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活動回顧】投資、技術、實戰多方視角,共探中國AI出海創新正規化

4月24日,由矽星人和中關村創業大街聯合主辦的“中國AI出海的創新正規化”主題沙龍在中關村創業大街舉行。本次活動中,華映資本MD李巖,Mootion聯合創始人&CPO童超,阿里雲智慧集團公共雲事業部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朱波,軟積木創始人&PEC China 發起人&微軟MVP劉海峰,科銳國際科技領域高階業務總監王磊等五位嘉賓圍繞中國AI企業全球化發展的政策支援、趨勢洞察、實戰經驗、商業化閉環、雲服務適配及人才策略展開深度探討,以下內容為五位嘉賓的核心內容提煉。
1
華映資本MD李巖:2025年AI出海趨勢——技術平權下的全球市場博弈

  1. 中國出海經歷效率工具、情感陪伴與社交、電商等階段,當前 AI 應用正處熱潮,技術平權使得非工科背景創業者也能參與其中。
  2. AI 市場規模龐大且增長迅速,今年已超 2000 億美金,未來幾年將達幾萬億量級。
  3. 從市場應用看,ToB 領域 AIGC 流程可大幅節省人力、提高效率,接受度高;ToC 端因 TikTok、Instagram 等平臺下沉,APP 觸達使用者渠道增多,新興市場成為出海 APP 重要目標。
  4. AI 應用也面臨諸多挑戰。模型方面,智慧湧現等現象難以解釋,模型難以絕對收斂,影響在醫療、金融等領域落地;資料方面,獲取高質量、合法合規資料困難;能耗方面,成本高且演算法有待最佳化。
  5. 中東和東南亞是熱門選擇,但也需注意政策、本地化和成本風險。
  6. 判斷 AI 公司潛力可從技術可行、場景價值密度、規模化三方面著手 。
1
Mootion聯合創始人&CPO童超:AI影片工具出海實戰——從冷啟動到長紅的四大策略

Mootion 是一款面向未使用過 AI 人群的影片創作應用,自去年 6 月釋出後,迅速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使用者增長。
  1. AI 公司出海具有諸多優勢,如技術軟體出海成本低、AI 助力本土團隊克服語言等障礙、海外市場競爭相對較小、特定市場付費習慣好等。在產品策略上,應遵循 “Cupcake 原則”,保持核心功能穩定,針對不同市場在語言、支付、特定功能等方面進行個性化調整。
  2. 不同市場對 AI 產品的接受度和付費意願差異較大。巴西使用者對新技術接受快,付費率超出預期;阿拉伯地區中東部分使用者有付費能力但習慣不佳;北非地區人口眾多;美國市場質量高但競爭激烈;日韓和臺灣地區使用者接受慢但忠誠度高、付費意願好。
  3. 在市場選擇上,企業應選擇適合自己的市場,可先從熟悉的市場入手,找到產品與市場的契合點(PMF),利用人性共性需求拓展市場。冷啟動後,可透過社群運營、紅人營銷、SEO 等策略實現規模化和商業化 。
1
軟積木創始人&PEC China發起人劉海峰:ToB企業出海的合規與本地化實踐

  1. 軟積木定位為原生 AI 公司,為企業提供基於國內外多家大模型的企業AI作業系統(如:OpenAI、DeepSeek、Claude、KIMI等)服務,業務覆蓋: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等地區。產品 ChatU 透過大模型排程和智慧體平臺管控,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時透過 PEC(提示工程大會)活動構建軟護城河。
  2. AI 出海並非簡單的外語版本,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選擇合適的市場和策略 。出海過程中,ToB 企業面臨文化差異、法律法規、基礎網路設施、市場競爭等挑戰。例如,日本市場要求產品細緻、文化相容,資料需儲存在境內。為應對這些挑戰,企業應招本土化員工、合規運營、擴大自身優勢、做好品牌推廣。
1
阿里雲智慧集團公共雲事業部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朱波:AI出海需要什麼樣的雲

  1. 阿里雲在全球擁有廣泛的基礎設施,包括 29 個區域、87 個可用區,可將雲能力交付到業務所需之處,並在關鍵市場設立本地服務團隊和合作夥伴,提供本地化服務。
  2. 在 AI 領域,阿里雲助力眾多企業進行前沿模型訓練,中國超過 50% 的 AI 模型公司在阿里雲上執行。阿里雲透過靈駿提升計算能力,PAI 提供端到端 AI 開發服務。在 AI 推理方面,阿里雲構建開放靈活的雲環境,百鍊和 PAI 分別從模型即服務和平臺即服務層面,實現高可用性、低成本和高效能。此外,通義靈碼和百鍊助力開發者快速構建 AI 應用程式,提升業務敏捷性。阿里雲希望成為企業智慧化轉型和全球業務增長的可靠夥伴。
1
科銳國際科技領域高階業務總監王磊:AI人才出海——從策略到落地的關鍵步驟

  1. 中資企業海外僱員數量和海外分支機構數量呈上升趨勢,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才求職關注點有所不同,如東南亞更關注帶薪休假、交通補貼、醫療保險等福利待遇,北美更關注工作環境和年終分紅,歐洲更關注醫療保險、帶薪休假和靈活辦公等。
  2. 近年來,中國 AI 產業規模增長迅速,截至2024年9月底已超 4500 家,其中,北京成為AI企業分佈最密集的區域,同時正在構築國內AI人才高地。當前 AI 人才招聘需求旺盛,傳統網際網路巨頭以及製造業、金融業、大健康等傳統行業對 AI 人才需求都在增加,還出現了諸如 AI 倫理與法律專家等一系列新興崗位。在海外,中資企業對人工智慧、前端開發、產品、資料和商業分析等方向的崗位需求較大。
  3. 為應對出海人才挑戰,企業應做好前置調研,包括人才盤點、政策法規和成本分析;持續打造僱主品牌,提升企業在當地吸引力;科學配置人才,採用多種用工方式提升海外組織的敏捷性和應對風險的韌性;尊重文化差異,做好文化融合,打造開放融合的企業文化。

本次活動中,嘉賓們的分享涵蓋 AI 出海的政策支援、市場趨勢、產品運營、商業化、雲服務和人才策略等多個關鍵方面。他們的經驗和見解為中國 AI 企業出海提供了寶貴的借鑑,助力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更好地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實現創新發展。
號外號外,矽星人搬家啦~ 新的辦公地址為中關村創業大街3號樓。未來,我們將在新址開展一系列的線下活動,歡迎AI產業相關從業者與我們多多交流,共同打造創新活力的AI產業生態!活動等相關合作掃碼新增矽星人小助手。

點個愛心,再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