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gma 最近在其 首次公開募股(IPO)檔案 中透露了其雲計算成本,顯示每天在亞馬遜網路服務(AWS)上的支出約為 30 萬美元。因此,該公司每年大約分配 1 億美元,約佔其報告收入 8.21 億美元的 12%。
Figma 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介面設計工具,它完全依賴 AWS 為其提供的“計算、儲存能力、頻寬和其他服務”。S-1 檔案進一步詳細說明了與 AWS 續簽的託管協議,該協議於 2025 年 5 月 31 日簽署,承諾 Figma 在未來五年內在雲託管服務上至少花費 5.45 億美元。然而,該檔案並沒有分解這些成本是如何在特定服務(如儲存、計算或頻寬)之間分配的。
除了大量的財務投資外,Figma 的檔案還強調了與廣泛的雲集成相關的風險。公司承認其完全依賴 AWS 的效能,這使其容易受到潛在的中斷影響。此外,AWS 有權更改和解釋其服務 條款和其他政策,包括在合同續簽期間,這可能會對 Figma 的業務運營產生負面影響。如果 AWS 完全取消合同,將為 Figma 帶來重大挑戰,因為其雲服務基礎設施是專門為在 AWS 生態系統中執行而設計的。
Scrimba 的執行長 Per Borgen 在 LinkedIn 上 寫道:
相比之下,在 Scrimba,我們在基礎設施上的支出遠低於我們收入的 1%。這是因為我們跳過了雲服務,而是在專用伺服器上執行。但這不僅僅是成本問題。Figma 的基礎設施與 AWS 緊密耦合。如果亞馬遜改變條款或退出,他們就麻煩了。而且這都是他們自己承認的。所以問題不僅僅是“它貴不貴?”也是“你放棄了多少控制權?”
Figma 與雲服務提供商的糾葛不止使用虛擬機器這麼簡單。正如 Hacker News 上的一位有見地的評論者 nevon所解釋的那樣:
關於遷移到雲的一個常見誤解是將其僅僅視為虛擬機器提供商。實際上,雲服務深入整合到你的系統中。你的許可權依賴於雲身份,防火牆使用安全組引用,跨區域連線依賴於雲網絡。你使用雲工具管理金鑰,透過雲可觀測性監控指標,並且經常使用提供商提供的白名單 IP 範圍。此外,資料庫升級、虛擬機器映象和審計都與雲服務相關聯。甚至你的應用程式可能也依賴於雲管理的容器和事件匯流排,而災難恢復計劃依賴於提供商的備份和故障轉移能力。
nevon 的解釋闡明瞭為什麼從雲平臺上遷移,即使是像 Figma 這樣的大公司,也不是一個快速或簡單的任務。
Figma 的披露增加了關於雲計算成本隨著公司規模擴大而不斷上升的行業討論。這導致一些組織探索將特定工作負載或資料從公有云遷移回本地或託管基礎設施。一個突出的例子是 37signals,其首席技術官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一直大力倡導退出雲計算。他們在 2022 年 啟動 了他們的遷移工作,當時他們的年度雲賬單超過了 320 萬美元。到 2024 年 10 月,37signals 估計,透過放棄雲服務,該公司當年 節省 了 200 萬美元。他們的 最新階段 涉及退出 AWS 的 S3 儲存服務,Heinemeier Hansson 預計這將為公司每年節省約 130 萬美元。
最終,Figma 的鉅額雲賬單提醒人們現代科技公司面臨的一個核心困境:超大規模雲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敏捷性和便利性與不斷上升的成本和深度供應商鎖定的固有風險之間的權衡。
原文連結:
https://www.infoq.com/news/2025/07/figma-aws-300k-daily-bill/
宣告:本文由 InfoQ 翻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點選底部閱讀原文訪問 InfoQ 官網,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