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的諾獎得主:屠夫女兒,被藤校驅逐,女兒拿下兩屆奧運金牌

作者:馬里奧 本文來源:公眾號“穀雨星球” ID:guyujihua2021
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出爐了——
該獎項頒發給了兩位教授Katalin Karikó和Drew Weissman,基於其對mRNA的修飾,促使開發出疫苗對抗COVID19,拯救了全人類的命運。
其中,卡里科是1901年來第13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女性,也是2015年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女性。
一舉成名才能天下知,卡里科的經歷也被許多媒體挖了出來,越看越感慨——
一位貧窮的東歐屠夫的女兒,為了當科學家遠渡重洋。因為科研過於「前沿」多年未拿到研究資金,坐冷板凳40年,甚至被藤校解約,公司也陷入倒閉。
她還曾也診斷出癌症,一邊接受手術,一邊獨自照顧家庭(女兒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賽艇冠軍),從沒放棄手頭的研究……

在接受採訪時,她說過這樣一樣段話:


《哈佛商業評論》曾做了一項研究,試圖分析我過去從未賺到錢的原因。文章寫到,這是因為我來自一所沒有人知道的大學,沒有一位知名的導師,在做一些被人認為奇怪的事。
最重要的是,我不被具備能擔任終生教職,因為我沒有在《自然》雜誌上發表過第一作者論文,也沒有接受過常春藤教育。這些都是成為某些被人認可的人,所必須具備的東西,今天就是這樣。

諾貝爾頒獎小組稱她獲獎是一次「正規化轉移」——
一個被藤校系統驅逐,甚至沒有教授身份的女科學家,遊離在學術系統之外,卻仍堅持著自己的科學理想。



一個屠夫的女兒想做科學家

今年68歲的卡里科1955年出生於匈牙利東北小鎮Kisújszállás一間小木屋裡,爸爸是屠夫,媽媽是會計師。

小鎮很小,不到一萬人,那個時候的東歐很窮。


卡里科生活的環境可能跟那個時候的國內差不多,除了吃飽,乾淨的水、家電都是奢望。
她小時候常去爸爸的肉店幫忙,而檢查那些被屠宰的豬,攪拌肉屑,做成香腸,就是她最早的生物課。

卡塔林一家人



雖然貧窮,但這也沒有妨礙她從小展露出對科學的熱愛。
她在小學期間在科學方面表現出色,在生物競賽中獲得了全國第三名。她16歲時給一位老師的信裡,寫下了自己的夢想:
我要成為一名科學家。
1973年,卡里科考入了匈牙利名校塞格德大學就讀理科。當時 DNA 盛行,前途無量,但卡塔林卻深深被mRNA吸引,不願意改變研究方向。
mRNA全稱信使核糖核酸,是由DNA經由轉錄而來,攜帶DNA 中相應的遺傳訊息,為下一步翻譯成蛋白質提供所需的訊息。

博士畢業後,卡里科沒有選擇許多人的路徑出國深造。
雖然囿於資金和資源,但她深信在國內也能做出自己想要的研究,沒想到卻被研究機構解聘了。
1985年,時年30歲的卡塔林接受了美國天普大學的博士後職位,踏上了大洋彼岸的土地。

很多媒體都報道過這個出行的細節:



因為當局不允許兌換公民帶超過100美金出鏡,沒有信用卡,她和丈夫在黑市賣掉了代步車,將額外的900英鎊縫在了女兒的泰迪熊了帶出了國。

■抵達美國一個月後,全家購買了一輛車,新生活在望。



被藤校驅逐的科學家



然而,在美國的新生活並沒有想象中的順利。
卡里科始終不信服幾十年來認為mRNA在臨床上無法發揮作用的主流觀念,而是相信mRNA必將刺激醫學創新。

1990年,

卡里科

加入了藤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當即提交了基金申請,嘗試用 mRNA做疫苗,可想而知申請失敗了——一個連業內大牛都不願意做的科研,怎麼會有前途呢?


卡里科認準了也不願意回頭,連續八年用同一個課題來申請基金,也就被拒了八年。
1995 年,她被第一次降薪降級,被「趕」出了重要實驗室,就給她留了一個小房間。
這幾年是她最黑暗的兩三年——不僅學術上遭到重創,丈夫因為簽證問題滯留匈牙利,她還確診患上了癌症。
但她從沒動過放棄的心思。按照丈夫的話說:你不是在工作,你是在享受樂趣。她幾乎每天都去實驗室,晚上和週末也不例外。
直到1997年因為影印論文認識了韋斯曼。當時,多年來一直嘗試開發艾滋病治療方法都失敗了,他迫切知道卡里科的研究是否可以合作開發艾滋病毒疫苗?
一開始研究時,似乎不大行得通——mRNA非常脆弱,以至於當它被引入細胞時,細胞會立即破壞它。
「我們看到了潛力,我們不願意放棄。」
多年來,他們經過了無數次的實驗,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陷入死路。
直到2005年發表了一項重要發現——可以利用 mRNA啟用人體的保護性免疫系統。 
但這篇論文卻被《自然》和《科學》等大刊拒絕,最終被一家名為「免疫」的小眾出版物接受
失利的還在市場反應上。
2006年,他們申請了第一個mRNA相關專利。同時,卡里科也將科研應用進實際生活,成立了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卻因為太過前沿而沒有受到市場青睞。
7年後,公司倒閉。
■mRNA包含四種不同的鹼基,縮寫為A、U、G和C。 來源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
隨著這項技術的越發成熟,大型醫藥公司也入局了。2018 年,卡里科轉讓專利的BioNTech與輝瑞合作開發流感mRNA疫苗,嘗試從實驗室走向應用。
然而,市場還是不買賬,只能「艱難度日」。
大學也對卡里科開出了苛刻的條件。2013 年,她被賓大解除了終身教職,那一年她58歲。
在今年獲得諾貝爾獎後,她說:「由於無法獲得資助,我被迫在十年前從大學退休。目前仍然只是兼職教授。」
所有的實驗都是她用自己的雙手完成的,當年58歲的她仍在培養質粒和餵養細胞,做著許多基礎工作。
她已故的母親經常說女兒應該獲得諾貝爾獎,她卻笑著說:「我甚至不是教授,沒有團隊。」

養出奧林匹克冠軍的女兒
直到新冠疫情來臨。
2020年底,這場最終導致全球至少 700萬人死亡的大流行爆發還不到一年,監管機構就批准了輝瑞等醫藥公司生產的極其有效的疫苗。而都使用了卡里科和韋斯曼博士發現的修改。
Penn Medicine 在一份宣告中表示:
「當 COVID-19大流行爆發時,兩人的真正價值以最及時的方式顯現出來。”」
一項研究估計,該疫苗僅在第一年就在全球挽救了近2000萬人的生命。僅在美國,mRNA疫苗就超過6.55 億劑。
曾有教授將 mRNA疫苗描述為對抗冠狀病毒大流行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如果沒有它,我們可能要多花兩年時間,才能走出新冠疫情的深淵。
■2020年,韋斯曼和卡里科博士接種了自己開發出來的第一針mRNA疫苗。
諾貝爾頒獎小組表示,這一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 mRNA 如何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的理解……在現代人類健康面臨最大威脅之一的時期,為疫苗的開發速度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
除了新冠外,目前醫藥界也正在開發使用mRNA 技術的疫苗來對抗多種疾病。包括流感、瘧疾和艾滋病毒等。
個性化癌症疫苗也顯示出了希望。
「這被被認為是一項變革性技術,透過全球合作,將其作為疫苗技術的快速部署成為可能。」

這位東歐屠夫的女兒,在從事研究50 年後,終於讓自己的研究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然而,卡里科卻在2021年一場演講裡說到,她意識到,正是因為新冠,她才能得到那麼多的認可和榮譽。但她寧可新冠不發生,哪怕她不會得到那麼多的認可和榮譽。
這是一個科學家「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初心。
而更令我們讚歎的是,堅韌的卡里科作為母親同樣也很優秀。
女兒Susan在2008 年北京奧運會和 2012 年倫敦奧運會上,兩次獲得女子八人制賽艇專案金牌。同時,也是賓大的畢業生,獲得犯罪學和社會學學士和碩士學位。
■Susan 與隊友奪冠。
提及當代女性所面臨的困境,卡里科在一次採訪中說道:
在大學裡,作為學生,女性有時甚至比例過高。但畢業後,一旦她們生下孩子併成為母親,她們就落後了,最終無法擔任領導職務。
科學家的工資很低,但如果一個家庭的收入不足以聘請保姆,女科學家就會放棄自己的職業。這對個人和社會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
我無數次聽到過「我會為了我的孩子犧牲我的生命」這句話。
但這是錯誤的做法:儘管很多女性覺得她們必須這樣做並照顧孩子,但她們不應該為此放棄自己的夢想!社會不應該讓女性以孩子為藉口放棄你的事業,孩子同樣是你丈夫的責任。

在最新一次採訪中,記者還詢問了她對於養育孩子的建議:



「雖然您一直在工作,但還是撫養了成功的女兒,對於陷入困境的父母,您最重要的建議是什麼?」

卡里科思考了下,回答:



您應該激勵孩子做有趣和重要的事情,找到快樂並且值得奉獻一生的事業。小時候,

您不應該過度協助孩子的日常,因為他們需要學習責任。

當我女兒還很小時,她就在家做家務,用吸塵器打掃房間。如果孩子們能夠以這種方式為家庭做出貢獻,相信我,他們一定會感到自豪。
終於說完了卡里科的故事,我忽然想到了一句話:
沒有可以背靠的大樹,她靠自己自己長成一棵大樹。
參考資料:
https://www.aargauerzeitung.ch/leben/interview-top-scientist-katalin-kariko-women-should-have-a-career-and-a-happy-family-ld.2352504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health/2021/10/01/katalin-kariko-covid-vaccines/
https://fortune.com/2023/10/02/katalin-kariko-research-developed-covid-vaccines-demoted-nobel-prize/
本文授權轉載自“穀雨星球”。
邀你一起做內卷下的長期主義者
您可能還錯過了這些文章:
👉【熱門文章】
👉【矽谷公私校盤點】
矽谷公立好學區盤點:
南灣  |  中半島 |  東灣  |  三谷地區
👉【育兒相關】
👉矽谷本地生活】
注意!!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小紅書 <養娃在矽谷>
免得錯過精彩的內容和線下活動哦!謝謝!
長按掃碼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