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開始,一場以“開祁門,見奇觀”為核心創意的“安徽·黃山·祁門城市更新策規一體及建築設計國際競賽”在全球範圍內盛大啟幕,此次競賽旨在透過設計的力量,深度挖掘並喚醒這座小城的內在潛能,讓古老與現代在祁門這片土地上和諧共生,綻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歷經數月的激烈角逐與精心評選,時間轉至2024年7月,Loop團隊憑藉其獨樹一幟的設計理念、詳盡周密的實施方案以及對未來城市生活的深刻理解,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了本次競賽的第二名。本次方案體現了對城市文化、生態環境及居民需求的尊重與融合,我們期待透過這一創新嘗試,為祁門的城市更新之路點亮了一盞明燈。




設計團隊丨劉誠偉、劉捷、李興華、金斐斐、段偉、耿心怡、寧建銘、蘇暢、楊思九
顧問團隊丨劉宇翔、李福輝
設計時間丨2024年04-07月


序章
丨永不落幕的徽州市井丨
“然而實情正是如此:有志者事竟成嘛。狂熱的決心將征服一切。我們僅需要想象一扇門,一扇挺不錯的舊門,如同我年幼時廚房裡的那一扇門,配著鐵手柄和門閂。這樣一扇值得信賴的房門足以開啟任何一個四壁封死的房間,只要你堅信門就在那裡。”
——《沙漏做招牌的療養院》[波蘭]布魯諾·舒爾茨
祁風,承載著祁門的文化、風俗與歷史記憶,輕輕吹拂,喚醒塵封的記憶;啟門,象徵著過去與當下的連線,是物理上的開啟,更是心靈上的覺醒。這是對祁門古城的深情致敬,也是對徽州市井生活永不落幕的頌歌。
丨在地與遊客的社交集合丨
歷史的微風引導著我們,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那個繁華的祁門古城。漫步在這片充滿故事的土地上,彷彿能聽見歷史的迴響,看見往昔的輝煌,深深感受到祁門獨有的韻味與魅力。
這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程,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本專案旨在打破傳統旅遊中的“遊客-景點”二元對立關係,構建一個以社交為紐帶,連線在地文化與遊客情感的橋樑,強調遊客與當地社群、文化、環境進行深度互動與交流的設計理念。在地的居民與文化和遊覽的遊客在此發生了社交的集合、互動,這種雙向的互動與交流,豐富了遊客的旅行體驗,也為古城的保護與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丨沉浸式互動+在地商業集合
丨
丨






祁門重估
丨地區價值重估丨
祁門縣位於安徽省南端、黃山西麓,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地處長三角城市群,是與人口稠密的長三角、珠三角、
海西三大經濟區緊密相連的關鍵節點。不僅承載著向外連線的重要職責,更是內
陸拓展延伸的“橋頭堡”。
海西三大經濟區緊密相連的關鍵節點。不僅承載著向外連線的重要職責,更是內
陸拓展延伸的“橋頭堡”。
泛徽州地區則是指具有徽州文化特色但不完全屬於傳統徽州地域的範圍,這些地方雖各有特色,但都深受徽州文化影響,保留各種徽州文化元素。
在祁門縣及東街古城內場地業態與文化服務等缺乏鮮明特色與個性,需要從周邊地區汲取和引入豐富的文化資源,從而為其注入新的活力和內涵。

丨產業與人口結構評估丨
根據祁門縣政府統計資料,近年來祁門縣存在人口流失的問題,中堅年齡段人口不斷
流失,祁門愈發缺乏創造經濟的中流砥柱。
流失,祁門愈發缺乏創造經濟的中流砥柱。
祁門縣目前的經濟實力難以支撐高階旅遊業,也難以吸引年輕人才,導致人口流失。為了改善這一狀況,需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吸引年輕勞動力,推動經濟多元化。祁門在文化旅遊等方面仍有發展潛力,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就業動力。
丨文旅條件挖掘與同質化古城擔憂丨
在風景如畫的周邊地區,眾多優秀的風景名勝區熠熠生輝。但與其讓祁門成為遊客在領略黃山、宏村等知名景區風采後,選擇“順路遊覽”的延伸補充景點,不如奮起直追,為遊客提供一個獨特且難以抗拒的理由,讓祁門成為附近名勝風景的有力競品。

祁門特色舉例
但目前市面上的古鎮旅遊產品,儘管地理位置各異、文化背景獨特,但卻呈現出驚人的相似性。古鎮的街道、建築乃至出售的商品,都彷彿出自同一模板,缺乏本地特色和獨特魅力。

東街古城改造現狀:同樣面臨著同質化的問題
丨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新古鎮丨
商業化不是古鎮同質化的原罪。相較於我們單方面地探討和假設,或許將這個問題交由古鎮的真正使用者來解答更為妥當與貼切。發放203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778份:66.4%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民情風俗等非物質文化才是最能體現和傳承歷史記憶的核心要素;44.2%的受訪者認為,文化展覽、互動體驗及工作坊等形式能有效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針對古城內的互動體驗專案,89.3%的受訪者表示出濃厚的興趣與接受度。

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新古鎮:答案藏在每個遊客的心中
丨問題小結丨


祁風策略
丨設計總圖丨
為了破除專案本身限制,策劃並實施了四大策略:設計貫穿的軸線、設定沉浸式園區、設定沿街與濱江商業區、場地內設計景觀節點與濱水觀景,旨在打破限制,最佳化專案佈局,提升
專案的整體質量和吸引力。
專案的整體質量和吸引力。

本次設計由三大規劃策略共同構成了專案設計的核心框架:

丨祁韻織錦丨
著重保留了歷史街巷的主要格局,將其作為核心人行軸線,並據此作為界定各功能區的基準。根據這一軸線與周邊資源的緊密聯絡,我們精心劃分了以下幾個功能區域:

01 沉浸互動園區
沉浸互動園區採用了內向性設計,遊客一踏入園區,便能立刻沉浸於一個充滿魅力的虛擬世界。在園區入口,遊客們可以換上特製的服飾,領取與角色相匹配的道具,隨後在園區內扮演起特定的角色,親身經歷並感受精心打造的沉浸式劇情。

沉浸互動園區總平面示意圖

02 文化展博園區
文化展博園區是一個集歷史建築、文化藝術和傳統工藝於一體的綜合性展示與體驗區。園區內擁有洪家、譚家、周家大屋等多個特色展館和體驗空間,旨在傳承和展示徽州地區豐富的文化遺產。
在這裡,遊客可以瞭解到古代建築的風格和歷史背景,感受儺文化的神秘,品嚐祁門紅茶的醇厚,體驗徽州瓷藝和祁門竹藝的製作過程,觀賞目連戲等傳統表演。同時,園區內的商鋪、藝術館、廣場等設施也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購物、娛樂和休閒選擇。

文化展博園區總平面示意圖
03 商業服務園區
在東北側的靜態商業區,融合歷史與現代元素,將萬家、繆家大屋等承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建築進行精心改造。透過巧妙地利用這些歷史建築以及閶江迷人的自然景色,我們計劃打造一系列文化創意衍生品、獨具風情的咖啡書店和陶藝工坊等。
沿著人行主軸兩側,我們精心佈局了臨街商業區,這裡匯聚了各類餐飲店和精品店,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消費選擇。
在西南角,對原有的雜亂棚戶區進行拆除,改造為地上停車場,滿足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同時設計出一個別具一格的後備箱集市。

同時,設計了高效且富有創意的晝夜商業轉換模式:白天提供靜謐閱讀環境,夜晚融合美酒與電影,化身休閒娛樂場所,靈活創新,滿足多元需求。

入口集散廣場日景

濱江精品商業區

入口集散廣場夜景

茶韻市集棧夜景

沉浸互動商業街夜景

文化創意街區夜景
丨綠意脈絡丨
01 街巷格局慢網 體驗多樣風情
利用原有東大街、下橫街與右橫街的歷史街巷格局作為人行軸線組織的基礎,保留歷史街巷格局與尺度的同時,將場地自然地進行了分割槽。
除主要軸線外,還利用其他歷史街巷作為了二級慢行道路系統組織的來源,並根
據“道路-建築-廣場-建築-道路”分配原則設計共享空間;天橋跨過道路,
連線場地與水面觀景平臺,給慢行網路體系以多元多樣的人行體驗。
據“道路-建築-廣場-建築-道路”分配原則設計共享空間;天橋跨過道路,
連線場地與水面觀景平臺,給慢行網路體系以多元多樣的人行體驗。

02 綠意增補創造共享空間

03 留存、改建與拆除

04 四大特色街道與八大特色組團








丨智網服務丨
01 服務網點佈置

02 在地遊玩:場地符號的再探索


遊船碼頭與親水平臺日景

遊船碼頭與親水平臺夜景
丨後期運營細節建議丨


Loop 競賽成果
作為一個年輕的競賽團隊,Loop在近些年的競賽中展現著獨特的設計理解,在諸多競賽中取得了成績。(部分競賽成果展示)
—END—
Loop Studio誠摯邀請對建築設計和國際競賽懷抱熱情的設計師加入

Loop設計圈成立於加拿大,主創團隊來自全球知名設計事務所。我們秉承創新的設計理念,專注探索設計領域的發展,同時也為在設計道路上成長和探索的同學和從業者提供指導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