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FOX新聞5月5日報道 對許多人而言,這象徵著一個時代的落幕。曾風靡全球的視訊通話服務Skype於5月5日週一正式關閉,結束其長達20年的服務歷史。

Skype於2011年被微軟收購,是網際網路語音通話(VoIP)領域的先驅之一,在固定電話尚未完全退出主流時,率先讓人們透過網路實現語音與影片溝通,甚至一度成為“動詞”。

為何關閉Skype?
此次關閉反映出微軟的戰略調整。微軟決定優先發展Microsoft Teams,並整合其主要通訊平臺,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關閉時間表:
微軟於今年2月宣佈,將於5月5日正式關閉Skype,並將部分服務整合至旗下的旗艦平臺Microsoft Teams。使用者可繼續使用原有Skype賬號登入Teams,保持溝通的連續性。
Skype的來歷與發展:
Skype於2003年由一群位於愛沙尼亞塔林(Tallinn, Estonia)的工程師創立,依託VoIP技術,將音訊訊號轉化為數字訊號並透過網際網路傳輸。2005年,該平臺被線上零售商eBay收購,並隨後加入了視訊通話功能。
2011年,微軟以85億美元收購Skype,進一步擴充套件其在網路通訊領域的佈局。

為什麼Skype如此受歡迎?
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研究虛擬和遠端工作歷史的管理學教授Barbara Larson說:“Skype使得人們不再需要是跨國公司的高管,也能與遠方的朋友或同事進行高質量的視訊通話。它真正拉近了世界各地人們之間的距離。”
無需撥打昂貴的國際電話就能與遠方的同事聯絡,這對初創公司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普通人而言也是如此。
Barbara說:“人們可以隨時撥打長時間的國際電話,而不必擔心高額話費。”
當然,像許多數字平臺一樣,Skype也曾面臨詐騙和隱私問題的挑戰。
在2011年微軟宣佈併購Skype時,時任執行長Steve Ballmer表示,Skype當時在全球擁有約1.7億使用者。
儘管2017年微軟推出了Microsoft Teams,Skype仍被視為當時的高科技通訊產品。Teams的推出主要是為了應對Slack等競爭對手在企業通訊市場的崛起。
隨著新冠疫情的暴發,遠端工作成為常態,Zoom、Slack、Teams等平臺迎來爆發式增長,而Skype卻逐漸淡出主流視野。不過,它曾為人們遠端溝通和情感連線鋪平道路,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洛杉磯最值得關注的兩個微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