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在俄烏問題上進行談判,可以說是西方出現了2大戰略性潰敗,假如這不是特朗普為施壓中歐而故意製造的煙霧彈的話。
在俄烏戰爭剛開始那會兒,作者說過俄烏戰爭從小範圍來講它是俄烏之間的PK,從中等範圍看是北約集團與俄羅斯集團(包括俄朝敘白俄等)之間的角逐,從大範圍看是西方世界與第三世界之間的一次較量。
比如俄羅斯方向,朝鮮直接軍事支援,白俄在地緣上支援,巴沙爾政權在政治上聲援;如果OPEC+將油價打到20美元以下,俄羅斯沒了能源收入根本撐不住幾天,但OPEC+實際上多次頂住拜登政府壓力減產死頂高油價,為俄創造能源收入;中印等國對俄貿易保持高水平,只要俄羅斯經濟不倒,它在軍事無法被擊敗。
正因為上述原因,作者在戰前就作過預測“俄羅斯未必能贏,但一定不會在軍事上被打敗”(詳見《俄烏戰爭:戰前三大預測》),因為第三世界會在背後幫忙,因為俄羅斯一旦扛不住,就會有其它大國不會坐視。
如今的結局完全如此,美國開始找俄羅斯談判,美俄談判代表了西方的2大戰略性潰敗。
首先,正如上文所說,俄烏戰爭是西方世界與第三世界的一次較量,當人們印象中強大無比的西方開始找俄羅斯談判時,就已經意味著西方世界的失敗。

▲美俄談判 影片
截圖其次,是美國的重大失敗。
美國作為世界霸主,它要做的是壓倒一切,否則還叫什麼霸主?最多叫一個區域性強權。
即使特朗普有“聯俄抗中”的想法,即使它想從俄烏戰爭中抽身以專心針對中國,當霸主不能壓倒一切而是與人聯手又或者放一個打一個時,這本身就是一種自我降級,沒將自己放在了霸主之位。
當身為霸主的美國不得不與人談判時,甚至是放下身段主動與人談判時,就已經意味著美國的重大失敗。
西方最重大的損失不在於沒能贏得俄烏戰爭,而是百年形象崩塌。在全世界眼中,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世界是無比強大的,是神話般不可戰勝的,一旦它們在俄烏上陷入談判與撤退,人們會意識到西方世界不行了,這種形象認知的崩塌,才是西方災難性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