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更多北美
精彩資訊盡在加拿大樂活網 (lahoo.ca)
今年初,Palisades Fire和Eaton Fire野火席捲洛杉磯地區,摧毀上萬棟房屋,導致大批居民流離失所。與此同時,洛杉磯縣內大量空置房屋的問題再次引發廣泛關注,尤其是在距離災區不足10英里的聖馬利諾(San Marino)等高階社群,許多價值百萬美元的豪宅長期無人居住,房主都是遠在中國、韓國、墨西哥等國家。
多年來,洛杉磯以其宜人的氣候和優質的生活環境吸引了全球富裕買家,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投資者,他們在聖蓋博谷及周邊高階社群購置房產,以作為度假住所、子女留學期間的居所或投資物業。
根據加州房地產經紀人協會(CAR)的調查,截至2024年,洛杉磯縣約有15萬套獨戶住宅為國際買家持有,其中約2.7萬套被用作投資物業,而非主要住宅。儘管海外投資在近年有所放緩,2024年國際買家購房比例仍佔洛杉磯房產交易的4.6%。
然而,在洛縣住房供應緊張、野火受災家庭急需住所的背景下,這些長期空置的高階住宅引發不滿。房地產經紀公司Compass的經紀人阿什莉·雷德(Ashleigh Rader)質疑:“為什麼這裡會有這麼多空置的房屋?”她目前正為十多位因火災失去家園的客戶尋找長租房,但市場可用房源極度短缺。她強調:“住房應首先被視為人們的庇護所,而不是純粹的投資工具。”
39歲的喬安·阮(Joan Nguyen)一家在Eaton Fire中失去了位於阿爾塔迪納(Altadena)的房屋,如今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輾轉於酒店和親友家之間。她曾嘗試租住洛杉磯縣內的空置房,但房東的高額租金要求讓她望而卻步。其中一位房東不僅開價每月16,500美元,還附加了一系列額外費用。
最終,阮女士不得不選擇暫時搬去羅德島朋友的空置房。她呼籲:“在當前住房危機下,那些持有閒置房產的房主應當考慮將房屋開放,讓無家可歸的家庭得到庇護。”
洛杉磯縣長期面臨如何管理空置房的挑戰。美國人口普查局2023年的資料顯示,洛縣約6.1%的住房,即22.5萬套房屋處於空置狀態,其中3.3萬多套被列為“季節性、娛樂性或臨時用途”。然而,研究表明,相較於全美其他主要都市地區,洛縣的房屋空置率並不算高。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劉易斯區域政策研究中心的住房研究員尚恩·菲利普斯(Shane Phillips)指出,洛縣的住房空置率“低於全國絕大多數城市”。
儘管如此,當地社群和政府仍在尋求對策。聖馬利諾市曾在2022年提議對長期空置的住宅和商業物業徵收每年1萬美元的空屋稅,但最終未能獲得透過。近年來,聖馬利諾、亞凱迪亞(Arcadia)和天普市(Temple City)等地要求長期不在本地居住的房主登記房產空置情況,並繳納相關費用,以加強管理。
面對住房供應緊張與空置房過多的矛盾,許多專家呼籲房主重新評估其房產用途。聖馬利諾市議員羅經程(Calvin Lo)表示:“至少在野火災難發生後的情況下,房主應該考慮讓出空置房源,幫助那些真正需要住所的居民。”
在聖馬利諾從事房地產行業40年的經紀人珍妮絲·李(Janice Lee)也表示,過去幾十年來,約10%的房產交易涉及海外買家。“雖然我當然希望房市活躍,但我更不願意看到整片社群的房屋長年空置。”
注: 如想第一時間看到加國報告最新資訊,請點選本號首頁右上角,新增“星標”

。
來源:華人生活網
平臺:加國報告
微信ID:
Canadanews
全加拿大華人都在關注加國報告,就差你了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