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初DeepSeek爆火,AI時代真的來了。
AI教育的政策也在不斷推出,這些政策正在悄悄重塑孩子們的學習。
先說教育部的全國佈局。
教育部發文,要求2030年前在中小學基本普及人工智慧教育,而且對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很具體的要求。
-
小低:感知和體驗AI技術
-
小高+初中:理解和應用AI技術
-
高中:專案創作和前沿應用。

再看北京的具體落地,今年秋天開始,孩子們書包裡要多裝一門"AI通識課",AI通識課將成為校內必修課。

再來看看大學的招生政策,很多高校開始擴招AI專業,比如清華大學今年就要擴招,重點培養AI+創新人才。

分析完這些政策,給我一種感覺,就像二十年前學電腦打字那樣,未來不會和AI對話的孩子,可能像現在不會用智慧手機的長輩。
AI就像是未來社會的通行證,但關鍵在"怎麼學?怎麼用?"
02
春節前後差不多有十幾家人工智慧課程研發方找到了我,讓我幫忙推薦!
我大概用了2、3個月的時間,帶著小夥伴們一個個體驗。

體驗完之後,我並沒有急於推薦給大家。
為什麼呢?
有兩個原因:
1
一個新興事物出來,我的習慣是自己先研究清楚了,再給大家推薦,而且這些課程的價格動不動就大幾千塊, 是否具有價效比得另說了!
2
那段時間我在寫我的AI新書,我把我研究的大部分AI入門+實操方法都融入了書裡,書的定價很便宜。
我是想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夠低成本接觸、使用AI。
因此我不想一上來就推薦很貴的課程,因為有一部分AI知識,透過看書、上網搜尋就能解決掉。
我希望的課程一定要跟這些區分開來,要更有深度。
在我心目中,一個好的AI課,要著重看這幾個條件:
1
看師資力量。一定要找到科班出身的老師,說實話真正學AI出身的老師很少,所以這一點門檻就不低。
2
看課程深度。不能僅僅是教孩子操作,而是要系統性的把AI技術原理講清楚,讓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所以它一定是一門有深度的通識課。
3
看學有所用。希望孩子學了以後,不僅僅是學了個熱鬧,還能將原理和應用結合,能夠有機會對接一些比賽,引導孩子輸出。
我在心中盤算著,是不是自己來開發一套AI課!
連課程內容大綱的思維導圖我都整理好了:

後來,我想到了之前結識的南開大學AI教育專家王剛教授,和他說了我的想法,沒想到王教授也正有這個打算,於是我們商量好,共同開發一套面向孩子的AI通識課。
王教授是2018年開始從事AI教育的專家,他不僅懂技術原理、更有豐富的教學和帶賽經驗,自己還主持和參與了多項AI 專案。

在王教授的主導下,這套課程有了清晰的教學邏輯:既講AI工具和實操,又講AI技術原理。
L1級別講到的AI原理有32個,比如中文分詞、語言情感分析、符號推理等等。

課程內容被分成16大主題,繪圖、作詞作曲、製作數字人、製作影片、輔助學習、小遊戲,智慧體,動畫電影,PPT方案……無論孩子的興趣點是什麼,都能切入。

而且,針對不同的年齡,有分層教學體系。
《少兒AI小達人》課程適合5-8歲。

《少年AI探索家》課程適合9-14歲。

最初設計的時候,我想做到內容深入淺出,用外行人能理解的通俗語言講解技術原理。
比如,在講什麼是生成式AI時,把AI的邏輯用拼圖的形式展示,很容易理解。

課程平臺還部署了國內外主流的AI大模型,像deepseek、豆包、通義等,將課程學習和動手實操整合在一個平臺搞定……

課後還有專業的AI實驗室的老師做作業點評、諮詢、答疑等服務。

如果想要對AI有個初步的認識,看我的書就行,但如果想要更深入的瞭解AI執行原理,用AI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就一定要看我們的這套AI通識課!
這套課程是面向5-14歲孩子,一共三個級別。
原計劃三個級別的課程分開售賣,由於我們是第一次推出,所以本次購買L1課程,將免費獲贈L2、L3的課程,待後期釋出後,全部免費更新!!
而且,這次課程的服務老師是由專業工程師擔任的,專家親自上陣,服務期限是一年,機會真的非常難得!
本週四上午11點,我會和王剛教授一起聊聊如何學習AI,聊聊孩子的人生規劃!
本週五上午11點、晚上19:30,我們會詳細介紹這套AI通識課的內容!
感興趣的讀者也歡迎掃碼入群諮詢!

03
AI課怎麼選,真的很有講究
有家長私下問過我,網路資源這麼多,有必要專門報班嗎?
我先問個問題,大家知道什麼叫“生成對抗網路”嗎?
專業的解釋是這樣的:

如果你能理解,你知道怎麼和孩子解釋嗎?
我們的課程是這樣說的:
AI在作畫時有一對魔法搭檔——生成AI和對抗AI。
生成AI負責創作,對抗AI負責挑刺,生成AI根據對抗AI提出的意見來整改畫面,透過多次反覆的練習讓畫作效果呈現越來越好。

你看,專業的AI課程會面向不同年齡、認知和需求設計,確保讓孩子聽得懂,能理解。
而且能將AI知識點構建成體系,只有讓孩子全面瞭解AI的執行邏輯,才能促進思維發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04
師資:誰來教真的很重要
據我所知,國家正式成立人工智慧學院,開設AI課程是在2018年,到現在一共也就7、8年的時間。
本身選擇AI學習方向的學生就很少,而畢業後從事AI教育的就更是少之又少!
這也就帶來了AI教育的最大難點——師資缺口大!
我對老師的要求特別高,一定要是懂人工智慧的,這次由王教授主導課程開發,我就很有底氣。
王教授給大學生講AI有8年的歷史了,他是第一批從事AI教育的專家。

這次王教授對AI的課程研發可不是掛虛名的那種,課程設計是教授團隊一手操辦,指令碼全由王教授逐字逐句敲出,從溝通到稽核都是經過反覆推敲的。

大家看,這樣的師資力量可不是一般機構能做到的!
05
講技術原理,啟發思維培養創新
大部分孩子對AI的瞭解,還停留在對AI工具的使用上。
其實,對AI原理的理解才是最根本、當下最需要的。
因為不管AI工具如何迭代,懂原理才能迅速掌握它,馴化它,讓它成為我們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我們的課程亮點在於成體系地講解了32個AI原理,讓孩子認識到,AI不僅僅侷限於是查資料、做翻譯,還可以利用它製作PPT、做繪本……,甚至自己去深挖它的新功能。
我們將原理融入到了16個主題的課程裡,每個主題都配合了生動的案例做了原理的講解和應用。



向下滑動檢視課程大綱
1
原理講解
在講AI翻譯機制原理時,是這樣說的:
第一步,AI先蒐羅大量的中英文資料,將資料內容貼上情感標籤,如哈利波特屬於魔幻故事類、報刊內容屬於新聞類;

第二步,將句子拆解成單個字詞,對每個字詞做好詞性的歸類,方便分析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第三步,進行字詞辨認、分析關係、順序調整,最後進入成百上千次的訓練;

這種訓練好的大語言模型,就可以用於語言的翻譯啦。

AI是如何破解圖片情感的課程是這樣講的:
第一步,在大量相同屬性的圖片中找出相同元素。如椰樹、沙灘、海浪多在快樂屬性的圖片中出現,因此它們是快樂元素,被裝進了“快樂箱”;

第二步,認識不同畫素塊和RGB調色盤構建出象徵不同情感的畫面,如紫色大多被視為神秘、黃色大多為快樂,所以快樂的畫面上黃色畫素塊居多。

理解了這個原理,就可以用文字情感指令來構建不同的畫面啦。
課程還總結了文字提示詞公式:角色+地點+事件+風格+構圖控制術+光影調節術。如要生成月下對弈的畫面就少不了孩子、月光、下棋、插畫風等元素。

2
應用結合
當原理概念慢慢建立後,再過度到原理應用的學習。
32個AI原理與日常生活深度繫結。
如角色關係圖譜被廣泛應用於AI跨場景繪本的製作;

而詩詞韻律生成用於AI作詩歌、對聯、燈謎等。

這種“原理對映生活”的教學設計,讓抽象知識的吸收效率大大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更濃厚。
06
成體系,六步教學法從學到用
L1級別涵蓋了幾乎AI學習的所有領域,從基礎的文生文、文生圖、文生影片到高階的音樂創作、數字人、智慧體都包含進來了。
這是5-8歲少兒AI小達人課程主題:

這是9-14歲少年AI探索家課程主題:

每個主題課程設計成6節課,先學基礎、再邊實踐邊深入,最後是運用。

這樣的六步教學法,從基礎——原理——應用——應用——示範——綜合應用(賽事模擬),讓小朋友從學原理到會創造。

而且,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認知水平的孩子,做了區分。
講的是同樣的原理,區別在於講解的語言方式、風格和講解側重有所不同,是根據不同年齡的認知發展來設計的。
比如,低年齡段(5-8歲)看《少兒AI小達人》,課程原理講解用動漫來呈現的;

高年齡段(9-14歲)看《少年AI探索家》,課程原理則是透過數字人來表達;

在講述同一原理時,低年級更多的使用了形象化的比喻,而高年級的則更注重邏輯推導和抽象化思維的構建。
比如,在講解《不一樣的AI》這個主題時,
低年齡段是這樣講的:
傳統AI可以看成是圖書管理員,可以迅速調資訊,查詢資料、識別指令,解鎖人臉, 而生成式AI更具想象力、創造力,可以畫出未來城市、設計遊戲角色、寫科幻小說等。

高年齡段則把重點放在了工作原理的講解上,說明生成式AI是如何將句子拆分,再像拼圖塊一樣拼接完成創造性任務的。

這樣一來,無論孩子有沒有基礎,都能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了,是不是很科學啊!
07
人工智慧絕不僅僅是生成一張圖片那麼簡單。
它的應用場景非常豐富,就連孩子平時接觸不到的高階專案,我們也融入了進來。

比如說【智慧體】。
最近,我帶憨妹在平臺上建立了一個“小小翻譯機”智慧體,用上它就可以做中英互譯了。
先確認好智慧體名稱和圖示。

然後,輸入智慧體功能介紹、潤色、並配置工作流。

這樣,就可以進入智慧體對話,使用翻譯功能了。

還有數字人,我們是這樣一步步引導孩子完成數字人的創作。
先輸入指令,生成一張正面的人物圖片,點選完成創作。

選中想要的圖片製作音訊。

選擇符合圖片人物的角色,音色,點選試聽。

輸入想要數字人說出的文字,點選生成,試聽生成的語音後點擊生成數字人。

最後,一個數字人就做好了!

這次,我寫的AI書中的部分專案也做成了課程,課程裡我用的數字人形象就是這樣製作的,大家看像不像!

08
學有所用,模擬專案課對接白名單賽事
未來是AI助力人類的時代,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需要和AI的深度融合。
完成了前面32個原理,16個主題學習後,課程會帶領孩子進入專案課的實戰練習。
先給大家看下專案課的主題:

你看啊,智慧寵物管家、智慧垃圾分類助手、智慧綠植養護這些專案,是不是更加貼近生活和實際應用?
再看看今年的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挑戰賽的作品要求,比較一下,主題是不是很契合。

而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挑戰賽是白名單競賽的第一條。

這套課程可以說是完全按照AI大賽的方針和要求來製作的專案模擬課程。
最難得的一點還在於:這些課程主題大多來源於往屆的AI競賽真題!
王剛教授將多年的實戰經驗和競賽真題融入了小象AI的專案實踐課中,這板塊的設計是其他AI課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有了針對性的練習,對未來參加國家白名單AI競賽時,題目的方向性把握,競賽任務的拆解, AI原理的表述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大家看,這是孩子們在測試期間,用AI完成的繪本創作專案,是不是真的很棒!

這是一位7歲小朋友創作的古詩故事專案——《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孩子們能更好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也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09
體驗好,多個AI模型集合保證效果最優
市面上大部分的AI課都是課上學習,課後實操,用的還不是同一個平臺。
而小象AI課則是邊講解邊實操,互動性更強。並且上課和實操都在同一個介面裡。
比如這個文生圖專案,直接在課程介面輸入指令“媽媽陪我看哪吒2”,圖片就自動生成了。

這樣就省去了切換的步驟,避免了因操作麻煩而失去耐心,讓孩子得以專注在自己的AI創意上。
什麼意思呢?
比如,之前我整理過一些輔助學習的AI指令,幾乎每個指令都需要用到2個以上的AI工具。


而小象AI則將多個主流AI大模型直接在後臺做了本地化部署,比如豆包、Kimi、MJ、 Suno、即夢等都在其中。

這樣做,在需要組合不同AI大模型的時候,一個平臺就可以滿足需求了,非常的方便。
而且王教授的研發團隊會還進行了大量的測試,會根據每節課的任務,自動匹配完成當下任務的最優AI模型!
這就確保了生成的影像更逼真,更具有鑑賞力!
我給大家放幾個小象學員的作品來感受一下,是不是連頭髮絲兒都很精緻啊!



10
陪跑服務,一週解鎖一個主題
現在不少AI課是直播形式,我不反對上直播課,不過一般來說,直播上課時間不夠靈活,價格不低。
其實,我覺得,對人工智慧學習來說,只要課程體系沒問題,互動錄播課是一個更具價效比的選擇。
購課後,服務老師會主動邀請家長進入學習陪跑群。
課後老師還負責問題答疑、作業點評。
大家看,巨長的點評面面俱到,有肯定、有分析,非常細緻。

再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
AI課目前是在弈小象棋院的APP中,單獨的AI通識課APP已經透過國家稽核,相信要不了幾天就上線了。
這個是已經完成的獨立APP的效果圖。

單獨上線的APP,將會有遊戲化場景、開闢專門的AI創作場等更多元和個性化的設定。
11
1
購買L1課程,直接送L2、L3後續課程
L1級別一共192節課,還不到3000元,相當於一節課15元,再算上L2、L3級別的免費升級,單價就更低了!
多說一句,我書中的部分專案也做成了課程,會在APP中專門開闢一個版塊,這部分專項內容也免費送給大家!

2
本次購課,享受專業工程師全年指導
也就是說微信群內的服務老師這次將由專業的工程師們親自上陣指導,一年期限,這個和專業人士對話的機會也挺難得的。
3
8次王剛教授直播講座課入場券
王剛教授將透過直播和家長通報AI的發展趨勢,分析AI+學習的重難點,將所有涉及AI教育的內容和家長們通通講透。
這樣,爸爸媽媽也可以跟著南開教授學習了。
這個福利也只能給到這一次,就算以後我再開團也絕不會有了!
名額不多,先拍先得。
實在猶豫的話,還有個一週內不滿意全額退的機會,強烈建議大家先搶下!
大家不妨先來聽聽本週四王剛老師是怎麼講AI教育的,本週五還會詳細介紹這套課程,現在可以預約起來了!
感興趣的朋友也歡迎掃碼入群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