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的鄭爺爺,迎來人生第一次網暴

大家好!
不知道前兩天大家有沒有刷到這篇文章???

一個賣護膚品的,說自己明明是老國貨,卻被說成貼牌山寨,不說字字啼血,也可以說擊鼓鳴冤了😭。
把宣告看完,我還是滿腹狐疑,我印象裡,前兩年這個“協和護膚乳”沒少捱罵,現在一搜還有幾十個科普,說他們與北京協和無關,大家不要買錯了
這棺材板的釘子都釘好幾年了,咋今天想起來揭棺而起了?
這事兒有點蹊蹺,我看它說公開接受探訪,我人又正好在上海活動,就買了張票去看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找到了他們公司門口蹲點,等著有人上門。
結果等到了一個拎著紅色帆布袋的大爺,熟練的刷卡進了門,門衛大爺來的還怪早嘞,八點就來上班了。

結果一問,大爺是公司創始人:鄭正華。
不是,你這個皺巴巴的Polo衫,紅色的帆布袋,誰能把你和剛從超市搶完雞蛋,刷老年卡坐公交車回來的大爺區分清楚?

雖然我來的有點突兀,鬼鬼祟祟的。
但在說明來意,想要調查清楚“國貨”真偽後,老爺子也沒太跟我計較,而是拎著搶雞蛋的紅色帆布袋,給我帶進了辦公室。

坐下來,瞥了一眼牆上的歷史檔案,好傢伙,這老爺子居然下海35年了。
1988年,第七屆全國人大通過了《憲法修正案》,承認了私營經濟的合法性。
1989年,鄭正華就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皮膚病研究所聯合辦廠了。
他也算是改革開放最早試水的一批人,算算輩分,老爺子和宗慶後,張近東算是同一輩兒的。
我一下子就坐直了。
說起童年,老爺子可沒少遭磨難。
1952年,鄭正華在江蘇楓橋鎮出生,小時候家裡很窮,親生父母在他5歲的時候就先後去世,家裡把他送給了農村的養父,養父沒什麼文化,但對他很好。
鄭正華6歲時,趕上了以糧為綱的那個年代,他就幫家裡養兔子,割草,種水稻。
高中畢業,又趕上了到處造防空洞的年代,他當了兩年工程兵,拿鎬挖出山洞,就為了把飛機藏進去。中間半工半讀,考上了江蘇師範學院的物理系。
班上同學都叫他老農,因為他割草確實能把雜草割的光溜溜,像給地面理了禿瓢。
1977年,鄭正華大學畢業之後,就去吳縣黃埭中學當老師,和另一個老師一起,給高一的八個班教物理,這一教就是七年。
在當時,教師已經是一份不錯的工作,但鄭正華這時陸續有了一兒一女,家裡還有養父養母、外公外婆,壓力賊大。
鄭正華面子薄,問校長要漲十塊錢工資也遲遲拉不下臉,當時學校效益也不好,他就動了出去打拼的心思。
1984年,還是鐵飯碗大如天的年代,鄭正華主動和校長商量:能不能讓我出去打拼一年,保留教師身份?我願意給學校一年交5000元
我問他,當時物理老師一個月賺多少?
答:50
???那你膽子真夠大的。
正好那會兒,鄭正華的大學老師知道他缺錢,心靈手巧又肯幹,把他推薦給了北京協和醫學院下屬的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讓他幫手把醫院裡的皮膚製劑做成產品,這一干,又是五年。
很快,鄭正華的兩個孩子都到了上學的年紀,這時候,私營經濟合法了,他動了下海創業的念頭
醫院那會兒創收壓力也很大,靠財政撥款勉力運作,於是兩邊一拍即合,聯合辦起了廠,鄭正華正式下海,當上了廠長。
當時的營業執照還是手寫的,企業名稱還叫聯營廠,相當有歷史感了,發照日期是1989年3月19日。
之前也說過,「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是北京協和醫學院下屬機構,在那個時候,老爺子就註冊了協和的化妝品類目的商標,那是差不多幾十年前的事了。
換言之,老爺子這個蘇州協和藥業確實和北京協和醫院沒關係,但也並不是貼牌,而是【北京協和醫學院】這條線孵化的品牌。
現在皮研所官網,仍然寫著“北京協和醫學院”字樣
說到這,我不由得打斷他,不是,你一箇中學物理老師,一天生物化學沒學過,怎麼整護膚品?你整的還是醫院製劑,難度係數3.65轉體三週半,你整得明白嗎?
一聽到我的疑問,老爺子倔脾氣上來了,非要拉著我上他們產線看看,我說不了不了,都是瓶瓶罐罐的我看不懂。
他說不管,反正就要給我展示。
一上產線,老爺子就激動的給我指:
這個自動理瓶機,是我自己改造的,它可以識別傳送帶罐體的流轉速度,如果後面的罐體不往前走了,前面的理甁也會暫停,保持整條流水線的均勻連續。

“這個罐體消毒櫃是我後來又改造的,臭氧濃度能達到*¥……*……*#”(此處聽不懂

“這個純淨水反滲透系統是我最佳化調整的,經過三級反滲透,純水率能達到&¥%#@”(此處聽不懂x2

老頭尤其得意的,是剛剛改造的一條產線。前段時間,為了秋冬促銷,他們公司要在每個產品的瓶子上加一個促銷貼,什麼“秋冬必備,保溼槓槓滴”這種,大概長下面這樣👇🏻
貼紙好做,但怎麼貼呢?得在原產品的包裝上貼,還得貼正不能貼歪。
一般人都會選擇僱一個人,因為要改造流水線,動輒幾十萬
老頭每天就回去自己拿筆畫圖紙,再讓技術拿他的圖用CAD畫出來,最後花了點成本費,就把流水線整好了。

“要知道市面上這樣的產線要多少多少錢,我自己動手改造,成本就節省了。。。”

老爺子給我看機械裝置的那股興奮勁兒,像極了高中膠佬同學跟我興奮的介紹自己拼的高達一樣,恨不得把罐子倒過來給我看,讓我看看他提煉出來的純水有多純。
冷知識:連那個2噸重的不鏽鋼罐體,都是他拿扳手敲的。

我:???摸半天摸不明白,這是手工的??
這一趟下來,我起碼聽他說了50次【316L不鏽鋼】。我算明白了,老爺子創業這麼多年,核心競爭力竟然是對316L不鏽鋼的熱愛。
PS:誰不想有這麼一個動手能力超強的爺爺呢!!!!
就這樣,憑著對工廠流水線的超強掌控力,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專業研發的支援,中學物理老師鄭正華走上了護膚品之路。
老爺子最初做的是強功效型的產品,定位有點類似今天的康王、採樂。他就推個腳踏車, 在上海一家藥房一家藥房的跑,介紹自己的產品,希望能上架。
要知道那時是下海第一波,只要膽子大,肯幹活, 都能掙到錢。不出意外的話,鄭正華離發家致富就不遠了。
但是出了意外。
當年鄭正華生產了做了一款霜,很受市場歡迎,都賣日本去了。
喜感的是,他這款霜在日本賣的比在國內貴十倍。當時有日本的旅行團到上海之後,看到這款霜這麼便宜,就像中國人出國看到哈根達斯在海外那麼便宜一樣,立刻不要錢似的,成箱成箱的回國拿。
鄭正華一看產品這麼受歡迎,這還不加大力度?
於是去央視打廣告,花了150萬。
結果一共就賣了400萬,錢全被電視臺賺走了😅
再加上投資保健品失敗,鄭正華一下背上了百萬的債務。

這時鄭正華揹著百萬債務,看著消瘦了許多
當時老爺子還挺有骨氣,雖然自己負債,但聽說當時村裡的廠效益不好,還主動幫村裡承擔了50萬債務(也不知道是什麼腦回路)
但沒想到當年除夕,村裡的人聽說鄭正華幫村裡承擔了債務,居然大年夜堵門來要問鄭正華要錢,在客廳賴著不走???(這腦回路更是讓人震驚)
鄭正華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一氣之下,從二樓扔了一個菸灰缸下去,把一樓地板砸了個大窟窿,把來要錢的人嚇跑了。
後來,老鄭頭花了三年時間還清了債,包括幫村裡承擔的50萬。
他總跟女兒叨叨:債必須還乾淨,不然子孫還得惦記這事呀。
這個女兒,就是一開始照片中的小女孩,她叫鄭惠,是老爺子的接班人。
鄭惠從小英語成績不錯,本來想學英語,愣是被老爹強行把志願改成了精細化工,就是為了回來接班。
看來老爺子對不是化學專業出身,多少有點耿耿於懷了(上一輩人做事的風格真不講理)
就這樣,老爺子做到2015年,又遇到一個新檻。
他之前賣了20多年的功效型護膚品,主要靠的渠道是藥房。
但2015年國家規定了,以後醫保藥房不能賣護膚品了,一夜之間,大多數銷售渠道都報廢了。
老爺子發愁呀,咋轉型呢?
還好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已經合作了幾十年,有很多產品儲備,翻了半天,決定還是選擇所有產品中最基礎的保溼產品——維生素E乳。
相比之前的強功效產品,這款維E乳適應範圍更廣,不挑人。
之後,他開始拓展商超,不到20塊錢,便宜大碗。
讓人沒想到的是,隨著醫院做護膚品流行起來,市面上出現了大量掛著“協和”等知名醫院名號的護膚品,很多和醫院毛關係都沒有,甚至是三無產品。
當時有一家自媒體,揭露市面上各種山寨的“協和”身體乳,本意是好的,但一杆子掃倒了市面上所有叫“協和”的護膚品公司。
鄭正華做了35年,一夜被打成了貼牌,山寨,假冒偽劣,網店客服天天就是被罵,道歉,拉黑。
我問他怎麼看網上那些評價?他不說話。
和老爺子的淡然比起來,女兒鄭惠倒是更為義憤填膺,說,當時看到老爸一輩子的心血被人說成這個樣子,都沒幾天說話,她腦子一熱,一下子就蹦上了從蘇州到北京的火車。
但是北京多大啊,茫茫人海,根本不知道去了幹啥,最後還是灰溜溜的回來了。
倒是老爺子,因為不上網,還是每天7點半來公司,穿上無菌服,就去廠裡敲一敲罐子,看一看產線,像個退休後閒不住的老頭。
聽到這兒,我百感交集,溜了。
回來的路上,我在想,要不要把這些東西說出來?現在一搜,大多數還是罵他們的內容,我要是說出來,搞不好也要挨一波罵。
但我想來想去,決定還是把我看到的東西說出來,畢竟罵他們家的聲音已經夠多了,不缺我一個,倒是不同的聲音很少。那我就唱唱反調吧,畢竟隨大流不是我的特長。

作者:梓泉

助手:菁菁
審閱:小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