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2086字,圖片5張,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
這次小馬科斯火速飛往華盛頓,表面是談貿易,實則核心訴求是很明確的,一是求美國豁免對菲加徵的高額關稅,二是為挑釁中國爭取更多軍事支援。
他先後見了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國務卿魯比奧和總統特朗普。
剛落地美國,小馬科斯就迫不及待的就南海局勢向赫格塞思“邀功”,彙報菲律賓近期在南海挑釁中國的“成果”,包括組織美菲聯合軍演、炒作中國海警“水炮襲擊”等事件。

然而,美方的反應讓小馬科斯大失所望。
魯比奧和赫格塞思雖口頭重申《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有效性,卻明確表示“貿易與安全議題必須完全脫鉤”。這直接戳破了小馬科斯將軍事配合視為經濟回報籌碼的幻想。美方的明確態度,讓其“大交易”邏輯無法成立,意味著菲律賓在南海的挑釁行為不會換來任何經濟讓步。
在與特朗普的會晤中,小馬科斯希望拿自己近幾年來在南海挑釁中國的“政績”來向特朗普示好,以期換來加強軍事繫結和降低關稅的兩大訴求的滿足。

可他萬萬沒想到,特朗普卻隨手拆了這位“鐵桿盟友”的戲臺。
特朗普不僅直言“菲律賓與中國接觸我完全不介意”,更順勢自曝重大外交動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訪問中國,並稱“美中貿易合作進展順利”。
輕描淡寫間,小馬科斯這場精心設計的外交表演直接穿幫,那臉上公式化的微笑瞬間凝固。

馬科斯原本想透過“反華”繫結美國,但特朗普的潛臺詞是:菲律賓的挑釁行為只是美國對華戰略的工具,別指望因此獲得特殊待遇。小馬科斯計劃演“抗中大戲”,卻成了典型的“熱臉貼冷屁股”。
其實,小馬科斯被“耍”一點都不意外,在特朗普眼裡,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菲律賓既是棋子,也要交錢。
之前美菲沒公佈貿易協議時,美國的那些官員對小馬科斯好得不得了。
協議一公佈,特朗普就沒必要再裝了,反正目的達到了,菲律賓在美菲關係裡就是下位者,還能把美國怎麼樣?所以特朗普才會這麼直接地不給小馬科斯面子。
而且,特朗普還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正想著訪華這事呢,被記者問到的時候,都說了“可能不久後到那裡訪問”。
當然,美國也不是一點好處沒給,談話結束後,美方宣佈對菲律賓加徵19%的關稅,也就是說,在原來要徵20%的情況下,象徵性地降低了1%。

更絕的是,菲律賓財長還暗示要取消部分對美商品關稅作交換,這不等於自己割肉喂鷹嘛!
要說小馬科斯也是想瞎了心,要把貿易和防務捆綁向美國要價。可忘了美國耍無賴那是天下第一,軍事合作光打雷不下雨,貿易協議倒是卡得死死的——這買賣做得,菲律賓血虧啊!

而且,這次訪問結束,讓小馬科斯陷入更大的窘境。
此前4月,美國對菲祭出17%“對等關稅”;7月9日,特朗普致信威脅提高到20%。
而如今馬尼拉最終吞下苦果:美國獲得零關稅准入菲律賓市場,菲律賓商品卻需揹負19%關稅進入美國。
資料顯示,美國對菲貿易逆差僅49億美元,如此幅度的關稅將直接衝擊菲律賓經濟,可見華盛頓所謂的“盟友優待”純屬空談。
從德國到日本,但凡被美國貼上“佔便宜”標籤的國家,輕則加稅警告,重則撤軍威脅。
菲律賓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同時具備“地緣棋子”和“經濟籌碼”的雙重屬性。
美軍近年不斷擴大在菲軍事存在,甚至部署中程導彈系統,但這一切的代價需要馬尼拉自己買單。
這種“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態度,讓小馬科斯政府的處境雪上加霜。
小馬科斯最大的誤判,是以為配合美國在南海攪局就能換來真金白銀。
但現實是,當中國海警船今年3月直接切斷菲律賓向仁愛礁“坐灘”軍艦的補給線時,美軍第七艦隊連象徵性的抗議都沒有。
專家一針見血:“美國只想用菲律賓的槍開火,但絕不會提供子彈。”
如今特朗普的關稅大棒落下,菲律賓連討價還價的資本都所剩無幾。
該國貿易部長私下承認,美方在談判中甚至要求菲律賓進一步開放數字經濟、金融服務等關鍵領域作為關稅減免條件。
這種“割肉飼虎”式的要求,連菲國內親美派都驚呼“比殖民條約還苛刻”。
現在的菲律賓,既搞砸了對華關係,又沒換來美國的實質支援,所謂“共同防禦”越來越像一張空頭支票,甚至在東盟內部也日益孤立。
小馬科斯政府的困境實屬自作自受。
更糟糕的是,菲國內政治形勢正在惡化,其國會控制權也岌岌可危。在加上美國加稅政策嚴重打擊菲律賓經濟的影響,這位總統的政治生命或將提前終結。
如今菲律賓不僅面臨南海非法聲索的破產,經濟上也難逃關稅重壓,可謂政治、安全、經濟三輸。
或許這場“華盛頓碰壁記”能讓小馬科斯明白:這種把國家命運押注在別國戰略上的投機行為,從來都是一場必輸的賭局。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 揭 秘| 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