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你跑得太快太猛,被老師和班級同學嘲笑說“看看她,一點沒個女孩的樣子”;
16歲,青春期,你發育隆起的胸部引來旁人頻頻注視的目光和暗笑。你默默彎起了腰,形成了現在的一個習慣性動作;
28歲,大學畢業,你工作幾年了。過年回老家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不是“工作開心嗎?”“在外面累不累?”,而是“怎麼還不談戀愛?變成老姑娘就不好嫁咯”;
36歲,你連續三年超額完成KPI,卻在競爭管理崗時落選。這個崗位需要頻繁出差,你想起年幼的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大哭,又默默擦掉了眼淚;
46歲,婆婆病了,你接來大城市治療。看著微信裡班主任發來的成績警告和醫療繳費通知,丈夫說,要不,你先辭職一段時間吧…
……
上面的場景,你是否曾遭遇過或者正在經歷?這裡的“你”,不是一個具體的人,但我們都對“她”的故事無比熟悉。她可能是你的朋友、母親、妻子,也可能是你自己。
是的,每一個女性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遭遇類似的規訓:要行為端莊、要按時嫁人、要優先家庭……而隨著女性主義意識的啟蒙,人們對“女性處境”有了更多的理解和看見,《好東西》的熱映、排行榜上的上野千鶴子著作……也意味著這些規訓得到了更多的反思和探討。

/電影《好東西》劇照/
今年的婦女節又快到了,我們想找到這樣的你:在某個時刻,你突然意識到一些習以為常的對女性的言論和對待,其實背後隱含著根深蒂固的性別偏見和結構性不平等,從而成為了一個“女性主義者”。
也許是你讀到一本相關的書,也許是聽到一次演講,又或是親身經歷了一次性別歧視……我們想聽聽讓你轉變的契機,和轉變之後的變化或者行動。
我們想做的,並不是挑起性別對立或簡單地譴責結構,而是透過分享一個又一個具體的女性主義者的轉變時刻和故事,讓每個男性和女性,都更有力量去打破性別帶來的枷鎖,從而更接近自由。
這些覺察和反思的時刻,正是自主人生的起點。
歡迎點選👉🏻C計劃婦女節徵集參與婦女節活動,讓我們聽到你的故事和思考吧!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給更多朋友~
C計劃8年潛心打磨一門課
C計劃思辨直播課,以批判性思維和經典書深度閱讀為核心,幫助孩子懂閱讀、愛思考、善溝通、會選擇、負責任,適合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學生。
點選這裡檢視購買,越早購買,優惠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