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本文字數:1179,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7月23日,“MUJI無印良品稱與無印良品無關聯”衝上微博熱搜。
有網友發帖稱,看到無印良品natural mill還以為是日本MUJI無印良品,仔細看了購物袋才發現印的是natural mill而不是MUJI。網友紛紛留言稱,太讓人蒙圈了,從視覺標識到產品包裝都有MUJI無印良品的痕跡。
7月23日,據湖北經視直播,無印良品natural mill工作人員對此表示,門店主要銷售床品、毛巾等日常用品,商標是先於日本MUJI無印良品註冊的,所以是中國本土的無印良品,兩家品牌毫無關聯。
日本MUJI無印良品官方客服的工作人員則表示,無印良品natural mill確實更早註冊該商標,只能請消費者認準MUJI無印良品的logo,所有的線上線下門店都是以“MUJI”英文字母為開頭。工作人員還表示,雖然產品包裝、視覺陳設相似,但目前無法干預。

愛企查App顯示,日本MUJI無印良品經銷商為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註冊資本2900萬美元,法定代表人為堀口健太。股東資訊顯示,該公司控股股東是日本的株式會社良品計畫。
無印良品natural mill則來自北京,公司主體為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註冊資本1100萬元人民幣,其經營範圍包括銷售針紡織品、工藝美術品和百貨等。股東資訊顯示,該公司由徐靖、馬濤共同持股。
中國商標網相關資訊顯示,2000年4月,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註冊了“無印良品”相關商標。兩年後,2002年4月,日本株式會社良品計畫註冊了“無印良品MUJI”的相關商標。

事實上,日本MUJI無印良品與無印良品natural mill曾多次對簿公堂。
據紅星資本局,2015年4月,因認為日本MUJI無印良品在毛毯、床罩、床褥、枕套等商品上使用“無印良品”構成商標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將其告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2017年,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依法作出判決,認定日本MUJI無印良品商標侵權行為成立,要求日本MUJI無印良品公司方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發表相關宣告消除影響。日本MUJI無印良品公司方提起上訴,最終,北京市高階人民法院維持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原判決。
據南方都市報,在業內人士看來,MUJI無印良品與北京棉田之間的糾紛起於2000年前後,彼時中國商標審查寬鬆,允許“搭便車”註冊,由此滋生了不少“李鬼”品牌並引發了持續十餘年的產權糾紛,類似的案例還有“邁克爾·喬丹”與“喬丹體育”、“New Balance”與“New Barlun(紐巴倫)”之間的訴訟糾紛。
目前,日本MUJI無印良品與無印良品natural mill均有多家線下實體店。
微信編輯 | 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