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對美國下手了,原來中國六代機如此恐怖!!

原創:秀二

這幾天,中國太強勢了。2024年12月底,中國兩款六代機首飛空警-3000預警機首飛,076兩棲攻擊艦下水。中國一系列大動作,都把美國嚇傻了!
美國還沒從痛苦的懵逼狀態下醒過來呢!今天中國商務部又出手了,2025 年 1 月 2 日,中國商務部公告2025年第1號 公佈將28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1/六代機,如此恐怖
六代機是美國科幻出來的,其超級效能標準也是美國製定的。只有美國知道中國六代機面世意味著什麼?
空戰時,六代機可作為長機,指揮打仗。
六代機有一項效能,叫超高維度物聯技術也就是說六代機可以連結高分遙感衛星、北斗衛星、雷達、核潛艇、航母、無人機等。實現技術連結後的六代機,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一張A4紙上的字母,你說可怕不可怕?恐怖不恐怖?
中國衛星、雷達、無人機、核潛艇、航母是什麼樣的技術水平,美國比中國更瞭解中國。
知道我國為什麼兩天之內秀出六代機和076嗎?因為兩者可以協同作戰。076電磁彈射兩棲攻擊艦 裝有電磁彈射系統,各種飛機藉助電磁彈射裝置順利從甲板起飛,076 擁有較大的飛行甲板和內部空間,可以用於停放、儲存相當數量的無人機
可以想象,發生戰爭時,六代機可以指揮上千上萬駕自殺式無人機打擊目標,六代機也可以在發現敵方目標後,決策艦載雷射炮何時開炮,決策導彈發射時間。六代機相比任何戰機,飛速最快、航程最遠、裝載武器最多、隱身性最強。在物聯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和資訊科技加持下,六代機簡直就是一個神通廣大、力大無比的戰神!
網友注意到,1228日《國家利益》雜誌頭版頭條的一篇報道突然消失了,題目為“中國新飛機讓美國軍方陷入恐慌”。
由於難以接受中國六代機面世,美國在對媒體進行了限制。12 26 日中國六代機試飛後,美國美聯社、CNNBBCNBCCNBC 等西方主流媒體集體沉默,未做任何相關報道。
中國推出六代機,到底意味著什麼?六代機有了,076也有了,我們要做我們想做的事了嗎?
2/美國為什麼沒造出“六代機”
美國的六代機,NGAD計劃早在2009年就啟動了。因近幾年中國技術大爆炸,不得不讓美國放棄舊的PPT,重新設計方案。
最重要的是中國的物聯技術遙遙領先,華為手機第一個實現了衛星通話,實現了地面基站與衛星連結,未來的中國6G就是空天一體的衛星網際網路。中國老百姓最先體會了物聯網的樂趣,比如用手機遠端控制熱水器、開關空調、電飯鍋等。美國物聯網技術落後中國,所以六代機的物聯技術,美國遇到了瓶頸。
由於美國在飛機研發方面,過度依賴計算機模擬技術,忽視了風洞建設,在高超音技術上被中國超越了。中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超級風洞,領先美國20年。中國大飛機、高超音速飛機、高超音速導彈、航空航空材料、各種航空發動機都是藉助JF-12激波風洞和JF-22 超級風洞實現技術突破的。
近幾年,中國的航天航空發動機突飛猛進,比如國產渦扇發動機15和超然衝壓發動機,都安裝進我們的戰鬥機和高超音速導彈,不因實現了國產替代,而且在效能上遠超美國。
中國AI大模型注重研發製造產業技術美國的AI大模型,一味地追求出奇蹟和生物技術,造成美國在製造產業鏈上下游不夠生態,產業技術越來越拉胯。這是美國還沒造出六代機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錢。據多家外媒報道,美國六代單機成本高達3 億美元,引發國會質疑,造成拜登政府與國會在軍費投入方向上爭執不斷NGAD六代機已被暫時 “按下暫停鍵”,整個專案全部暫停。
參考訊息網12 27 日援引美國《防務新聞》週刊網站的訊息稱,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準備在 1 20 日宣誓就職後對NGAD 專案進行評估,以決定該專案的去留。
3/劍指美國軍工和高科技公司
商務部規定,禁止28家美國實體出口兩用物項正在開展的相關出口活動應當立即停止。特殊情況下確需出口的,出口經營者應當向商務部提出申請。(附名單)
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的 28 家美國實體主要業務

防務與航空航天領域

·通用動力公司:涉及航空航天、資訊科技、武器裝備等多板塊,業務廣泛且技術精湛,例如製造潛艇、坦克、戰鬥機等軍事裝備以及提供相關資訊科技服務。
·波音防務、空間與安全集團:在軍機、衛星等領域建樹頗豐,研發多款戰略轟炸機,其衛星技術也處於領先地位。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全球最大的國防承包商之一,產品包括 F-35 戰鬥機、“愛國者” 防空導彈系統等多種先進武器裝備。
·雷神導彈與防務公司:“愛國者” 防空導彈系統是其 “金字招牌”,還涉及多種導彈及防務系統的研製與生產。

高科技與電子領域

·L3 哈里斯公司:在通訊、電子戰等方面技術領先,為美軍打造先進通訊系統和電子戰裝備。
·英特磊公司:專注於半導體外延技術研發,為晶片製造提供關鍵底層支撐。
·可利爾阿萊恩公司:在光學材料與裝置領域深耕,其產品廣泛應用於高階光學儀器、光通訊等前沿科技範疇。

其他領域

·標槍合資公司:主要生產“標槍” 反坦克導彈等武器系統。
·通用動力軍械與戰術系統公司:從事武器彈藥、軍械繫統的研發生產等。
·通用動力資訊科技公司:提供資訊科技解決方案,包括網路安全、雲計算等服務,同時也為軍事領域提供相關技術支援。
附件
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2025年1月2日)
1.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
2.L3哈里斯公司(L3 Harris Technologies)
3.英特磊公司(Intelligent Epitaxy Technology)
4.可利爾阿萊恩公司(Clear Align LLC)
5.波音防務、空間與安全集團(Boeing Defense, Space & Security)
6.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7.雷神導彈與防務公司(Raytheon Missiles & Defense)
8.洛克希德·馬丁導彈與火控公司(Lockheed Martin Missiles and Fire Control)
9.洛克希德·馬丁航空公司(Lockheed Martin Aeronautics)
10.標槍合資公司(Raytheon/Lockheed Martin Javelin Joint Venture)
11.雷神導彈系統公司(Raytheon Missile Systems)
12.通用動力軍械與戰術系統公司(General Dynamics Ordnance and Tactical Systems)
13.通用動力資訊科技公司(General Dynam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4.通用動力任務系統公司(General Dynamics Mission Systems)
15.海岸間電子公司(Inter-Coastal Electronics)
16.系統研究與模擬公司(System Studies & Simulation)
17.鐵山解決方案公司(IronMountain Solutions)
18.應用技術集團(Applied Technologies Group)
19.阿克西恩特公司(Axient)
20.洛克希德·馬丁導彈系統整合實驗室(Lockheed Martin Missile System Integration Lab)
21.洛克希德·馬丁先進技術實驗室(Lockheed Martin Advanced Technology Laboratories)
22.洛克希德·馬丁風險投資公司(Lockheed Martin Ventures)
23.安杜里爾公司(Anduril Industries)
24.海上戰術系統公司(Maritime Tactical Systems)
25.環太平洋防務公司(Pacific Rim Defense)
26.AEVEX航天公司(AEVEX Aerospace)
27.LKD航天公司(LKD Aerospace)
28.頂峰科技公司(Summit Technologies Inc.)
聯絡我們:txm176(值班微信)廣告及商務合作:電話18660411611投稿及採訪約談: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製造界除釋出原創文章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轉載須註明文章來源和作者;申請轉載授權請在文末或後臺留言。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