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奶和向太,各塌各的房?

我宣佈,《一路繁花》是「花學」最好的繼承者。
雖然早在節目公佈人選後,就有人猜測到這即將是一場「可怕的旅行」——
一群「年過半百」的女明星,拿著可憐巴巴的資金,跑到國外旅行……
但實際情況,顯然更焦灼。
開播一週,李小冉和劉曉慶陷入不同的輿論境地,坐在輪椅上的向太被揣測成幕後操控者。
期待的成熟女性群像,怎麼成了「三個女人一臺戲?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大名鼎鼎的「吃魚事件」。
明星旅行真人秀壓縮出行資金,已經是老模式了,這次也是一樣。
舟車勞頓,終於落地昆明,劉曉慶提議大家先吃飯。
但李小冉心裡總惦記著經費的事,覺得已經過了中午,完全可以直接等到晚飯的時間,一天就吃這一頓得了。
其實說起來,就眼下這個除了她自己,「旅遊團隊」中人皆50歲以上的身體狀況,吃飯和休息都應當是很重要的事。
這樣一對比,劉曉慶簡直不要太貼心,她不光提議,還親自跑去找到合適的飯店,才讓大家過來吃飯。
到了吃飯環節,又出現了八個人吃一條魚的「慘況」,劉曉慶不願意,她還沒吃飽,她還要再加條魚。
但李小冉卻一直強調說:「姐姐,魚夠了。」
就這樣,兩人呈現了非常鮮明的「對立」狀態,一邊是看起來完全不替別人考慮的李小冉,一邊是不但跑前跑後,還很注重感受和體驗的劉曉慶。
其實在選導遊環節,這種狀態就初見端倪。
本來嘉賓們投票的結果,是讓李小冉當導遊,畢竟她是姐姐們年紀中最小的。
結果節目組另闢蹊徑,出其不意要讓票數最少的劉曉慶當領隊。
最繞不過的是那段火藥味十足的對話,李小冉:
煩的事情交給我們沒關係,我們都可以幫助,其實我們大家都是在義務幫忙。
話裡話外頗有點「太拿自己當外人,把活都扔給劉曉慶」意味。
劉曉慶當然聽出來話裡的意思了,非但沒有回懟,反而非常平靜坦然地回了一句:
其實我也是義務的,有沒有想到。
看似是一場李小冉和劉曉慶之間的鬥爭,但架不住網友們的火眼金睛,幾番順下來,發現了角落中的一個人。
這季的向太本來是最令人期待的,畢竟她是出了名的直性子、暴脾氣。
結果一上來就是坐在輪椅裡,一直得拜託別人幫忙推著,所以看起來也不常出頭。
但網友扒了細節後才發現,才不是這麼回事。
節目的另一大爆點,把大家聚在一起商討弟弟們太辛苦一事,就是向太提議的。
因為行李被送錯了地方,向太急得團團轉,只得讓兩個弟弟趕緊去拿行李。
但這中途,劉曉慶讓弟弟搞清楚明天是哪幾項活動,需要時間有多長,被李小冉吐槽了句:
她是隊長啊。
很巧妙的是,向太在此時丟擲了弟弟們還在搬行李的問題,說了下自己的感受「搞得我好內疚」,但手底下沒有任何表示。
李小冉也很會「借力上力」,一看有人同意自己的觀點,就開始對劉曉慶的指令有所不滿。
覺得領隊應該負起責任,不要讓兩個男生承擔那麼多的辛苦。
而劉曉慶也不樂意了,先是表示弟弟們還年輕,辛苦些是有好處的,繼而表示了領隊這事也根本不是自己心甘情願的:
誰讓你們選,我是被動的。
結果明明是向太挑起來的頭,最後卻變成李小冉和劉曉慶爭吵的導火索。
而兩人之所以為「要不要多加一條魚吃」而爭吵,也是因為節目給的經費有限,行李超重這塊已經用了一大部分。
那麼是誰的行李佔了最大的比重呢?
向太一人6個箱子。
此,三個人在輿論中,逐漸有了自己的節目定位——
拿著祭天劇本的李小冉,體力胃口驚人「吉祥物」的慶奶,以及網友看來衝突真正的幕後操縱者向太。
好好的《一路繁花》,就這樣拍成了《花學之三人行》。
其實拋開輿論在看節目,整場戰局的開啟,無非是姐姐們都很「自我」。
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所以不內耗,只專注於自己的劉曉慶。
節目一上來,就當著張薔的面吐槽她特地染的金色頭髮:
要把頭髮變一下色,你這樣顯得歲數很大。
誇倪萍主持水平之餘,還不忘強調一下:
但是中國最早的女主持人,是我。
甚至在路上找當地人問路完道謝時,稱呼人家為「大爺」,但事實上,兩個人很有可能是同年齡段的人。
她是個不大會委屈自己來照顧別人的人,所以她講話總是很直接,不繞彎子,就坦蕩地講出自己要什麼,想做什麼。
她不會和人爭吵、扯頭花,但也絕不在話鋒上低人一頭。
而一輩子在家庭、事業和美貌上順風順水,壓根不追求什麼情商的李小冉;
也懶得給自己做什麼人設,私底下啥樣,節目裡就啥樣,結果就是看起來因為太過情緒化,在人精堆姐姐裡顯得是那樣格格不入。
大家一起坐纜車,她擔心超重,一點不繞彎的吐槽道:
因為它限額是六個人,向太有點胖。
看著觀眾都替她揪心,這嘴是管不住一點。
這樣的兩個人直面起來,可不就是誰也不理虧?
真要說兩人關係有多緊張,還真未必吧。
話都說出來了,隔閡其實也就沒有了,最怕的反倒是說不出來,悄悄埋在心底。
以及,雖然是來參加旅行節目,但明顯目的是為了帶貨的向太。
那些超重的行李箱裡,不但裝著她驚喜搭配的衣服飾品,還有她直播帶貨的食品,時不時就拿出來送給同行的嘉賓們。
還貼心地在自己的社交平臺指明瞭品牌,「《一路繁花》姐姐同款牛肉乾、紅豆沙」。
她的心思或許根本不在節目本身上,但節目組的心思可是早早就盯準了她。
而衝突之外的蔡明和倪萍,明顯是抱著「不願摻和,你們自己鬧吧」的態度。
最妙的是行李超重,倪萍詢問蔡明是誰的行李如此多那一幕,蔡明含糊了一句:
不知道,反正就一起吧。
而後倪萍也頗為了然的接了句:「都多了。」
其實細看下來,真不是誰非要找事,顯得不合,而是大家的立場都不同。
多年好友一塊旅行還有可能鬧崩呢,更何況是一群從未有過交集的、名利雙收已經退居幕後的女明星們;
大家各有各的個性,早就過了為表面狀態遷就他人的年紀,合不來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更何況這令人無語的節目經費,讓倪萍和蔡明為了一個烤土豆,站在小攤前面半天捨不得買一個,這群老藝術家哪裡受過這委屈。
聚集這樣一群人,還要在金錢利益上刻畫矛盾,節目組想要什麼,難道不是已經昭然若揭?
這樣的設定,很明顯就是衝著搞事來的呀。
節目開播一週,幾位姐姐的表現也被議論了整整一週,俗稱「各塌各的房」。
但不難發現的是,網友的觀點並非一邊倒,而是褒貶不一。
畢竟,即便節目剪輯的很激烈,但姐姐們都是有過太多人生經歷的人了,她們的過往,隨便拿出來哪一段都足夠震撼,觀眾們是很服氣的。
擁有傳奇一生的劉曉慶,不但是首屆春晚女主持人,還連續三年拿下金雞影后。
她從不會被所謂的年齡焦慮、畸形審美綁架:
不知道,反正就一起吧。
現在的女孩減肥都餓著自己,餓得面黃肌瘦的真的好看嗎?
即便已經到了「老人家」的年紀,依然活力滿滿,氣血十足的樣子,不需要別人照顧,一輩子為自己而活,靠自己而活。
再說央視主持領軍人物倪萍,前後主持了13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是國人心中忘不掉的一張面孔。
離開央視後也並沒有因為年齡的問題停滯不前,參加各種綜藝節目,當起了觀眾的嘴替。
就說前段時間她參加的《再見愛人》,簡直「青天大法官」一般,結合自己多年情感經歷和主持的功力,對當下年輕人的情感病症一針見血。
在某種意義上,她們承載的是一代觀眾的熒幕記憶,是有時代標杆性質的女性們。
每個人都是靠著旺盛的生命力,走出一條女性自己的道路。
僅僅靠節目,本就無法完全展現她們的性格與魅力,偏偏節目組的設定還頗有漏洞。
倪萍和蔡明在節目中遇到兩位摩梭人婦女,這是中國唯一現存的母系社會,有著走婚的習俗,不透過婚姻維繫關係,單純靠感情,而後代由女方家庭撫養。
倪萍覺得她們不容易,用自己的錢給予了一些幫助。
本是展示人文關懷的一大好機會,結果節目組幹了件什麼事?非要強調:
我們非常明確地跟各位老師說了,你們不能花自己的錢。
其實最初節目開播時,很多觀眾最期待的,是看到姐姐們分享人生經歷。
就說幾人共情向太往事這段,那麼強硬的一個人,在節目裡談起自己被父母送去當舞女的經歷,引得蔡明直心疼「這個人心裡沒縫了。」
向太自嘲著:「誰家誰最能幹,誰就是最倒黴的那個。」
但倪萍不這麼覺得,她打心眼裡覺得向太是能頂起一片天的女人,還幫她解釋觀眾的誤解:
那時候嫁給向先生,他還是窮光蛋吧,那是你給他帶來的福氣。
這樣女性之間惺惺相惜的片段,不才是「一路繁花」的最佳詮釋?
如今做成這番鬧劇,真是令人可惜如此好的陣容。
都說真人秀打破了女明星濾鏡,但有沒有可能,打破後的這層,也是濾鏡,是節目後期和輿論補充的濾鏡。
衝突是真人秀節目獲取流量的法寶,這事兒,早在十幾年前的《花少》就見識過了。
第一集就定了各位嘉賓的性質,往後幾期大改觀的簡直不要太多。
總之,看節目看個樂子,可別真上頭操心,又成了把女明星置於「輿論圍剿」中的槍手了。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撰文丨姜姜
編輯qko
主編丨眠去
出品丨麥子熟了工作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