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本文字數:2382,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王媛麗
實際控制人計劃轉讓控制權,昔日500億市值的知名藥企康華生物(300841.SZ),正在迎來命運的重要轉折。
7月13日,這家由“溫州鞋王”奧康國際(603001.SH)創始人王振滔跨界打造的疫苗企業披露,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振滔正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股票從14日開始停牌。值得一提的是,7月11日,籌劃本次易主事項停牌前,康華生物股價大漲16%。
康華生物曾是王振滔跨界佈局的得意之作。2020年上市後,該公司市值一度突破500億元。隨著業績連年下滑,該公司股價較巔峰時期已經跌去八成,如今市值已不足百億元。
除了康華生物,王振滔還曾透過奧康國際投資跨境電商平臺,但最終卻鉅虧超過2億元,2024年計劃收購半導體企業又“閃電流產”。
跨界接連折戟,讓王振滔深陷困局。最近三年,奧康國際淨利潤鉅虧6.79億元,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的該公司和康華生物大部分股權都已質押,此次籌劃轉讓康華生物控股權,可能是為了緩解資金鍊壓力的“斷臂求生”之舉。
一旦康華生物易主,王振滔的商業帝國將何去何從?

轉讓“得意之作”康華生物控制權
康華生物7月13日晚公告稱,王振滔正籌劃該公司控制權變更,因此事可能導致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該公司股票自7月14日起停牌。
康華生物是王振滔跨界的商業成果。根據公開資訊,2004年4月,王振滔透過奧康集團,與蔡勇、呂明等為核心的疫苗研發團隊,共同成立了康華生物並控股,科研團隊則以技術入股。2020年,康華生物在創業板上市。
康華生物上市不久就登上巔峰。在“疫情+狂犬疫苗”雙重概念下,2020年,該公司實現營收10.4億元,淨利潤4.1億元,股價最高衝至414元,市值超過500億元。
然而好景不長。自2022年開始,康華生物營收出現波動,淨利潤連續3年下滑,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4.32億元,同比下降9.23%;淨利潤3.99億元,同比下降21.71%。核心產品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的批簽發數量,更是大幅下降43.83%,僅為389.76萬支。
2025年一季度,康華業績依舊未能好轉,實現營業總收入1.38億元,同比下降55.7%;淨利潤2070.86萬元,同比下降86.14%。股價也從2020年的高點一路下滑,此次停牌前最新收盤價已跌至72.01元/股,總市值縮水至95.74億元。
就在控制權變更訊息公佈前,康華生物還遭遇創投股東清倉式減持。該公司7月1日公告,寧波聖道創業投資(下稱“寧波聖道”)和淄博泰格盈科創業投資(下稱“淄博泰格”)兩家股東,計劃減持不超過316.58萬股、佔總股本2.44%的股份。若此次減持完成,兩家股東將徹底退出。

“跨界夢”屢受挫
康華生物並不是進行的第一次商業跨界嘗試。2015年,在電商崛起的浪潮下,奧康國際以7734萬美元(約4.8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紐交所上市跨境電商平臺蘭亭集勢(LITB)25.66%股份,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
當時的蘭亭集勢,在跨境電商領域頗具影響力,奧康國際期望藉助蘭亭集勢的渠道,將奧康等品牌推向全球。然而,蘭亭集勢後來進行的定增,導致奧康國際股權被稀釋,截至2024年底,奧康國際在蘭亭集勢的持股比例,已經降至11.13%。
此外,蘭亭集勢股價也一路走低,7月14日已跌至1.38美元,而奧康國際當初的收購價卻高達6.3美元,從而讓奧康國際的這筆投資長期處於浮虧狀態。
因蘭亭集勢持續虧損及股價下跌,奧康國際已多次計提大額減值,後續仍存在減值壓力。披露顯示,因在蘭亭集勢的持股被稀釋,2016年,奧康國際確認了投資損失5162萬元。此後,又在2019年、2021年、2024年分別計提減值準備約1.03億元、6661.2萬元、1926.27萬元。
除了跨界投資虧損,奧康國際近年來的自身業績也不盡如人意,2022年、2023年淨利潤分別虧損3.7億元、0.93億元,2024年再度鉅虧2.16億元。在這種情況下,王振滔再次跨界併購謀求第二增長曲線。
奧康國際2024年12月23日披露,計劃以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聯和儲存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股權,試圖跨界半導體行業。但僅僅不到半個月,該公司又在今年1月7日,終止收購。

資金壓力沉重
接連折戟的跨界,讓王振滔面臨沉重資金壓力。王振滔籌劃轉讓康華生物控股權,被解讀為是緩解資金壓力之舉。
王振滔的資金壓力,至少從兩方面可以得到印證。
公開披露顯示,從2015年開始,王振滔已多次質押持有的奧康國際和康華生物股權。截至目前,這些股份大部分仍處於質押狀態。
截至今年7月3日,王振滔、奧康集團累計質押的康華生物股份,已經分別達到持股數量的89.2%、71.91%。另外,王振滔持有的奧康國際股份,截至6月26日已累計質押6000萬股,質押比例達99.08%,其一致行動人奧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也累計質押7711萬股,在其所持股份中佔比69.36%。
市場人士認為,由於質押比例較高,一旦股價出現大幅波動,質押股權極易觸發平倉風險,可能導致相關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發生變動。
除了高比例股權質押,因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等問題,王振滔及相關公司,還在2024年被監管處罰。公開披露顯示,2021年-2022年,在王振滔組織、安排第三方,將奧康國際資金轉移至其控制的關聯方賬戶,構成實際控制人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累計佔用金額分別為1.67億元、9500萬元。另外,2021年至2023年4月,王振滔利用上市公司影響力,要求經銷商將貨款直接支付至其控制的關聯方賬戶,導致奧康國際回款滯後,涉及金額分別為5.01億元、3.64億元、1.03億元。因為此時,奧康國際被浙江證監局責令整改、給予警告,並對公司及涉事人員處以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