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買房上頭,成交時卻發現“逆天Bug”,最後違約賠償超過40萬!

BC省最高法院的一起民事案件引發了廣泛關注
三名購房者因違約被判賠償超過40萬加元!
而這種“悲劇”已經是不可控制的局面
只能說買房需謹慎,千萬別上頭!
故事始於2022年初,當時,房主傑弗裡·曼德爾(Jeffrey Mandl)在基隆拿的埃塞爾街(Ethel Street)掛牌出售一處房產,掛牌價為99.9萬加元。房子一上市就引來了買家納夫迪普·辛格·馬利(Navdeep Singh Mahli)的關注,當天就簽下了購房合同。
一週後,另外兩名華人買家方明峰(Wai Ming Fong,音譯)和劉曉麗(Xiao Li Liu,音譯)也加入了購房隊伍。三人共同以111.5萬加元的價格買下這套房子,比掛牌價高出11.6萬加元。當時的房地產市場非常火爆,買家們當即就交了3萬加元的定金。
然而,事情並不順利。在他們準備辦理貸款時,加拿大皇家銀行RBC重新估值,竟然發現房子的實際價值遠遠低於成交價。
這時候知道這個訊息,對於買家來說真的是晴天霹靂!而且,銀行拒絕為這筆交易提供貸款,馬利也沒辦法再從其他銀行貸款。
面對這樣的情況,曼德爾兩次延長了交房期限,但要求買家們額外支付2萬加元的定金不可退還。儘管買家們勉強同意,最終交付日期被定在了2022年7月18日。然而,當曼德爾拒絕降低房價時,買家們依然無法湊齊資金,最終違約。
此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急劇下滑。曼德爾不得不以94.9萬加元的價格重新掛牌,但最終在五個多月後以74萬加元的價格售出,比原先的成交價低了37.5萬加元。
法官丹尼斯·霍里(Dennis Hori)認為,曼德爾為了儘快賣出房子做出了“合理的努力”,多次降價、維修房屋,試圖透過談判更高的售價來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因此,法官裁定買家們應該承擔這筆鉅額差價。
霍里法官還指出:“要求曼德爾一直持有房產直到市場復甦和房價上漲是不合理的。沒有人能預測市場何時會回暖,而在此期間,曼德爾將不得不推遲他對售房款的任何計劃,還要承擔維護房產和支付抵押貸款的費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