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路雲一體化的核心在於整合車輛、道路和雲端的資料,形成一個協同的智慧交通生態系統。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易事。
編輯 | 新智駕
在車路雲試點城市名單公佈之後,車路雲一體化的建設與應用以及商業模式受到了高度關注。怎樣實現車路雲三端資料的貫通?如何給城市交通賦予更高的可用性及效率,成為了各個城市矚目的焦點。
2024年8月16日至17日,第四屆瀋陽智慧網聯汽車大會在瀋陽市大東區舉行。大會以“車路協同,新質賦能”為主題,由瀋陽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聯合主辦,瀋陽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大東區人民政府等機構共同承辦。
本次會議上,蘑菇車聯CTO郭杏榮出席了車路雲一體化應用實踐與商業探索論壇,並發表了題為《車路雲一體化技術創新實踐》的演講。

打通車路雲三端資料,勢在必行
車路雲一體化的核心在於整合車輛、道路和雲端的資料,形成一個協同的智慧交通生態系統。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易事。
蘑菇車聯CTO郭杏榮指出,在這個過程中,有幾個關鍵的挑戰需要突破,如何讓路側基礎設施發揮更大價值是建設關鍵。
其一,軟硬體是否形成標準化產品。
在車路雲一體化領域,軟硬體的標準化意義重大,意味著試點應用建設具備可複製性與可擴充套件性,能大幅削減生產成本與部署難度。於整個行業而言,標準化產品有利於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增強不同廠商裝置的相容性與互操作性,加快技術的普及與應用。
同時,標準化還有助於確立統一的質量標準與規範,保障產品的穩定性與可靠性,最佳化使用者體驗,增進市場對車路雲一體化技術的信任與接受度。
目前,蘑菇車聯已成功研發業內首個完整的車路雲一體化標準產品包MOGO Package,涵蓋車路雲一體化系統MRS及三端全系列軟硬體產品,如AI數字道路基站、自動駕駛車輛、AI智慧雲平臺等,這些產品均高度標準化且通用性強。
其二,車路雲三端是否實現打通。
車路雲三端的打通是實現智慧交通的關鍵。倘若車、路、雲相互孤立,資訊無法有效流通與協同,車路雲技術的優勢便難以充分施展。打通三端可實現即時的資料互動與共享,使車輛即時獲取道路狀況及雲端的決策支援,道路設施能依據車輛動態進行智慧調整,雲端能夠綜合全域性資訊進行最佳化管理。
這不但能提高交通的安全性與效率,還能為新的商業模式與服務創新奠定基礎,推動整個交通行業的智慧化轉型。
蘑菇車聯已實現車路雲三端的有效打通。例如,路側邊緣感知系統MRS能與智慧交通AI雲平臺緊密協作,達成資料的即時互動與共享,從而為車輛提供更為精準的服務與支援。
近期,經國汽(北京)智慧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測試,蘑菇車聯的AI數字道路基站及其系統(MRS)達到了信通院《車路協同 路側感知系統測試方法和標準(報批稿)》的最高要求。
測試結果表明,蘑菇車聯的AI數字道路基站在實現感知覆蓋率、系統感知時間精度、感知時延方面均達到並超過SL3標準,同時定位精度、航向角和尺寸檢測精度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其三,如何產生可用、有用的高質量資料。
高質量的資料乃車路雲一體化發展的基石。唯有產生可用、有用的高質量資料,方能為智慧決策和最佳化提供精準依據。可用的資料意味著資料格式規範、易於處理和分析,有用的資料則能反映真實的交通狀況和需求,具備實際應用價值。
高質量的資料有助於最佳化交通流量管理、提升自動駕駛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支援精準的交通規劃和預測,對於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汙染等意義重大。
同時,高質量資料也能為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珍貴資源,推動技術的持續改進與創新。
蘑菇車聯透過多種手段保障資料的高質量和可用性。首先,蘑菇車聯AI數字道路基站MOGO AI Station等硬體裝置具備高精度的感知和採集能力,能夠獲取豐富準確的資料。其次,運用領先的演算法和模型對資料進行深度處理和分析,提取有價值的資訊。同時,蘑菇車聯始終不斷最佳化資料採集和處理流程,強化資料質量管控,確保產生的皆為可用且有用的高質量資料。
其四,資料如何賦能應用。
資料能夠實現精準的需求預測,透過分析交通流量、出行模式、天氣狀況等,助力交通管理部門規劃道路資源、最佳化訊號燈,減少擁堵提高效率。能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融合車路雲多源資料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更全面準確的場景理解,助其作出更安全合理的決策。有助於最佳化能源管理,基於車輛行駛等資料建模分析,推動個性化出行服務,提升出行體驗和安全。還能為交通規劃和城市發展提供決策支援,挖掘資料以發現瓶頸問題,為基礎設施等規劃提供依據,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蘑菇車聯基於全棧自研的車路雲一體化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一方面,對交通流量、出行模式、天氣狀況等資料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實現精準的需求預測,與交通管理部門協作最佳化道路資源分配和訊號燈設定,減少擁堵提升通行效率。
另一方面,融合車、路、雲多源資料,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全面準確的場景理解,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利用車輛行駛路線、速度等資料,為智慧網聯汽車制定有優選路線規劃,保障安全和效率。
同時,蘑菇車聯構建了一套可持續的商業運營模式。在車聯網先導區的合作中,透過提供智慧巴士運營服務、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等,實現了商業價值的創造。
此外,蘑菇車聯不斷最佳化成本結構,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和客戶群體,以確保商業運營的可持續性和盈利能力。

讓車路雲一體化真正“用起來”
技術層面,蘑菇車聯實現車路雲三端聯動的完整方案,打通了路、雲資料與車輛及交通管理之間的壁壘。其中包括各種自動駕駛車輛,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智慧城市和道路基礎設施,實現道路的即時數字化和車路協同;為政府和智慧網聯資料運營服務提供的AI雲平臺,實現資料的高效處理和應用。
此外,蘑菇車聯自主研發的AI數字道路基站及其系統(MRS)能夠實現路口與連續路段即時資料孿生,MRS運用多模態感知大模型,演算法精度遠超C4標準,達到業界最高的“雙SL3”要求(信通院-2024)。
同時,蘑菇車聯在自動駕駛端到端大模型架構方面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多項AI演算法在世界權威榜單中排名第一,比如其BigFusion模型在SemanticKITTI(75.9 IoU)和nuScenes資料集(83.2 mIoU)等世界權威榜單中均位列第一。將現實物理場景轉化為3D可視畫面,進一步提升了交通管理的精細化水平。透過前車預警後車聯控,完成了雲車路端鏈路的全棧能力建設,為交通的安全和高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實踐方面,蘑菇車聯的產品與方案完全符合國家“車路雲一體化試點指南”的要求,公司積極參與編制了全國首個《車路雲一體化實踐應用白皮書》與《車路雲一體化建設指南》,持續在行業標準制定和實踐應用方面深度參與和引領。
此外,在車路雲一體化落地方面擁有豐富的成熟經驗,蘑菇車聯技術和標準化產品已在多地、多場景實現快速落地,涵蓋了城市開放道路、高速公路、園區、景區等多種複雜環境。

在北京,蘑菇車聯透過數字道路基站建設和提供自動駕駛車輛運營等方式,助力北京打造智慧網聯汽車高地。在上海,積極參與全域車路雲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自動駕駛車輛測試以及智慧網聯資料應用等工作。在深圳龍華,對大浪時尚小鎮進行基礎設施智慧化升級改造,並配套建設智慧網聯雲控平臺。在遼寧瀋陽,打造了東北首個智慧網聯汽車先導區,率先實現自動駕駛及車路協同的落地與應用。在四川成都,建設了智慧網聯綜合應用示範專案,包括智慧交通AI雲平臺、自動駕駛系統等新型基礎設施。在湖南衡陽,落地了國內首個城市級自動駕駛專案,一期道路智慧化升級已成功交付。在雲南大理,構建了包含道路資訊感知、車路資訊互動、路雲資訊傳輸等功能的“車路雲一體化”系統。在湖北鄂州,建設內容涵蓋車路協同智慧道路、多場景自動駕駛車輛運營和城市交通數字底座。
不僅在城市,蘑菇車聯的車路雲一體化系統方案在園區景區和高速公路也取得了顯著的落地成果。
在雲南洱海智慧旅遊景區,打造了西南地區首個“智慧網聯+智慧旅遊”生態示範區。在山東煙臺養馬島,開展了養馬島旅遊度假區和玲瓏輪胎基地的智慧網聯專案。在天津張家窩鎮產業園區,有效解決了天津南站區域居民出行的最後一公里難題。在青海湖二郎劍旅遊風景區,助力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青海湖示範區建設,探索“旅遊+科技”的新模式,提供自動駕駛旅遊巴士服務。在湖北花湖機場,參與了亞洲第一貨運樞紐機場的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專案。
蘑菇車聯透過車路雲一體化系統,整合多源資料,實現資訊的即時互動和協同決策,不僅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智慧化程度,還為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的全面落地提供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