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贏了!24億截胡OpenAI,挖走Windsurf創始人及核心團隊!微軟和OpenAI都輸麻了….

最近,OpenAI、谷歌、AI初創公司Windsurf、還有Cognition AI上演了一齣大戲!堪稱是AI程式設計賽道的“四”國殺!
整個事件雖持續時間不久,但跌宕起伏、反轉連連,而最後的贏家嘛,毫無爭議的是谷歌。但整個事件中谷歌的操作、Windsurf的立場、微軟和OpenAI的關係、以及Cognition最終“撿便宜”的一系列事件,均成為科技圈熱議的話題。
就這樣,一場關於科技人才資源、收購博弈與企業信任危機的大戲拉開了序幕,讓我們先來看看整個事件的時間線👇🏻
5月
OpenAI計劃收購Windsurf
5月6日,OpenAI與Windsurf達成收購協議,擬以約30億美元收購。5月底,OpenAI還收購了另一家公司io products。
新聞來源彭博社,版權歸其所有
7月
OpenAI收購告吹,谷歌截胡
7月11日,OpenAI與Windsurf的收購談判終止,也是在同一日,谷歌DeepMind團隊以24億美元挖走了包括Windsurf CEO在內的核心團隊、拿到了技術非獨佔許可,只留下Windsurf一個空殼公司,以及數百名員工。
新聞來源The Verge,版權歸其所有
7月
Cognition AI“接盤”Windsurf
時間發酵至7月14日,Cognition AI 宣佈收購Windsurf 剩餘資產(IP、產品、品牌、團隊),簽署收購協議,並整合至其自主程式設計代理Devin產品中。原Windsurf幾百名員工也有了新的歸屬。
新聞來源TechCruch,版權歸其所有
至此,這場有關科技人才的掠奪大戰暫時落下帷幕,Windsurf公司成為被眾多公司瓜分的目標,令人唏噓的同時也讓人產生好奇:
Windsurf是做什麼的?
為什麼OpenAI的收購突然告吹?
為什麼說谷歌是最大贏家?
Cognition AI真的是撿便宜了嗎? 
Windsurf被瘋搶的背後:
AI程式設計自動化的浪潮
Windsurf是一家來自矽谷的年輕科技公司,最早成立於2021年。
在當時,它的名字還是Exafunction,公司業務方向是GPU推理最佳化。但是創始人Varun Mohan是一個很“敢賭”的創業者,在別人還在執著打磨初版產品時,Varun多次換方向、換名字、換市場,而每次“變”,都離最火的浪潮更近一步。
Windsurf創始人Varun Mohan
於是在之後的幾年裡,他們意識到比起底層最佳化,真正能改變世界的,是“人和技術如何一起寫程式碼”。於是他們轉型做起了AI程式設計助手,並短暫地使用過 Codeium這個名字。
直到 2024年,他們推出了自己的獨立產品,一個可以讓AI像搭檔一樣參與開發工作的平臺,並最終定名為Windsurf——寓意在技術浪潮中“乘風破浪”。這個方向吸引了行業內外的目光,也讓谷歌和OpenAI幾乎同時伸出橄欖枝。
谷歌/Windsurf雙贏,
OpenAI被微軟“坑”了!
沒錯,這次OpenAI沒能拿下Windsurf,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微軟。這一切還得從谷歌、OpenAI近期的發展方向說起。
OpenAI有模型、有介面,但缺的是屬於自己的開發工具平臺——Copilot雖然廣受歡迎,卻歸微軟主導。而Windsurf的IDE產品,可以讓OpenAI在開發者生態裡有自己的“地盤”,補上AI程式設計閉環的最後一環。
谷歌則正快速推進Gemini的多模態和工具整合,急需補足“AI實際動手能力”。Windsurf的 Cascade agent系統恰好能填上這個空白—— 讓AI不只是給建議,而是能真正寫出、除錯並部署程式碼。
也就是說,他們要的不只是一個公司,而是一個方向正確、跑得夠快、團隊能落地的第二曲線。Windsurf 恰好具備這些特質:小、準、快。
那微軟又為什麼能讓OpenAI的收購失敗呢?並非因為微軟直接說“不”,而是因為Windsurf拒絕其核心智慧財產權被微軟間接使用。
根據報道,微軟與OpenAI簽有授權協議,允許微軟訪問OpenAI收購的技術。Windsurf擔憂核心IP會落入微軟手中,因此拒絕繼續這筆交易。
新聞來源hindustantimes,版權歸其所有
說到底,Windsurf是畏懼微軟已經擁有了Copilot,如果再整合Windsurf的能力,等於在AI程式設計領域確立了壓倒性領先。對Windsurf來說,這不僅意味著失去主導權,更意味著讓行業格局永久定型。
吃瓜群眾各執己見,
華人CEO宣佈收購大結局
在Windsurf CEO及核心員工瓜分24億美金去谷歌後,表面上是一次華麗轉身,卻也招來了不少罵聲。外界質疑他們在與 OpenAI談判期間突然跳槽,是對剩下員工和潛在買家的“不講信義”。
原貼來源於X,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尤其是留在原公司的員工顯得很被動——谷歌並未收購整個公司,只帶走了最核心的人才,隨著創始團隊離場,公司估值迅速縮水,投資人和留下員工手中的期權,幾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廢紙。
不過好在幾天後,Cognition AI接手了Windsurf 剩餘資產與團隊,避免了整個專案的爛尾。也正是在這場臨危接盤中,更多人認識了這家公司的三位華人創始人——Scott Wu、Steven Hao和Walden Yan。
在混亂之後,他們成了某種意義上的“補鍋者”,也讓人感慨:真正能撐住局面的,不是離場的人,而是接手的人。
讓我們期待一下Cognition AI與Windsurf能否在整合後走出新路,同時也看谷歌在這場人才戰勝出後,能否真正兌現技術優勢。
END
現在,Windsurf/谷歌都在招聘中!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官網投遞!PhD、New Grad和1-3年工作經驗的崗位都有~
已幫助8000+留學生進入一線公司的
來Offer王牌
【軟體工程師旗艦核心課程】
美西時間8月4日 週一 7PM
🔥第一堂課邀你試聽🔥
掃描上方海報二維碼諮詢課程
或聯絡任一已新增的課程顧問
點選圖片,瞭解課程詳情

(點選圖片檢視課程詳情)
來Offer近期直播講座
課程諮詢
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新增任一已新增顧問老師報名
⬇️ ⬇️ ⬇️
如需電話諮詢請傳送簡歷至
我們的任課老師會在24小時內聯絡你。
第472周
最新Offer榜
向上滑動閱覽
檢視完整offer榜,請前往www.laioffer.com
求職,你只需要一門課程。
內容編輯:Firenze、安逗
責任編輯:安逗
在看嗎?點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