和矛盾時,做出選擇的那一方實際上是在行使自己的自我決定權,以追求更加符合自己期望和需求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婚姻形態,不僅是對傳統婚姻觀念的一種挑戰與拓展,更是對個人幸福與滿足感提升的一次積極探索。
讓夫妻雙方在保持關係的同時,也注重個人的成長與自由,從而在婚姻的框架內實現最大程度的自我舒展。
祝願每個人都能在婚姻中,找到適合自己,也讓彼此舒服的那個“度”。
作者 | 暮歲
主播 | 絳染 ,電臺主播、愛配音,神秘的愛貓人。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名校生找物件,用理想島VIP!
截至2024年12月1日,碩博相親小程式“理想島VIP”註冊使用者超20萬人!其中,碩博學歷使用者佔比92%,本科學歷使用者佔比8%。
理想島VIP核心功能是搜尋,想找什麼樣就找什麼樣。
關注公眾號後,可直接登陸↓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商或財富,而是思考問題的層次。掃碼關注理想島,提升認知維度。
▼長按二維碼 關注理想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