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稿 Taola | 排版 Kate| 校對 Az
過去一週,達美航空(Delta)接連陷入醜聞風波,先是兩名飛行員被警方帶走,引發輿論譁然。
緊接著,該航司推出的“AI票價系統”也引發爭議。據悉,該系統可能會根據旅客的消費能力動態調整票價,導致同一航班、相近座位出現“同艙不同價”的現象。

01
Delta航空兩名飛行員接連被逮捕
上週六(7月26日),達美航空2809號航班(DL2809)從明尼阿波利斯飛往舊金山,然而,就在飛機抵達登機口後,一場突如其來的執法行動震驚全機乘客。

一名乘客回憶稱,大約10名執法人員,包括國土安全調查局(HSI)特工,在航班停靠後立即登機,迅速前往駕駛艙並當場逮捕了其中一名飛行員。

圖源:USAToday.com

圖源:nypost.com
機上另一名飛行員全程目瞪口呆,表示事先未收到任何通知。
一名聯邦高階訊息人士透露,被逮捕者為該航班副機長,涉嫌持有兒童性虐待材料,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諷刺的是,這是本週達美航空第二起飛行員被捕事件。
上週二(7月22日),達美航空一名女性飛行員在斯德哥爾摩被捕,因其在準備執飛前往紐約肯尼迪機場的航班前,未能透過隨機酒精呼氣檢測。

當地警方稱,該女性飛行員於當地時間週二上午9點15分左右被帶離飛機,並因“涉嫌醉酒駕駛”被逮捕。
目前尚不清楚其血液中的具體酒精含量,但可以確認其未超過0.02%。根據歐洲航空安全規定,飛行員血液中酒精允許上限為0.02%,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規定為0.04%。此外,美國飛行員還需遵守“飛前禁酒8小時”的原則。

圖源:VFTW.com
不過,專家指出,即使在法律允許範圍內,酒精仍可能影響飛行安全。一項研究表明,血液酒精濃度僅為0.015%時,飛行員在處理多項任務時的能力就已受到干擾。

圖源:VFTW.com
達美航空在隨後的一份宣告中稱,“此次事件並非醉酒事件,公司已確認該飛行員獲釋,但仍將繼續配合相關部門展開調查。”
此次事件還引發了關於乘客賠償的爭議。
依據歐盟法規EU261,若因機組人員無法出勤導致航班取消,航空公司需向乘客支付賠償。
但達美航空方面表示,機組人員原本已準備就緒,航班取消系因政府執法行動造成,因此航空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02
消費等級不一樣,看到的機票價格不同?
近日,三名民主黨參議員致信達美航空執行長埃德·巴斯蒂安(Ed Bastian),就該公司計劃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進行機票定價提出質疑,並表達了對消費者權益及資料隱私的擔憂。
達美航空計劃與AI定價公司Fetcherr合作,預計在2025年底前將AI驅動的收益管理技術推廣到其20%的國內航線。該技術能夠根據“消費者對基礎票價及相關高階產品願意支付的金額”來設定票價。

資訊擷取自Reuters.com
對此,達美航空發表宣告稱:“達美從未使用、也未測試或計劃使用基於個人資訊對客戶進行個性化報價的票價產品。”
公司強調,動態定價已被航空業應用超過30年,其價格波動主要基於整體客戶需求等多重因素,而非針對具體消費者的個人資訊。
但公開信中仍質疑,這類AI技術有可能在不透明的情況下,利用乘客的線上行為或消費能力,悄然推行“千人千價”。
此前,參議員曾要求邊疆航空(Frontier)和Spirit披露是否利用乘客個人資訊操控座位費用,向同一航班不同乘客收取差異化費用。
參議員們指出,儘管乘客所購票的艙位相同,但上述航空公司似乎透過乘客資訊對座位費進行不同定價。
此次達美航空“AI定價計劃”曝光後,迅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大家紛紛呼籲加強監管,以保障乘客的公平權益和個人資料安全。
大家有沒有遇到過“同艙不同價”的情況?
你覺得航空公司會“看人下菜碟”嗎?
歡迎給我們留言
End
Ref參考文獻:
https://www.foxbusiness.com/fox-news-air-space/delta-air-lines-co-pilot-arrested-homeland-security-charges-child-sexual-abuse-material
https://www.reuters.com/sustainability/boards-policy-regulation/delta-plans-use-ai-ticket-pricing-draws-fire-us-lawmakers-2025-07-22/?utm_source=chatgpt.com
https://viewfromthewing.com/delta-pilot-arrested-for-alcohol-reportedly-cleared-by-second-test-but-should-pilots-be-allowed-any-drinks-before-flight/
本平臺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謝絕公眾號商業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