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求職因為粵語不好被罵,講普通話後我自信多了!

我,土生土長南方人,普通話真的不能再普通。
例如捲舌音,“張”(zhang)和“髒”(zang)互換是沒有違和感的。
粵語所云:“爛船都有三分釘”,母語還是有天然優勢的。
甚至,不期然地支撐著走過最初來到的漫漫長夜,直到今天。
也以此文,希望和那些曾經處在迷茫、或者正在經歷迷茫的人共勉吧。
一開始的錯覺
來香港前,我在內地南方一所大學就讀。
井底之蛙的我,壓根不覺得自己普通話是典型的南方口音。
直到一天,喜歡晨讀的我,來到學校某個靜謐的角落。
不知在哪裡,一位應該是播音主持專業的女生,用堪比新聞聯播的腔調在讀稿子。
那一瞬間,我有被電、耳朵懷孕的感覺。字正腔圓、不疾不徐的愉悅感把我包圍。
我不由得站在原地,靜靜聆聽了好一會。
我第一次打心底裡覺得:原來有人可以講普通話講得這麼好聽。
原來真的有老天爺賞飯吃這種事情。
我周圍摸索了一陣,怎樣也找不到聲音的源頭。不一會聲音消失了。女生可能要上課了。
我想,這種叫做“餘音繞樑”吧。
離開大學的兩三個月前,為了打發時間,我參加了學校舉行的普通話考試。
按照規定,一定要參加普通話培訓才能進行考試。
我還嘀咕這種大家全部都會的考試要不要這麼認真。
然而,培訓真的讓我開了眼界,也看到了自己的無知。
自認為二級證書沒用的我,考完後成績單都懶得拿,就離開了。
畢竟,通常獲得“一乙”甚至“一甲”的同學才會把證書拿出來說事。
普通話一甲證書範本,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網站
香港的普通話考試
來到香港,才發現參加普通話考試這個無心插柳的舉動,原來賺大了。
我參加的考試費加上培訓費,價錢才八十人民幣;
來到香港,參加校外考試,盛惠二千港幣,培訓費、教材費另付。
身邊有醉心普通話的本地同學自掏腰包、自告奮勇、自動自覺地去報名。
考試前的自信滿滿,卻變成了考試後的頓足捶胸。
這位同學其實流利度非常好,港普的腔調比其他人要弱很多。
人家中學才開始學的普通話,能有這個程度已經非常不錯了。
但追問之下,原來結果是“三乙”。
正當我想著怎麼安慰的時候,旁邊響起了另一把弱弱的聲音:
“三乙很好了。我……三乙都沒過……”
我一時詞窮,來不及思考該如何安慰兩位熱心又傷心的同學。
來自香港01網站對香港學生普通話水平的統計
我承認母語是普通話的我有點暗爽。不過,我的報應很快來了。
“水碩”畢業生,很快要面臨找工作的壓力。
粵語是求生技巧。在學校混混,糊弄幾句還行,加上有兩句謬讚,以為能飛天了。
不巧幾個月後,進入了膠著期。短期內再找不到,房租都成問題。
這時有朋友的朋友,推薦了英語老師的工作,讓我去面試。
我懷著試試的心態出席。
誰知剛坐定,未開口,女負責人旋即黑著臉,說她們招的其實是接線生。
牛頭不對馬嘴都算了,接下來對我一陣無謂的猛批:
“你不是以為,你來了,我真的能給接線生這份工作給你做是吧?
你自己不知道你不能做嗎?你憑什麼來做?
你朋友廣州的,粵語當然沒有問題。(我朋友聲稱我認識她朋友的朋友)
你呢?粵語都說不好,客人一接到你的電話,你不砸我招牌已經算好的了。
就看你,英語老師你也肯定過不了關!
我們上課我要坐後面打分的,你的話,我肯定給你不及格。”
這些話對於當時處於最困頓的我,無疑是雪上加霜。我想不通為什麼她要對我這樣做。
過後好幾年,在報章上讀到一位以優異成績港大畢業、平日生活需要輪椅出入的香港女生,找了一年都找不到工作而想著輕生的報道。
仍然覺得意難平。
普通話帶來的自信和勇氣
或許低谷反彈。終於有一份普通話家教的工作找上了我。
這是一個香港公務員家庭,溫馨有愛,成員們相敬如賓。
合作了好幾年,我甚至對香港公務員這個身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猶記得第一次電話聯絡我,家長恭恭敬敬地在那頭喊了一聲:“老師~”
第一堂課結束,家長再恭恭敬敬地喊了我一聲老師,將補習費雙手遞給我。
有教養的家長、聽話又天真的孩童,我內心不禁喜極而泣。
那天天空一抹絢爛無比的夕陽,是多年來心中開得最嬌豔的。
經此一役,我相信,原來在香港,普通話一直是命運饋贈自己的成功鑰匙。
普通話這個名字因為不同區域的使用,會被稱呼為“國語”、“華語”,但改變不了同文同語的事實。
和使用者身處不同環境時,即使素未謀面、卻仍然可以產生天然連線、並進行有效和深入的互動。
像香港街頭的招牌,雖然不統一,但還是自帶和諧感
我忘不了第一次來新加坡,餐廳店員親切地喊著“小妹,你看要吃什麼?”
我忘不了去臺灣畢業旅行,朋友說我們是香港來的。
當地小哥讚歎地說:“哇塞,現在香港人的國語都這麼好了!”
我忘不了從馬來西亞來的客人說:“哎喲,原來你會講華語呀,早說嗎!”
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一直都是靠吃“四方飯”,每天迎接著五湖四海的人。
最後,回到我那位普通話考了三乙、當年深受打擊的朋友。
幾年後,他成功考上了香港公務員。在香港政府總部上班,負責招商引資的工作。
和同輩相比,他流利的普通話讓他這幾年如魚得水,仕途平步青雲;
而那位三乙都上不了的同學,去臺灣工作旅行了一年,回來在銀行負責後勤工作。
優秀的國語也成為她升職加薪的籌碼。
我想,冥冥之中,所有努力過的,原來都不會白費。
*影像影音來自網路和作者,本文版權歸香港體驗官所有,轉載請聯絡香港體驗官微信公眾號(ID:ExperiencehkGPQ)。
-END-
●    ●
/本 文 作 者/
VLT
人生是未完待續的連續劇
一站式專才優才服務
香港

香港體驗官成立2年半啦!

經過時間的沉澱,
這裡已經聚集了5萬港漂
成為在港小夥伴分享生活見聞的根據地,
也成了內地小夥伴瞭解真實香港的視窗!
最近,有很多非香港地區粉絲前來諮詢,
其中不少都計劃以後要到香港定居!
為了幫助大家快速來港,
我們也請了一位專家給大家答疑解惑,
並且提供一站式的優才專才申請服務!
鄧老師不僅手把手帶你
闖關香港優才專才,get香港身份!
還幫你快速融入香港!
比如來港後找對口好工作,
加入優才專才社群,
結識行業相關大佬,
參加香港重要活動和協會,
實現破圈社交和資源互助,
鄧老師都可以幫你!
掃下方二維碼新增鄧老師微信諮詢↓
如果你也想將自己在香港的經歷
與更多人分享
在後臺回覆“投稿”獲取投稿要求
投稿加入讀者群
請聯絡@Ro_salie

爛船都有三分釘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