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颶風季警報!NOAA預警:今年或有19個命名風暴,3-5個超級颶風!

Pixabay
隨著 6 月 1 日大西洋颶風季的臨近,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於週四(5月22日)釋出了年度預測,敲響了警鐘。根據最新展望,2025 年大西洋颶風季出現**“高於正常水平”活動的機率高達 60%。NOAA 預計,今年將形成 13 至 19 個命名風暴,其中有 6 至 10 個可能增強為颶風,而3 至 5 個**預計將發展為破壞力巨大的大型颶風。

高於平均的預測:多方資料指向活躍季

除了 NOAA,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SU)的研究團隊也釋出了獨立的預測。他們預計,2025 年將有 17 場命名風暴,其中 9 場可能發展成颶風,3 場可能成為大型颶風。CSU 團隊估算本季的颶風活動量約為 1991 至 2020 年平均值的 125%,儘管預計風暴數量高於往年,但總體數量或略低於去年。
NOAA 的預測整合了氣候預測中心、國家颶風中心和國家氣象局(NWS)的最新研究成果,其“高於正常水平”的預測可能性為 60%,而“接近正常水平”的可能性為 30%,“低於正常水平”的可能性僅為 10%。大西洋颶風季通常從 6 月 1 日持續到 11 月 30 日,高峰期常出現在 8 月中旬至 10 月中旬。根據歷史平均資料,每個颶風季大約會出現 14 場命名風暴,其中 7 場會發展成颶風,3 場會成為大型颶風。最高級別的 5 級颶風,其風速可達每小時 157 英里以上。

氣候因素:暖海水與拉尼娜“中性”模式

研究人員指出,今年的預測中,有幾個關鍵氣候因素預示著颶風季節的活躍。
首先,海面溫度升高是主要驅動因素。颶風的形成和強度通常由溫暖的海水提供能量,科學家們正在持續研究氣候變化與熱帶氣旋強度之間的關聯,發現全球氣候變暖確實導致了熱帶風暴強度的增強。
其次,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週期也扮演著重要角色。ENSO 週期包括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兩個階段。通常情況下,厄爾尼諾現象會抑制大西洋颶風的生成,而拉尼娜現象則會促進更多風暴形成。CSU 研究負責人利瓦伊·西爾弗斯(Levi Silvers)指出,目前氣候處於“中性”狀態,不再受厄爾尼諾影響。這種“中性”或向拉尼娜轉變的條件,恰恰是促使颶風活躍度上升的關鍵因素。

提前部署:沿海社群防災刻不容緩

NOAA 強調,儘管每年的實際風暴路徑和強度難以完全預測,但其年度預報為風暴易發地區提供了關鍵的準備依據。必要時,NOAA 也將在颶風季中期釋出更新版預測。去年,NOAA 同樣預測 2024 年颶風季將“高於平均水平”,並最終形成了 11 場颶風,其中 5 場達到大型颶風標準,5 場在美國大陸登陸,包括“海倫”和“米爾頓”等強颶風。
隨著颶風季的腳步臨近,科學家和應急部門都在密切關注未來幾個月的海洋與大氣變化。對於生活在沿海地區的居民來說,現在是提前做好防災準備的關鍵時刻。這包括:檢查房屋結構、準備應急物資(如食物、飲用水、藥品、手電筒、收音機)、制定家庭應急計劃,並隨時關注官方釋出的最新預警資訊。提前做好準備,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颶風可能帶來的損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