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記錄華人抗疫,歌聲傳遞人間友愛——美版《相信愛》MV背後的故事

美國華人


1884篇文章
在美國華人社群愛心傳遞的激發下,《相信愛》在美國新冠疫情中獲得新生,克服重重困難,真實地記錄下這個非同尋常的歷史時刻的人性光芒。改變,從相信愛開始……
正文共:2890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撰文:雲帆
雅嵐是我一個很小的波士頓讀書會的朋友。雖然我們一起讀過錢穆的《國學大綱》,還在她的家裡吃過美味,但我們居然從未私下加過好友,平時只是在微信群互動。前天,她突然加我好友,給我發了一個音樂影片(MV)。
音樂影片不長,不足五分鐘,但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心。這就是我們這幾個月支援抗疫的經歷呀!多麼熟悉的鏡頭,有些曾經出現在我的朋友圈裡,有些我也參與做過。疫情開始時,美國口罩極度匱乏,華人社群很快行動起來,大人、孩子,個人和民間團體紛紛投入支援抗疫的行列。有的把自己備用的口罩捐給醫護人員和一線工作者,有的把口罩拆分放在密封袋中放在沒有口罩鄉鄰朋友的門前或郵筒,有的動員國內的親友幫忙、螞蟻搬家一樣往美國郵寄口罩,有的買來縫紉機自己動手做布口罩和麵罩,有的建立鑑定、購買、運送口罩的義工團隊、透過網路或微信籌款統一購買大宗量口罩送往美國各地急需口罩的醫院……
不足五分鐘,我卻彷彿穿越了美國疫情爆發之初抗疫物資緊缺的幾個月,百感交集,熱淚盈眶。這是一段異常艱難卻充滿愛的時光。
歌曲溫暖,旋律動人,卻似曾相識。查了一下,原來是改編成中英文的《相信愛》。12年前,這首四川大地震時群星演唱的賑災歌曾經給了很多人溫暖和力量,如今被改編成了中英文歌曲,記錄美國華人支援醫護、社群、鄉鄰,共同抗擊新冠疫情。
這是誰製作的呢?我有些驚異。這麼熟悉的波士頓畫面,難道是雅嵐?真是抱歉,對創作者們不公,我看電影和音樂影片很少看那些長長的人名,除非有作品真正打動我,我再回頭找。我再次回放,看到了作曲:郭峰;作詞:郭峰,張翼,喬方;音樂顧問:郭峰;製片人/導演:彭雅嵐;攝像/剪輯:孫淳;編曲及音樂製作:蔡如夷;英文歌詞及翻譯:蔡如夷。
這些人名,我一個不熟悉,只有彭雅嵐……難道這個導演彭雅嵐就是我們一起讀書的那位溫婉文雅的雅嵐?她姓彭?她什麼時候成了音樂影片的導演和製作人呢?在嚴峻的疫情下,他們是如何製作的這個音樂影片呢?
我被這個美版《相信愛》所觸動,迫不及待想知道它背後的故事。
雅嵐果然是彭雅嵐。感覺我們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啊,好讀書,相契合,思想辯論,美食交流,而我竟然不知道她的姓和她的光輝過往。她也一直叫我的名,我也不好意思問她是否知道我的姓。於是,我這才把書友雅嵐和一連串星光燦爛的歌星們聯絡在一起。她曾是他們的經紀人,包括我和大學好友最喜歡的詩人歌手李健。她卻不肯提過往,只是談到這首歌的MV再創作時提到,上半年他們也曾製作了華人支援武漢的音樂影片《讓世界充滿愛》,在微博上有30萬流量。我這才知道,原來那也是雅嵐他們的作品。
我請求雅嵐講一下美版《相信愛》的故事。她如何萌發了拍攝這個音樂影片的念頭,又是如何在嚴峻疫情下完成的呢?
她講了。我聽得感嘆不已,想記下來,又擔心忘記她提到的那些名字和細節,於是又請她把要點給我寫下來。美版《相信愛》用細膩的鏡頭和美好的中英文歌聲記錄了美國華人社群抗擊新冠疫情、傳遞人間友愛和推動社會前進的點滴瞬間,我希望我的文字記錄能儘可能保留細節,將這份友愛繼續傳遞下去,推動社會進步。
我們知道,2020年3月初,美國疫情從東部爆發,先是紐約告急,隨後新英格蘭各州疫情嚴峻。曾經密切關注武漢疫情並投身支援的美國華人社群瞬即做出響應,個人、華協、教會、基金會以及其他民間團體紛紛投身支援抗疫行動。
身在麻州的雅嵐親眼目睹並親身參與了華人社群支援抗疫的活動。她看到,在疫情面前,華人們出現前所未有的團結,每一個普通人都那麼閃亮。進入夏天,麻州疫情相對穩定,口罩和醫療裝置也終於供給充分,雅嵐和朋友們收到了醫務人員和一線工作人員的感謝信,感覺特別溫暖。
華人們的奮勇支援和醫護人員的感謝讓雅嵐內心受到強烈震動。她想到人與人之間,無論在世界哪個地方,無論何種膚色,都需要一份愛的交流,於是就萌發了用音樂影片記錄這一段非同尋常的華人抗疫行動的想法。
當雅嵐與音樂製作人也是《相信愛》的詞曲作者郭峰交流時,郭峰給了她全力支援,答應做這次MV的顧問,而且免費提供了《相信愛》這首中文歌的版權,在音樂改編部分也給予了很多很寶貴的意見。
新冠疫情為這次MV製作帶來了巨大困難,但幸運的是MV製作組得到了菜根君組合和萊剋星頓華協的大力支援,他們幫助聯絡統籌所有機構和個人,並收集影片資料。菜根君組合的胡紅霞、上官君把大量業餘時間用在了統籌、校對工作上。
為了有適應在美國傳播,他們決定採用英文和中文歌唱形式。原版只有中文,來自伯克利的製作人蔡如夷重新填寫英文歌詞並承擔了翻譯工作。
新冠疫情也為這次MV的製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前期錄製沒有辦法在一個錄音棚裡完成,蔡如夷挺身請願,商定用分點錄唱合成的方式。他們先教會所有孩子的家長如何在網路上面把聲音錄製下來,傳輸到製作人那裡,然後由製作人一句一句的拼接,編輯完成整個聲音的線條均衡。這樣工作量巨大,且過程繁瑣,因為每個聲音前期錄製的音場不一樣,不同的話筒出來的音質也不一樣。經過幾次反覆錄製,終於基本達到了發行標準。
這次MV製作最大的挑戰是影片拍攝部分。《相信愛》是在疫情之中創作的,導演彭雅嵐帶領的製作團隊既希望完成理想的拍攝,又必須遵守麻省的抗疫規定,保證大家安全,整個拍攝工作相當緩慢而又艱難。為了鏡頭的美感,有幾位演唱者的鏡頭重錄了三四次,但令人感動的是,各個機構和組織給予了大量支援,醫務人員代表更是犧牲了寶貴的休息時間來配合。因為素材量大,鏡頭細碎,畫質又參差不齊,後期工作的複雜可想而知,為了讓零碎的影片與音樂表達更貼切,追求完美的導演彭雅嵐讓攝影師孫淳在後期剪輯時幾度崩潰,連續剪輯15版才達到滿意效果。
在美國嚴峻的疫情下,美國華人社群以熱誠的行動傳遞著對醫護人員、對社群一線工作人員、對高危人群和鄉鄰們的愛。唯有愛,才能觸動愛,才能生髮愛,才能推動危機中的社會走向平安、溫暖和光明。在美國華人社群愛心傳遞的激發下,《相信愛》在美國新冠疫情中獲得新生,克服重重困難,真實地記錄下這個非同尋常的歷史時刻的人性光芒。《相信愛》也是愛所激發的結晶,凝結的是MV製作團隊和一切參與人員的愛。
《相信愛》,如這首歌名一樣,這個世界因此有了不同的現在,和未來。《相信愛》,願每個看到這個MV,聽到這首歌的人,無論咫尺鄉鄰,還是天涯友人,都能感受到這份愛,都能觸動內心的愛,都能將這份愛傳遞下去。
改變,從相信愛開始……
撰文:雲帆
本文由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於《美國華人》公眾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