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漲近9%!雞蛋、肉類帶頭漲價,紐約人荷包癟了

根據金融分析機構 SmartAsset 引用聯邦勞工統計局的資料,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間,紐約都會區在全美12個主要城市中,商品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最高,成為全美“漲價之最”。
報告顯示,紐約地區食品和日常用品的漲幅尤為明顯,其中禽肉、蛋類和水產類食品一年內上漲了8.9%,乳製品也漲了5.1%。不少紐約華人消費者坦言感受到“買菜變貴”的壓力——曾經20美元能辦一桌飯,如今或許只夠買一條魚。

價格波動結構性明顯 肉類漲、蔬果跌

儘管整體物價漲勢強勁,但各類食品表現不一:
  • 肉類、蛋類和魚類價格漲幅最為明顯;
  • 乳製品次之,漲幅亦達5%以上;
  • 穀物與麵包類食品則幾乎持平,僅上漲0.3%;
  • 蔬果價格則出現1.3%的下滑,在多數都會區中較為少見。
然而,這一蔬果“降價”趨勢並未被所有消費者感知。有民眾表示,酪梨和草莓等水果仍然價格高企,與官方資料略有出入。

外食消費上漲也明顯

研究指出,由於紐約本身物價基數偏高,餐館、外賣等外食消費的漲幅也達到了3%。雖然在單項食品價格中並未出現“最突出”項,但整體綜合來看,紐約依然是漲幅最廣、最穩、影響最深的城市區域。

他區降價 紐約成反差

相比之下,波士頓達拉斯兩地的雜貨物價在去年反而出現下降,其中波士頓蔬果價格降幅超6%,達拉斯的肉蛋食品僅漲2.1%,漲幅遠低於紐約。
在曼哈頓東百老匯購物的吳姓女士回憶說:“去年20塊錢在超市還能買到魚、蝦、蔬菜做一整桌飯,現在一條魚就把錢花光了。”她的經歷,也映射出廣大消費者對通脹壓力的直觀感受。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