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一個月,又一位女明星被罵翻了:
李小冉。
隨著綜藝《一路繁花》的播出,李小冉迅速陷入巨大爭議。
掛臉、雙標、沒禮貌、不尊重前輩藝人……各種吐槽層出不窮。
李小冉微博評論區也被攻陷,還有人喊話讓其退圈。
不少觀眾懷疑,李小冉是在學周雨彤,走「綜藝惡人」路線。
冉學,成了2025新年第一學。
實不相瞞,魚叔對李小冉的最近印象還停留在《慶餘年》中的長公主一角。
腹黑瘋批,演技帶感,觀眾評價也不錯。

戲外,「冷白皮大美人」之名,也被陳數、周迅、金星等諸多明星親口驗證。

怎麼一夕之間,口碑翻車?
來,咱們一起來扒一扒。

一切還要從李小冉參加的綜藝《一路繁花》說起。
這是一檔旅遊綜藝,嘉賓陣容相當有看點:
劉曉慶、「向太」陳嵐、倪萍、蔡明、張薔、李小冉。
這些人的抬頭,不是「一姐」,就是「女王」。
就像有人說的那樣:
「娛樂圈最牛叉的女人們來了」
「乘風破浪的奶奶們」

連寧靜都坦言不敢去:
「節目邀約我推了三次,真正的姐在那裡,我不敢去」

本以為大咖到齊,節目含金量不會低。
誰知開播之前,就已經氣氛不對。
預熱直播中,嘉賓們意有所指地調侃。
雖未指名道姓,但被網友扒出是在說李小冉。
「倪萍:劉曉慶是傻白甜,但她不是頭腦簡單的人,頭腦簡單的人有一個,是誰我不說(看向左側)」

「蔡明:小冉溫柔沒感受到,愛恨特別明顯,時而開心時而焦慮,說難聽點就是天上一腳地下一腳啊…..我有次問她明天中午吃什麼,她說(厲聲)你還要吃午飯?!她不能理解人為什麼要吃午飯……」

向太更是在直播中提前爆料,因劉曉慶遲到,李小冉在節目中連罵十分鐘。
罵到劉曉慶無奈回覆:「你這個小丫頭,你罵得對,但我怎麼插針都插不入」。

劉曉慶參加節目後也坦言——
下次不會再去《一路繁花》。

預熱已經這麼激烈,正片播出後,罵聲自然更兇。
主要是針對的,就是李小冉。
首先,說她自大自私。
第一期裡,眾人到達拍攝地已是下午兩點。
因節目規則限制花費,李小冉乾脆建議中飯省略,只吃晚飯。
「劉曉慶:咱們去吃下午飯,晚飯可以晚一點。
李小冉:我覺得今天一頓就可以了,我們到酒店就兩點了……
你這樣,咱們分兩撥,一波吃的一波不吃的。不是搞分裂,是我吃不下。」

因忽略了眾人想吃,以及其他嘉賓的年齡以及身體狀況,李小冉仍舊堅持大家只吃晚飯就夠。
殊不知另一邊,蔡明已經餓到頭暈眼花渾身發抖。
「李小冉:再說吧,現在不用計劃(吃飯)。」


幸好在劉曉慶的堅持下,大家集合吃飯。
李小冉嘴上說不吃,可還是到了場,而且吃挺香。

但不知道咋想的,又在彈幕訴苦自己是不餓硬吃。

還怕錢不夠,現場阻止劉曉慶加餐。
「劉曉慶:加米飯,多加點魚。
李小冉:姐,魚夠了。
劉曉慶:我不,我要吃。
李小冉:魚夠了。
劉曉慶:我一個人就要吃一條。」
觀眾覺得,李小冉有些軸過頭了。
她在姐姐團中年齡最小,但其他嘉賓都已上了年紀。
雖然初衷是想省錢,但只想自己不考慮別人,給人留下的觀感確實不太好。

其次,說她不尊重前輩藝人。
節目裡,大家原本選定李小冉做導遊。
但節目組為了提高難度,讓年齡最大的74歲劉曉慶當領隊。
劉曉慶推讓,並讓李小冉做執行領隊,被拒絕。
然而之後,劉曉慶的決定她質疑,劉曉慶的計劃她不滿,不管事,但多事。


抵達首站雲南第一晚,眾人行李被送錯了酒店。
李小冉與陳嵐心疼團隊中兩個弟弟搬行李勞累,還忙著解決問題。
繼而質疑劉曉慶身為領隊不幹事,於是幾次黑臉,當面質問。
但忽略了,團隊裡劉曉慶的行李最少,年齡最大,力求親力親為。
李小冉的質疑都沒有站住腳,只顯得脾氣大。
「-你是主導遊,要擔起責任。
-我不是被選的,我是被動的。
-但這樣不負責會給小孩帶來壓力,讓他們覺得擔子都在他們身上,我們也都在義務幫忙。
-其實我也是義務的。孩子們參與就是榮耀,做的好會成就他們的。」


這樣的質疑頻繁上演。
第二期裡,劉曉慶突然遲到了兩個小時(網傳家中遭竊丟失眾多財產,一直在與警察交涉),耽誤了大家的出發時間。
眾人的不滿隱隱流動,恰逢當晚團隊中忙前忙後的弟弟突然累病倒下。
劉曉慶覺得自己不夠稱職,道歉之後決定卸任,讓李小冉做領隊。

此刻,李小冉的不滿再次爆發,氣到發抖。
她覺得劉曉慶擺明了推卸責任,也不知道心疼小輩,憑什麼甩甩手就走。
於是一番輸出,給劉曉慶說得默默上樓。
「領隊的頭銜就是個狗屎,我不頂狗屎」


網友覺得,李小冉只知道心疼弟弟,卻一直用自己的標準要求高齡的劉曉慶。
無論如何,74歲已是奶奶輩,既要被訓,又被要求幹活。
因此,很多網友吐槽李小冉:既雙標,又毫無尊重。



以上種種,讓李小冉被貼上了「綜藝惡人」標籤。
不過,也有人認為,李小冉算不上多惡。
她是「少奶奶脾氣」,嘴上來勁,但沒啥心機,喜怒於形,一點就著。

接著,節目裡的向太陳嵐,緊接著被挖。
被說成是「借刀殺人」攛掇李小冉的「真惡人」。

是不是真惡先放在一邊。
但魚叔不禁想問,怎麼這兩年內娛惡人越來越多?
去年,先有《無線超越班2》的李菲兒。
因在團隊合作中不敬業、甩鍋、情緒失控、逼哭別人等問題,被觀眾代入成「最討人厭的同事代表」。
節目沒播幾期,就以「惡」出圈,被呼籲退圈。


再有《花兒與少年6》的周雨彤、榮梓杉、侯明昊組團被罵「茶姐茶哥巨嬰組合」。
尤其是周雨彤,連掛幾天熱搜。


在網友眼中,她的罪狀多到可以單獨列表。
像是不經允許隨意進入別人房間(準備驚喜),還將東西放在對方床上。
又私拆她人禮物,都被質疑「沒禮貌沒素質」。

看日出提前起床,又是開燈又是打電話,影響室友睡覺,被說是「自私」。

安慰別人時總是大道理輸出,結果亂用成語,被質疑「不懂硬裝,教人做事」等等。

最致命的是疑似圍攻陳好,並手拿劇本提前洩露節目內容。
幾乎成了這檔節目裡「惡」得最全面的人。

當然,最重磅的還是《再見愛人4》的麥琳。
直接衍生出一門「麥學」:
「我配擁有一杯咖啡嗎」「心趴上」都成了流行語。
節目裡她過分節儉、強勢、行為擰巴等等爭議,讓她貼上了「窒息」「恐怖」「難以相處」的標籤。
哪怕在節目結束後,反感她的聲音依然存在。


「內娛惡人」越來越多。
原因就在於,「製造惡人」成了一種內娛創作慣性。
一方面,節目組刻意製造矛盾衝突。
像《再見愛人》就被爆出有意調整素材順序,利用嘉賓和觀眾的資訊差製造話題點。
還有《一路繁花》,礙於嘉賓年紀與身體狀況,本該拋棄用爛了的窮遊套路。
但節目不顧平均高齡和藝人身體抱恙,堅持壓縮經費激發矛盾,導致不過兩期就有人中毒,有人昏厥。

劉曉慶身體不適的情況下,還搞「0票當選」導遊的荒謬規則,美其名曰讓她挑戰自我。
憑劉曉慶的經歷,她還用得著在這挑戰自我?

加上各種刻意的誤解與引導,連帶著道歉和解洗白一條路戲碼。
似乎都是為了造出一個足以衝上熱搜的綜藝惡人吸引流量。


另一方面,大眾也熱衷於在綜藝惡人身上發洩情緒。
媒體加溫話題,觀眾看個熱鬧。
是不是真惡不重要,有的吃瓜有的罵就夠了。

而這一切,其實都是為了掩蓋節目本身的品質不佳,乏味空洞。
實不相瞞,幾個誕生出「惡人」的綜藝魚叔都看了。
幾乎每一個,都很無聊。
就拿《一路繁花》來說,流水賬式的坐車吃飯,人文景色一帶而過。
珍貴的動人時刻,都未被深挖,一一浪費。
莫名其妙的爭執撕叉,成為了最單薄的看點。



明明這幾位嘉賓都是行業裡的頂尖藝人,什麼中國第一影后、央視一姐、小品女王……
但匱乏的創作力與淺薄的熱度目的,讓陣容暴殄天物。
她們卓越的事業成就,厚重的生活經驗,積攢的人生智慧,一個都沒拍出來。
急得嘉賓本人都開始幫節目組策劃內容,奈何還是帶不動。



魚叔覺得,內娛綜藝的創作理念該更新換代了。
《花兒與少年2》之後,撕叉名場面成為流量密碼,祭天洗白劇本變得普遍。
但久而久之,觀眾早已厭煩疲憊。

縱觀近年的高口碑綜藝,也能看出觀眾選擇的更迭。
《花兒與少年 絲路季》,豆瓣9.3.
正常人的旅行,讓倒下噴射的可樂變成新年的絢爛祝福。
美人美景多姿文化的共振,帶來內娛少見的治癒感。

《快樂再出發》,第一季9.6,第二季9.5.
在音樂與友誼中,綜藝迴歸它的初始目的:讓人快樂。

《種地吧》,豆瓣9.1。
單論節目,真實、淳樸、有意義。
少年種地,努力與土地,都不會撒謊。

說到底,套路簡單,真誠很難。
添堵容易,治癒卻需要功力。
總是生出「惡」的土壤,也該翻翻土了。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推薦」吧。
助理編輯:白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