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iOS第三方商店大全!老海盜教你如何規避核心技術費,降低商店抽成!淨利潤提升50%!

隨著歐盟區iOS放開第三方商店,筆者已經看到有不少的第三方商店已經陸續上線投入實際運營之中了,考慮到之前關注相關話題的小夥伴很多,我就在這裡粗略向讀者老爺們介紹一下。
1.mobivention
網址:https://app-marketplace.eu/
介紹:來自德國的mobivention可能和大多數國內開發者無關,mobivention商店是為那些企業分發內部軟體設計的,最常見的類似例子就是海底撈門店在iPad上部署的點餐軟體。
2.Setapp Mobile
網址:https://setapp.com/
介紹:來自烏克蘭的Setapp本來是MAC電腦上的訂閱制商店,每月9.99美金的費用就可以無限制使用平臺上的200多款MAC軟體,現在推出的iOS版也是採用同樣的模式,目前已經上線了13款應用,且很快會增加到30款。MAC+iOS的捆綁套餐為每月12.49美金,目前還沒有單獨的iOS套餐。

對於開發者的分成:按照使用量分錢,開發者可以獲得整個營收中的70-90%,Setapp自身的佣金為10%,Setapp分銷渠道的佣金為20%。

3.AltStore PAL
網站:https://altstore.io/
介紹:AltStore可是開源社群鼎鼎大名的專案,AltStore的作者就是前段時間衝到多國iOS榜單前列的掌機模擬器Delta的作者,AltStore的開發初衷就是為了在不越獄的情況下,把Delta模擬器安裝到iOS裝置上。利用了xcode開發工具的一個特性:可以把任何開發中的應用推送到手機上且7天有效。
而現在推出的AltStore PAL則是光明正大地在DMA區域分發用的第三方商店。目前AltStore PAL主要服務於獨立開發者,商業模式為:1.5歐元/年的訂閱制,以覆蓋核心技術費和開發成本。
而開發者則可以透過Patreon捐款平臺向用戶收取費用,AltStore不從中進行抽成。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AltStore PAL上目前上架的產品主要都是那些因為合規性無法上架App Store的產品,大名鼎鼎的Delta就是首發產品,雖然Apple前幾天修改了開發者規則允許了Delta上架。但ALtStore PAL還有諸如:UTM,一款虛擬機器產品,允許你在iOS平臺上執行ubuntu或者Windows,直接觸犯了Apple開發者5.2條款;Kotoba,一款在iOS內建詞典上進行二次開發讓其更好用的產品,直接觸犯了Apple開發者條款5.2.2。
4. Aptoide
網址:https://ios.store.aptoide.com/cn
介紹:擁有15年曆史的aptoide算是Android端最老牌的第三方商店之一了,目前iOS版本的第三方商店處於邀請測試階段,但不幸的是,因為筆者沒有獲得邀請資格,目前還沒有一手資料。

但從官方給的宣傳圖片和影片來看,分發內容主要以重度遊戲為主,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因為只有這種吸金能力的產品才能在0.5歐元的核心技術費面前佔到便宜。
關於核心技術費的計算方式請參見:

5. Epic game store mobile
介紹:和Apple常年不對付的Epic,早在3月份已經宣佈將會在Android端和iOS端都推出自己的應用商店,目前沒有披露任何相關細節,但按照Epic game store在PC上的打法來看,初期重頭戲肯定是自家的堡壘之夜,火箭賽車等產品,並逐步開放第三方遊戲入駐,不知道他們家會不會延續在PC端12%的抽成比例。
總結:目前已經上線的三個應用商店(mobivention, setapp mobile, Altstore PAL)其實都無法滿足大型商業化開發者的需求,站在盈利的角度上來說如果開發者需要發力第三方商店的話,Aptoide和Epic才會是可能的主戰場。對於Setapp Mobile而言,更適合微型或者個人開發者在盈利能力已經挖掘完畢的情況,獲得一份額外的收入;而AltStore PAL更適合先鋒個人開發者在上面驗證一些新型的產品型別。
附文一則:
《繞開Apple核心技術費的可能性和收益》
之前本公眾號曾經

長文分析

過,Apple在歐盟地區可供選擇的新的付費條款因為高達0.5歐元的核心技術費,實質上淪為了雞肋。但目前情況有了轉機:

根據Apple 5月2號更新的開發者公告,之前困擾大家的核心技術費理論上有新的解決方案了。
第一點是非盈利型app的豁免,這個其實很難繞開,因為稍微具備一點常識也知道一個盈利性的產品的產品品類,產品設計都和非盈利性的完全不一樣,如果申請這種豁免,非常容易被抓。
核心是第二種豁免方式:在3年內全球收入低於1000萬歐元(各種收入的總和,不限平臺和產品)的公司,3年內豁免核心技術費;如果在三年期間突破了1000萬,來到了1000-5000萬歐元之間的總收入,那麼3年新手期內的,年度的核心技術費最高100萬封頂。
好了,那讓我們假設,我是國內的一個遊戲廠商,我把我的一款中度遊戲產品授權給了一個剛剛組建的發行公司(這個公司怎麼來的自行腦補),授權區域就是歐盟區,只授權了iOS端,而且這個發行公司只有這麼一款產品,發行合同有效期為三年。
這家發行公司在接下來三年裡,產生的流水是第一年999萬歐元,第二年2000萬歐元,第三年2000萬歐元,總流水4999萬。第二年和第三年這家發行公司還按最高標準都交了100萬歐元的核心技術費,總共支出核心技術費200萬。第四年這家發行不想繼續了,關門了。
好,到這裡我們算一筆賬:
首先貼出條款比價圖:


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到這個數:
按老條款的演算法來說,3年到手收入是3544.3萬歐元,按新條款則達到了3820.2萬歐元,提升幅度7.78%,看起來不多是吧。

那配合上文的第三方商店相關的進展,假設這個產品在三年內20%的收入來自於第三方商店,第三方商店的抽成假設為12%。那麼:

3060.36加上839.824,總共3900.184萬歐元,提升幅度10.04%。
而且這裡還有提升的空間:

比如做營銷的時候,指向官網,透過歐盟地區新增的網頁分發,再上銀行卡支付,按照一般收單行3%的費率來算,假設5%的收入來源於官網,4999*5%≈250萬,按照之前的費率20%,這250萬需要交50萬的Apple抽成;但在這個模型下,就會是250*3%,等於7.5萬,這樣又會多出42.5萬的到手收入,會讓到手收入達到3942萬以上,

這樣提升幅度會達到驚人的11.22%!

假設該中度遊戲的淨利潤為15%左右,5000萬流水下的淨利潤約為750萬歐元。提升的3942萬-3544萬=398萬,再考慮稅收和主體維護等成本,實際上淨利潤提升幅度可達5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