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準備離開了!”亞裔髮長文吐槽紐西蘭“13宗罪”,引發無數網友討論!

隨著印度人口不斷增長,
越來越多的印度人移居紐西蘭。

紐西蘭最新人口普查顯示,

印度裔人口超越華人

成為紐西蘭第三大族裔:

華人有28萬,印度人則有超29萬,
而且還在不斷增長中!
根據紐西蘭統計局1月23日釋出的資料,
在截至2024年11月的一年中:
有28,500印度公民入境紐西蘭,
中國公民則只有16,000人!
在紐西蘭社會各處和社交平臺,

也有越來越多印度人的身影。

還有不少印度人表示,
適應不了紐西蘭,要回老家。
近日,有印度網友吐槽:
“紐西蘭對印度人
來說就是個爛國家!”
引發上千人點贊,上百人討論!
“我以在紐西蘭長大,
但不在當地出生的人的身份來發言。
我覺得很多人可能會認為紐西蘭
是一個他們想移民的神奇國家。

我只是想分享我的經歷,以便人們瞭解。”

這位網友詳細列出了
紐西蘭“13宗罪”
印度人名聲差、交不到朋友、
來紐西蘭就掉頭髮、
醫療系統令人震驚、
太沉悶、無聊……
以下是他的觀點。
紐西蘭孤立無鄰國
“像一個小鎮”
“這是一個地理上孤立的國家,這意味著由於運輸成本的原因,商品通常更貴。這也意味著沒有鄰國——這對印度人來說可能是一件好事,但讓紐西蘭感覺像一個小鎮,你與世界其他地方沒有聯絡
截圖源自谷歌地圖
紐西蘭人口少,
商品少,競爭少
“紐西蘭人口只有500萬,這意味著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小的市場。再加上地理位置偏僻,很多國際企業認為在紐西蘭投資沒有意義,或者乾脆選擇離開。”
“例如,大約一年前,耐克關閉了其紐西蘭網上商店 —— 這意味著如果您在官網購買耐克產品,現在就必須從海外發貨。”
而且,由於競爭不激烈,小市場也意味著現有企業(尤其是超市)可以大幅提高產品價格。”
紐西蘭”沉悶“、“無聊”
沒有印度那般“生機勃勃”
“這是一個極其沉悶的國家。印度充滿活力、生機勃勃、混亂熱鬧、情緒激昂、節日繁華。紐西蘭則非常沉悶。
最大的購物中心都在晚上7點關門。大多數商店在下午5-6點關門。晚上8:30後穿過市中心,幾乎看不到任何人在外面走動。晚上幾乎沒有汽車。人們都待在家裡,很少外出,因為物價昂貴。除了吃喝之外,這裡真的沒有什麼活動可做——去餐館和酒吧。
圖源紐西蘭旅遊局
天維菌友情提醒:紐西蘭有豐富有趣的戶外活動,如徒步、露營、滑雪、探險等等。
物價非常昂貴
“全球第二不宜移民的國家”
“根據一項全球調查(2022年),外籍人士將紐西蘭評為全球第二不宜移民的國家/地區(52個地區中排名第51)。”
“主要原因是物價非常昂貴。乘坐公交車/計程車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這佔了一週可支配收入的大部分。所以人們下班後都待在家裡無所事事。”
醫療系統真的令人震驚
“如果你得了需要治療的疾病,你無法立即去看醫生。你會去找一個叫做全科醫生 (GP) 的人,通常要花費大約3,000盧比(60紐幣)。他們不是專家,我去過很多次,他們只是使用網際網路為你診斷。”
如果你想看專科醫生,全科醫生需要將你轉介給專科醫生,而且通常需要幾個月才能預約。我要指出的是,看專科醫生是免費的。但是如果你等不及,現在就得去看專科醫生,費用就太高了。”

清晨在奧克蘭Ōtara一家全科醫生診所外排隊等待的患者。Photo / Ben Dickens

“例如,我的朋友因為胸痛不得不去看心臟病專家——花了大約10萬盧比(2000紐幣)。結果被告知需要做更多的檢查才能完全診斷出問題。”
“還有一件事——我爸爸有腎結石,無法透過手術切除,因為被要求再等六個月才能進行下一次手術。如果有人對腎結石疼痛有所瞭解,你就知道這太荒謬了。所以他不得不飛往印度將其切除……
“我的朋友做了子宮切除術,幾個月後,她不能吃喝任何東西。她吃的所有食物都留在肚子裡,沒有排出。任何明智的醫生問她是否與子宮切除術有關——手術在她的腹部留下了疤痕組織,阻止了食物透過。她在醫院住了6天,醫生們都不知道是什麼什麼原因導致的。
此外,紐西蘭政府優先為該國的土著毛利人和其他太平洋島民提供醫療保健——如果你屬於這些種族,你可以更快地得到預約。原因是這些種族的健康狀況不佳,需要更多的關注。雖然我能理解其中的邏輯,但這意味著其他種族被貶低,而這並不是他們的錯。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許多救命藥都是政府資助的,因此相當便宜,例如糖尿病藥物。”
亞裔是紐西蘭的“客人”
很少積極參與政治
“紐西蘭的民族認同與《懷唐伊條約》緊密相連,這意味著它認為自己是一個混血國家:毛利族裔(約18%)和歐裔。印度人、中國人、菲律賓人等都可以成為公民並擔任公職。但我很少看到他們積極參與政治,因為他們覺得你是這個國家的客人,不應該做任何改變現狀的事情。”
 看影片 
關注紐西蘭天維網影片號
超多精彩影片等你來!
天氣和氣候不是很好
冬天陰冷夏天炎熱
“由於這個地區缺乏臭氧層,陽光非常刺眼。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皮膚癌發病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所以冬天非常單調、陰冷、多雨。夏天炎熱,你不想在陽光下出門。
許多印度人移居紐西蘭後,
都會掉頭髮、變禿頭
“這只是個人觀察。我注意到,印度人移居紐西蘭後,頭髮無一例外都會掉。無論男女。我懷疑這是水的硬度問題。
“頭髮一直很濃密的人來到紐西蘭,幾周後就開始大量掉髮。幾年後,頭髮開始變薄,大約十年後,男性開始禿頂。但這似乎對其他種族沒有太大影響,我也不清楚原因。”
在紐西蘭很難找物件
印度人的名聲很差
“在這裡找物件真的很有挑戰性。紐西蘭約有5%的人口居住在海外(這一比例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其中大多數是年輕人。由於紐西蘭是個小國,所以可供選擇的人並不多。”
我見過很多人,無論男女,都在努力尋找伴侶。作為印度人,這更具挑戰性。無論對錯,印度人在紐西蘭的名聲都很差。你可以去紐西蘭的任何subreddit搜尋‘印度人’,看看會出現什麼樣的評論。當然,這裡的審美標準是以歐洲為中心的。”
“當人們看著你時,他們會因為你的種族而對你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在他們瞭解你之前,你總是會先因你的種族而受到評判。在印度你不會有這種感覺——在那裡你只是融入其中,人們對你保持中立。這是一種非常令人不安的感覺,無法用語言完全解釋。你必須親身體驗才能理解對自己的膚色感到不舒服時有多麼不人道。”
說到這個話題,還有一位29歲,移居紐西蘭2年的印度網友吐槽,他理想中的紐西蘭是一個熱情好客、文化多元的國家,但他“在紐西蘭不受歡迎”
“別誤會,這裡也有好人。但我遭遇的種族歧視比我想象的要多。從街頭陌生人對我大喊大叫,到工作中因為我的口音或外表而收到奇怪的眼神或粗魯的評論。即使在社交場合,我也覺得人們迴避我,或者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有時這種歧視很微妙,比如人們打斷我說話或將我排除在談話之外。其他時候,這種歧視很明顯——比如被告知‘回到我來的地方’。”
“我正在盡最大努力融入當地——學習紐西蘭俚語、瞭解文化、保持開放心態。但有時也會感到疲憊。在印度長大的我從未覺得自己是局外人,但在這裡,即使過了兩年,我仍覺得自己並不完全屬於這裡。”
很多在這裡長大的
印度男人都不太自信
“很多在這裡長大的印度男人都不太自信。這與我見過的晚年移民到紐西蘭的印度男人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懷疑他們的自信心在學校裡多年來一直受到打擊——從不被學校裡的女孩認為有吸引力,到長相和身體特徵與其他人不同,甚至可能在紐西蘭人眼裡他們的名字聽起來很奇怪或很難發音。”
人們友好但又孤僻
在這裡很難交到朋友
“在這裡很難交到朋友。人們友好但又孤僻。這裡的文化是,你從小就交朋友——在學校或大學,然後一生都和同一群人在一起。他們不喜歡把新人帶進他們的圈子。”
最後一條原因是:“租一套公寓非常昂貴,是世界上租房最昂貴的地方之一。”
紐西蘭也有很多優點
但我準備回印度了
最後,他還表示,紐西蘭還是有很多好處的例如:
“話雖如此,紐西蘭還是有好處的——和平美麗的國家、高最低工資、65歲後人人都有養老金、良好的社會保障以及殘疾或暫時失業時的福利。
“但這些都不能抵消生活在紐西蘭的負面影響。如果你年紀很大,已經度過了人生的大部分時光,也許紐西蘭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想知道(我的選擇),我已經離開紐西蘭,準備回印度了。
引發無數網友共鳴:
寫出了我的感受

在這篇文章下面,有200多個評論,其中最熱門的一條是:

“我在紐西蘭工作了將近一年半,一有機會就離開了。樓主在這篇文章裡寫出了我的感受。”

還有一些網友跟評論:

“Reddit上至少有一篇帖子不會讓我因出生在印度而感到難過。”
“作為在紐西蘭生活了幾年的人,我可以確認這些都是有效的觀察,也是我離開的原因。雖然我很享受享受自然美景、海灘和公園的時光。”
“我以為這會是一篇無病呻吟文,但你分享了一些可靠的觀察,但我沒有意識到很多事情。”
“印度人試圖逃離該國,而非印度人則試圖返回印度。真是諷刺。”
最後,天維菌想說的是,
紐西蘭無法做到面面俱到的完美,
每個人的感受也都不太一樣。
有人進來、有人離開,
更是常有的事情。
但以上網友的分享,
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
紐西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隨著紐西蘭政府的一系列行動,
紐西蘭也在不斷的成長中,
未來,又會如何?
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討論!
“在看”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