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狀元瘋搶港校醫學院,畢業年薪50萬?

今年高考放榜季一則訊息在網上掀起熱議,廣東某知名中學學一位物理類遮蔽生楊同學,拒絕了清華北大,選擇就讀香港大學牙醫專業。

圖源:小紅書
事實上,不僅內地高考學霸青睞,香港本地的IB狀元、DSE超級狀元中,也有絕大多數學生首選港校醫學專業。
“學醫熱”背後,是越來越多學生開始意識到,選擇一個真正有前景、有價值專業的重要性。
在清北光環和香港醫科的現實優勢之間,越來越多學霸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高考學霸放棄清北offer,湧入香港讀醫

據網傳訊息,香港大學為楊同學提供了總額168萬港幣的獎學金和生活資助,其中學業獎學金130萬港幣,生活費38萬港幣,可以覆蓋六年制牙醫學士專案的全部費用。
要知道,非本地生讀港大牙醫,學費高達21.8萬港幣/年(約合人民幣20萬元),總學費接近120萬人民幣。對楊同學而言,香港大學相當於送出了一份全獎直通車。

圖源:香港大學
同樣出人意料的還有深圳某中學林同學,以全省物理類第12名、700分的成績,選擇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放棄了國內名校橄欖枝。
一批原本有望入讀清北熱門專業的高分學霸,正將目光投向香港,尤其是醫學方向。
而這股熱潮不僅出現在內地,在香港本地,醫科更是狀元標配。
前不久IB大考成績公佈,香港共誕生35位狀元,大部分人首選報讀醫學專業
拔萃男書院的兩位狀元計劃就讀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藥劑學;
聖保羅男女中學的譚同學則獲得劍橋醫學院錄取,表示希望畢業後返港執業;
英基旗下的15名狀元,有11人計劃讀醫學;
聖士提反書院的陳同學也在考慮是留港還是赴海外讀醫。

圖源:星島頭條
在DSE學生中,流傳著“十個狀元八個醫,剩下兩個飛海外”的說法。
以2024年香港大學聯招(JUPAS)為例,10位香港狀元中,有8人選擇醫科,2023年的四位狀元裡,有三位也選擇了學醫。
在2024/25年度文憑試考獲六科5**或以上(滿分)的8名超級狀元和狀元中,五人選擇入讀中大醫學院。全港首100名文憑試尖子中,近半數選擇讀中大醫科。
據統計,過去五年香港狀元中高達64.7%選擇修讀醫學,其次是商科,佔比11.8%;牙醫學、人文、法律與政治學各佔5.9%。
可以說,醫學在香港高等教育中長期穩坐狀元之選的至尊寶座。
如今,當面對一邊是清北榮光,一邊是港校醫學時,內地高分生也開始擠進港醫這條「卷王」賽道。

搶人、搶資源、搶排名
香港醫學院憑什麼超越清北?

清北與香港高校的較量從世界大學排名來看最為直觀。
在最新QS全球大學排名中,香港大學位列全球第11,反超清華北大。
香港中文大學在2026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37位,亞洲第五、香港第一

圖源:大公文匯
在醫學領域,香港高校的表現更加令人矚目
目前,全港有兩所大學設有醫學院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數量雖然少,但在全球醫學學術界都擁有極高聲譽。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是全港歷史最悠久的醫學院,在醫學學科排名中,醫學院也持續上升,從去年的第37位躍升至第24位,超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第25位。
在2026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大學在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領域並列全球第4、亞洲第1,免疫學亦躋身全球第20位,同樣為亞洲第1。

圖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大學擁有全港唯一的牙醫學院,在QS學科排名中,牙醫學科長期穩居全球前三、亞洲第一。
2026年最新排名更是躍升至全球第二,成為港校在QS各學科中排名最高的專業。

圖源: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在腸胃肝臟學科位列全球第2、亞洲第1。其內分泌科和臨床醫學分別排名全球第29位和第32位,都是亞洲最強學科,沒有之一。

圖源:香港中文大學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也正籌劃設立第三所醫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都搶著舉手
不過暫時還沒有定論大學之間的競爭頗為激烈。
誰能成功辦成了醫學院,誰就有資格穩坐香港Top 3的寶座,那麼毫無疑問在未來的世界大學排名將會迎來大躍升。

圖源:中國新聞網
在這樣背景下,香港大學醫學院也開始加快國際化佈局,不僅在全球招攬頂尖師資,還推出面向高階人才的“醫科第二學位”專案。
今年9月,香港大學醫學院將啟動第二個醫科雙學位專案,首批只開放25個名額,卻已經收到超過900份申請,其中八成來自本地生,還有不少申請者畢業於牛津、劍橋、倫敦大學等名校。

圖源:星島頭條
為了提升師資水平,今年5月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還親自赴英國,先後在劍橋、牛津等高校舉辦校友活動和招聘會,積極招攬頂級醫學學者回流香港。
截至目前,已經有30多位教授投遞履歷。未來個月,該代表團還將前往加拿大、美國,繼續招兵買馬。
另外,香港大學學院也正與劍橋醫學院洽談合作計劃,或將在增潤學年(Enrichment Year)中加入碩博連讀通道,以及博士後與科研專案互派機制。
一系列國際合作佈局,預示著香港大學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香港醫學教育正在向世界頂尖醫學中心看齊。

香港神科,比牛津劍橋還難考

在香港只有兩個專業有資格被稱為“神科”,一個是法律,另一個就是醫學。
在香港高校的本科申請中,各專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大致可以這樣排序:醫科>商科>社科>理學/工程學/純文科。
醫學專業毫無懸念地位居榜首,申請門檻極高,競爭非常激烈。
對於DSE考生來說,想要進入醫學院,至少要在全港考生中排進前1%。
一般情況下,香港醫學院要求6科總分達到35分或以上(滿分42分,加權後分數會超過42分),不僅要求總分高,英語分數也大多在5分以上
這意味著考生平均每科都要接近5*(相當於6分)才有競爭力。

圖源:研教所
根據過去幾年聯招資料,香港大學的內外全科醫學專業錄取中位數為加權後44分,牙醫學更高,中位數加權後達到46分,最高為49分。
香港中文大學的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Global Physician-Leadership Stream, GPS)更是連續11年成為全港收生成績最高的學科。

圖源:香港中文大學(注:不同學校分數換算公式不同)
對讀IB課程的學生來說,門檻同樣不低。
香港大學醫學院通常要求IB總分至少43分,而且化學科目不能低於4分;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則要求總分42分以上,並且理科中的兩門課至少有6或7分的高分。
相比之下,英國劍橋大學醫學院的最低錄取分數為IB 40分,牛津大學則只需要39分
港校醫科之卷,可見一斑。
對內地高考生而言,進入港校醫學院更具挑戰,通常要一本線上130-150分,英語在125-130分,全省排名前50才有被考慮的可能。
除了分數高,面試也是一道大關。
無論是香港大學還是香港中文大學,都要透過面試,重點考察學生的溝通能力、動機和語言能力
不僅英語要好,還需要懂粵語。畢竟將來在香港行醫,大部分時間是要用粵語和病人交流的。
值得一提的是,港大牙醫學士今年重新開放給內地生後,立刻吸引了很多高分考生關注,可見醫學專業在內地學霸群體中的超高人氣。
想考上,真的不容易。

就業率100%,年薪百萬起

醫科如此難考,卻依然是無數學霸的首選,原因就在於醫學專業畢業後的回報實在太誘人。
儘管入學門檻極高、課程強度大,但香港醫科畢業生的就業率幾乎達到100%,而且職業路徑清晰、待遇優渥,是許多學霸眼中的終極目標。
高收入,是醫學專業最大的吸引力之一。
根據2022年SalaryExpert釋出的資料,香港醫生的平均年薪高達約144.6萬港元,摺合每小時薪酬近700港元,遠超多數行業平均水平。

圖源:SalaryExpert
2024年最新資料顯示,實習期結束後的駐院醫生月薪可達5萬港元,部分專科醫生月薪最高達到14萬港元,而晉升為顧問醫生後,月薪可達30萬港元以上。
在私家醫院,高階醫生的月薪甚至可能達到百萬元級別。

在所有醫療從業者中,牙醫的收入更為可觀。即使是剛入行的公立醫院牙醫,起薪也高達每月7萬港元。
晉升為高階牙醫後,月薪可達12萬港元以上,若成為牙科顧問,月薪更可突破26萬港元。
私人診所的醫生“賺錢能力”更是令人歎為觀止。
普通私人牙醫月薪就達到20萬,年薪在300-500萬港幣之間屬於正常水平,而頂尖牙醫則被稱為“星球人”,是指“一星期進賬一球”(100萬港幣),收入遠超多數行業的天花板。

圖源:CT goodjob
除了豐厚薪資外,醫生還享有25天以上年假、病假、產假、育兒假等完善的福利制度,許多醫療機構還會提供住房津貼,大大減輕生活成本帶來的壓力。
更重要的是,香港醫生的職業發展路徑清晰,從駐院醫生到專科醫生,再到顧問醫生,每一步都有明確的考核機制和時間表。
相比之下,內地醫生的晉升路徑往往更依賴職稱評定,過程更為複雜、週期更長、標準也更為分散。
當前,香港醫療體系正面臨嚴重的人才流失問題。
根據醫管局公佈的資料,截至2024年7月底,香港公營醫療系統醫生年流失率為5.3%,略低於4月底的5.4%;同期有346名全職醫生離職。

圖源:medicalinspire
護士的流失情況更為嚴峻,年流失率達到8.2%,一年內離職人數高達2203人。
這種趨勢直接導致公營醫療系統人手緊張,對新一代醫生的需求越來越急切。
正因如此,香港特區政府希望透過拓寬招生渠道來吸引更多醫學人才。
2024年底,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希望新設立的醫學院能夠更多招收非本地生,擴大醫療人力儲備,並相信大多數內地或海外學生在畢業後會選擇留港發展。

圖源:大公文匯
在入學難如登天的背後,是出路穩如磐石的現實。
醫學作為香港最具含金量的專業,不僅承載著極高的社會認可度,也兌現著畢業即高薪、職業路徑清晰的實際回報。
哪怕門檻極高、學業壓力極大,依然有越來越多的內地頂尖學生瞄準香港醫學院的席位。
因為在一個人才緊缺、高度專業化的社會中,“神科”不僅是標籤,更是命運的分水嶺。
未來隨著港校繼續向非本地優秀學生敞開大門,香港醫科的神話或許會延續,而競爭也只會更加激烈。
編輯:蘿拉
排版:yanic
參考資料:
政府成立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
https://sc.news.gov.hk/TuniS/www.news.gov.hk/chi/2024/10/20241017/20241017_145525_260.html?type=ticker
IB放榜|英基誕15狀元 11人有意讀醫 有學生計劃赴美修讀電腦科學
https://www.stheadline.com/edu-news/3471228/
中大醫科收生成績冠全港醫學院 攬五超級狀元及狀元 全港首百名尖子近半中大讀醫 文憑試考生佔學額七成二
https://www.med.cuhk.edu.hk/sc/press-releases/cu-medicine-s-admission-score-tops-medical-schools-in-hong-kong
港大醫學院 赴英頂尖學府搶人才 收逾30履歷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odn-20250630-0630_00176_224/

本期福利
孩子想學醫?港校醫學院申請門檻如何?今天我們準備了三重福利:
1️⃣港中大與港大醫學院申請pdf;
2️⃣由香港在職醫生提供香港醫學院的申請規劃/文書等申請服務諮詢(由MedView提供);
3️⃣香港在職醫生幫助學生進行醫學院面試一對一輔導諮詢(由MedView提供),感興趣的讀者新增我們小助手領取,備註【城市、年級】即可領取👇
近期直播推薦
可預約直播場次如下,點選【預約】,開播提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