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晚上,周女士正在給不到3歲的女兒晨晨(化名)洗臉。突然飛來一隻蟲子停在晨晨的右臉頰上。當時她憑本能一擼,將蟲子拍落。但是準備上床睡覺時,晨晨開始哭鬧起來,周女士一看,孩子的臉上竟出現一條長約5釐米的條狀紅印。
周女士給晨晨塗了點蘆薈膏,哄她睡著了。第二天一早起來,發現她臉上的紅印反而越發明顯,臉頰、眼睛周圍都腫了起來,連忙來到市一醫院皮膚科就診。
會診醫生鍾劍波瞭解病史後判斷,晨晨臉上的這個紅印很可能是皮膚接觸隱翅蟲毒液引起的急性皮炎。周女士這猛然想起洗臉時打落的那個小蟲子,很可能就是罪魁禍首。
“通常隱翅蟲爬到皮膚表面是沒事的,但如果被拍打、揉搓或者壓碎,其體內的毒素會沾到皮膚上,使皮膚出現條狀或片狀水腫性紅斑、密集丘疹、水皰或膿皰,嚴重的可出現大面積糜爛面或淺層的皮膚壞死。”
鍾劍波提醒,當隱翅蟲落在身上時,要小心吹走或抖落。萬一不小心接觸其毒液,可用肥皂水沖洗患處,中和毒性,並及時到醫院就診。
最後,鍾劍波強調,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蟲子之外,現在也逐漸進入蜱蟲、蜈蚣、螞蟥等蟲類的活躍期。因此建議平時應該多注意防護,夏天夜間關好門窗,使用蚊帳、紗窗等,儘量避免接觸蟲子。到戶外遊玩時,儘量穿長袖長褲,噴灑驅蚊液,預防蚊蟲叮咬。
杭州這位媽媽和女兒的遭遇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網友紛紛“現身說法”,自己也被隱翅蟲坑過,身上留下的疤甚至三四年了還沒有好。
有許多人因為誤把影翅蟲和蚊蟲弄混,而造成了皮膚潰爛。今天就來跟大家講講,影翅蟲和蚊蟲的區別是什麼。
隱翅蟲是一種黑色的小飛蟲,頭是黑色的,胸部是橘黃色,白天喜歡棲居在潮溼的草地等處,有很強的趨光性,晚上就愛朝著光亮的地方飛。
隱翅蟲不咬人,但它的體內有一種強酸性的毒汁 ,被拍死在皮膚上會迅速釋放出毒液,引起過敏性皮炎,出現條索狀或斑片狀的水腫性紅斑、水皰或膿皰,又癢又灼痛。
如果身上落有小黑蟲,千萬別用手拍它,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將它抖落在地,用腳踩死。
最大的區別就是,影翅蟲並不咬人,蚊蟲以吸人血為食物。如果人在清醒的時刻是很容易分別二者的區別的。
2、夜晚關燈睡覺,睡覺前檢查床上是否有隱翅蟲,以免壓死
4、若隱翅蟲停留的皮膚上,應用嘴吹氣將其吹走,然後用清水洗淨接觸隱翅蟲的皮膚
6、當發現自己被隱翅蟲咬傷或者不慎將隱翅蟲拍打,立即用鹼性的肥皂水,4%蘇打溶液或10%氨水反覆沖洗,或用呋喃西林鹽水溼敷,中和毒素。或塗搽10%~20%氨水或爐甘石洗劑。如發現皮膚有異常反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