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特朗普!

中國的科技巨頭已經把海灣國家連成一片。
作 者東木褚
 華商韜略出品ID:hstl8888
5月13日,特朗普開啟中東之行,盛大的接待場面和萬億美元的訂單讓他春風滿面。
但是,隨行的媒體發現,特朗普到訪的每一站,從外賣平臺、通訊基站到資料中心,中國公司參與的專案和基建幾乎無處不在,並且發文——
中國的科技巨頭已經把海灣國家連成一片。
2024年10月,沙特首都利雅得,一個身穿黑色T恤的人走進美團海外版keeta辦公室,他跟屋裡的每個人點頭、寒暄,然後用英文說道:
“一個月前,我們在距離這裡180公里遠的阿爾卡吉上線,戴著黃綠色頭盔的騎手第一次出現在沙特。今天,keeta來到了利雅得,我們的目標,就是幫助整個沙烏地阿拉伯的人吃得更好!”
發表講話的人,是近年來鮮少公開發言的美團創始人王興。
去年9月,美團亮相沙特小城阿爾卡吉,30天后它“攻”入首都利雅得,僅用100天就在吉達、麥加等九個城市鋪開,覆蓋近半沙特人口,斬獲沙特外賣市場10%的訂單。
據花旗銀行研報,keeta位列沙特應用商店下載量榜首,有望在今年追平乃至超過排名第二的外賣平臺Jahez,下一站可能是阿聯酋和巴林。
美團在中東攻城略地,靠的是在國內卷出來的絕活:把當地配送時間從60分鐘“打”到30分鐘的AI排程系統、針對沙漠高溫環境的智慧冷卻配送箱、配備太陽能裝置的無人機基站……
近年來,沙特是海灣國家裡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網際網路應用發展得很快,數字經濟佔GDP的比例超過了10%,這也是美團能大展拳腳的條件之一,而推動沙特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則是來自中國的科技公司——通訊巨頭華為。
早在2002年,華為就在沙特成立了子公司,當時,沙特電信正在為麥加朝覲的通訊問題所困擾。
每年朝覲期間,會有幾百萬人集中在麥加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信眾來自世界各地,都想讓家鄉父老聽聽聖地的聲音,單位面積的通訊負荷比平日高几十甚至上百倍,網路癱瘓已成常態。
2005年4月,沙特電信淘汰了三家裝置供應商,給了華為軟交換移動裝置一個機會,雙方籤合同的時候,沙特的負責人說,“2006年朝覲是你們最關鍵的一場考試。”
2006年1月8日,麥加迎來話務高峰,最密集地點的使用者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180萬人,上百萬使用者連續5天一起關機、一起開機、一起打電話、發簡訊。
面對前所未有的話務量,華為移動軟交換的分散式架構經受住了考驗,整個系統的硬體和軟體零中斷、零事故,遇到突發情況,華為的技術專家也總能臨危不亂地找到解決辦法。
華為保障麥加朝覲通訊暢通,來源:華為官網
此後,華為連續三年保障麥加朝覲平穩進行,沙特電信給華為頒發了“最高發展成就獎”,沙方CEO表示,“這是沙特電信的榮耀,我們和華為一起創造了通訊史上的奇蹟。
華為贏得了沙特的選擇,也打開了中東的大門,卡達電信、迪拜電信、阿聯酋電信都相繼成為其大客戶。
華為之後,更多中國科技企業前往中東,並逐漸交織融合,在數字基礎設施、人工智慧、新能源、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建立起一張張中國企業紮根中東的生態網路。
如今,中國科技企業正進一步加速出海中東的步伐,僅今年以來的代表性專案就包括:
聯想在沙特的新工廠破土動工,預計年產數百萬臺“沙特製造”的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
華為在卡達多哈媒體城的“智慧園區”開建,將打造頂尖智慧媒體園區,吸引全球內容從業者探索下一代媒體的創作、傳播方式;
騰訊雲宣佈與阿聯酋國家級應用Smiles開展合作,目標把Smiles打造成“中東的微信”……
以至美國媒體發出感嘆,特朗普中東之行的每一站,都有中國科技公司的新聞。
在利雅得的一場投資會議上,特朗普登臺發表了40多分鐘漫無目的的演講,其中有句話得到了熱烈的掌聲,他說,“美國不會對你們的生活方式指手畫腳。”
一位沙特學者評論道,從“中東麻煩製造者”嘴裡說出這樣的話,真是太幽默了。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美國製造的混亂一言難盡,是該地區最大的外部干預力量。
對待中東,美國是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模式來“管控”,而中國則是用經濟和文化的力量來構建命運共同體,並持續以本土化深耕貢獻當地經濟社會。
在沙特,keeta僱傭100%的本地騎手,中外管理人員的比例1:1,聘請當地顧問組成“伊斯蘭合規委員會”,制定了110多項商品准入標準,齋月自動遮蔽非清真食品,《中東商業週刊》因此撰文,
“美團沒有試圖改變沙特,而是找到了與沙特共生的方式。”
在卡達,華為保障了2022年卡達世界盃的5G通訊。
8大場館、64場比賽、140多萬遊客、線上數十億觀眾,華為不僅確保了多哈全市的5G覆蓋,還構建了世界首個最高8K畫質的現場直播系統,面對海量資料,華為的5G資料處理技術表現得遊刃有餘。
去年5月,華為與卡達旅遊局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打造卡達的旅遊生態,包括資料漫遊和電子支付,旅遊業是卡達經濟轉型的重要一環,中企在標準制定階段參與其中,也能為更多的出海企業帶來機會。
在阿聯酋,中國機械裝置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了艾爾達芙拉光伏電站,它是世界已建成的最大單體光伏電站,可以滿足阿聯酋20萬戶家庭的用電。
艾爾達芙拉光伏電站實現全容量發電,來源:中國機械工業集團
這個專案背後的意義遠大於發電,阿聯酋是產油大國,也是率先宣佈碳中和目標的中東國家,他們希望帶動該地區的能源轉型,逐步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度,這一專案則是探索轉型的成功正規化。
目前,阿聯酋非油經濟佔其GDP的四分之三,已經擺脫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正在引領中東地區的經濟轉型。
2021年,美國前副總統哈里斯曾在國會說漏嘴,“美國幾代人都在為石油而發動戰爭。”
與之相對的是,2000多年前,中國就和阿拉伯人民在古代的絲綢之路上互通往來。
一邊是飛機大炮,一邊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你會選擇哪個?
此次中東之行,特朗普把“利字當頭”四個字展現得淋漓盡致,與沙特、卡達、阿聯酋三國簽下萬億美元訂單,包括引人矚目的1.8萬枚英偉達最新AI晶片,以及每年向阿聯酋出口50萬塊先進晶片,用於建設美國境外最大的資料中心。
5月16日,滿載而歸的特朗普在電視訪談裡表示,“中東三國曾向中國靠攏,如今都留在了我們的懷抱裡。”
果真如此嗎?
美國PBS電視臺的Tamara Keith擔任了11年的駐白宮記者,從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就開始記錄,她撰文指出,2017年特朗普在第一任期首訪中東時,官宣了350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包括採購休斯頓一家石油供應商的50個鑽井平臺。
八年後的今天,當初的承諾兌現了多少呢,只落地了300億美元的投資和11個鑽井平臺,Tamara發文稱,“中東知道特朗普想要什麼,也願意奉上又大又美的訂單,因為有其它事情不想讓他過問。”
特朗普政府內部有人擔憂,賣給中東的先進晶片可能惠及中國,這種擔憂恰恰說明,中東已經離不開中國的科技應用,從北斗導航系統到電動車,中東國家願意成為中國科技的早期使用者。
除了好用,中國科技還有幾個能引起中東客戶深層共鳴的“賣點”——
中國供應商願意為客戶量身定製技術架構,比如科大訊飛就針對中東客戶的需求,與合作伙伴研發了阿拉伯語AI大模型的應用;
中國供應商把敏感資料保留在客戶所在國,我們的車企在出海中東時,尤其注意資料合規,讓客戶沒有後顧之憂;
最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中國對中東各國“數字主權”的尊重,這一點,西方至今也沒做到。
因此,沙特的“2030願景”、卡達的“2030國家願景”和科威特的“2035國家願景”中,都敞開懷抱,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攜手合作。
特朗普的中東之行,等於給中東的中國科技公司做了一回免費的大型路演,讓全世界都看到了,在沙特重金打造的新未來城Neom,有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商湯科技的AI+AR,連沙特學生AI課程的教材都是中國編寫的——千言萬語,化為一句話:
謝謝你,特朗普。
THE  END
尊敬的讀者朋友們,衷心感謝您訂閱《華商韜略》,為了便於您及時收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敬請星標華商韜略公眾號,感謝支援,期待長久伴您同行。
華商韜略出品
主編:畢亞軍  責編周怡
美編:殷姍姍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圖蟲創意、東方IC,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絡

‍‍

華商韜略旗下公眾號,歡迎關注

投稿、約稿、商務合作及建議
敬請聯絡:010-65580525
[email protected]  周總監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成長計劃】
簽約賬號【華商韜略】原創內容
◆◆◆
點贊”是喜歡,“在看分享”是真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