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法國電視一臺(TF1)報道,本週伊始,法國大部分地區陽光明媚,氣溫終於有了夏天的感覺,打破了近幾個月來的涼爽和強降雨天氣。但是,水銀柱的上升加上最近降雨帶來的溼度,讓人擔心蚊子會大量繁殖,包括普通蚊子和白紋伊蚊(俗稱“虎蚊”)。蒙彼利埃(Montpellier)跨省驅蚊協會(Entente interdépartementale de démoustication)的昆蟲學家格里戈裡·朗貝爾(Grégory Lambert)證實說:“在未來兩到三週內,蚊子都有可能叮人。”他解釋說,夏季潮溼的開端有利於蚊子的生長發育,並指出這種昆蟲“無法調節自身溫度”,因此其生長發育取決於外部溫度:“溫度越高,生長發育越快”。因此,隨著氣溫的升高,最近水量充足的地方應該會出現蚊子數量的小高峰。
正如Vigilance moustiques網站主席斯特凡·羅伯(Stéphane Rober)指出的那樣,“熱浪會立即導致繁殖和擴散現象”。他解釋說:“我們通常說,如果白天氣溫為23°C,晚上氣溫為15°C,虎蚊從幼蟲變為成蚊需要十天的時間。如果白天氣溫為30°C,這個時間會縮短至六七天,速度會更快。”
值得提醒的是,雖然下雨對這種令人恐懼的夏季昆蟲不利,但水卻是它們的最佳盟友,因為它們會在靜止的水面附近大量繁殖。因此,“雌蚊會將卵產在因降雨而積水的小型容器的乾燥表面上(如托盤、花瓶、排水溝、下水道、舊輪胎等),當水位上升並淹沒這些卵時,它們就會孵化成幼蟲,隨後再變成成蚊,”根據網站Agirmoustique.fr的介紹。網站強調:“沒有水,卵就無法孵化,所以不會有新一代蚊子!”

夏季伊始的潮溼天氣對整個夏季的蚊子數量有何影響?格雷戈裡·朗貝爾認為,最近幾周法國某些地區的強降雨並不一定意味著整個夏天全國都會“蚊蟲肆虐”,也不一定意味著虎蚊的風險會增加。事實上,除了各地區的天氣條件不盡相同之外,“這種昆蟲是按週期活動的,”他解釋道,“因此,每隔十天就需要一次降雨和高溫的週期,以保持可能導致大量繁殖的幼蟲棲息地有水。”
換句話說,如果夏天終於來臨,而且好天氣持續不斷,在這個季節異常潮溼的地區應該會逐漸變得乾燥,從而限制蚊子在整個夏天的傳播。為了幫助實現這一目標,專家指出,最重要的是在關鍵的卵孵化期開始之前採取行動,防止幼蟲產卵並消除築巢地點。因此,建議每週給花草換一次水,檢查雨水是否正常流走,定期清理排水溝,並蓋好水箱(罐子、蓄水池等)和清空容器(澆灌罐、碟子)。
-END-
文|許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