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一:1985 年 10 月 1 日
這天上午大約十點半,六到八架標著以色列空軍標誌的戰鬥機,突然出現在突尼西亞首都突尼西亞市南部的 Hammam Echatt 小鎮上空。在六分鐘之內,戰鬥機投下了無數炸彈,不僅夷平了好幾棟花園別墅,當場炸死 50 餘人炸傷 70 人以上,而且在小鎮中心炸出了一個巨大的坑。

突尼西亞距離以色列約 1500 英里(2000 公里),相當於北京到廣州的距離。當中還需要飛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的領空。這是以色列建國以來,第二次實施遠端軍事襲擊。上一次是遠赴 2000 英里(2500公里)烏干達解救以色列民航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人質,就在那一次行動中,內塔尼亞胡的哥哥作為特種部隊小組長喪生。
這次,以色列打擊的是誰?
1985 年 10 月 2 日紐約時報有頭版報道:

以色列興師動眾,不僅公然踐踏國際法和他國領空,而且大開殺戒,光天化日之下轟平的是 1982 年從貝魯特轉移到突尼西亞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總部。除阿拉法特以外,巴解組織領導機構基本被毀滅,還有一些突尼西亞平民也當場喪生。阿拉法特因故不在,躲過一劫。
以色列在 1985 年年初就有兩個作戰計劃毀滅巴解組織:計劃之一是空降特種部隊地面活捉;計劃之二是長途奔襲。最終採取了計劃之二。
美國號稱事先完全不知情。但在空襲中,有兩臺電子干擾機,只有美軍才有配備;同時美軍在附近還駐紮著第六艦隊,以色列戰機從境內一起飛就絕不可能逃過美軍的雷達。
聯合國安理會緊急召開會議,討論此事。包括以色列、美國、中國、突尼西亞、巴解組織、阿拉伯國家等多方代表都做了發言。最後通過了譴責以色列的決議,而時任聯大以色列代表不是別人,正是至今為止還在對加沙地帶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狂轟濫炸和阻止人道救援的以色列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他說,”…我們堅決不接受任何譴責…”。
來讀一讀當年的 49 頁發言記錄中文稿,看看當年的以色列和美國,和今天沒什麼區別的論調:
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此次事件的中文報告:
https://documents.un.org/doc/undoc/pro/gl0/254/33/img/gl025433.pdf
那天,我一到突尼西亞,就買了火車票前往 Hammam Echatt. 票價極便宜,才 0.85 dinar (一杯茶要 3.5 dinar 約 1 歐元),從市中心過去 14 站,大約半小時。

這地方環境的確不錯,遠處有山。類似巴解組織最初在約旦安曼的環境。

每家每戶都是小院高牆,適合大批人群隱匿而不被監視。這環境,比巴解組織搬離安曼來到貝魯特南郊的難民營強多了。







小鎮有個學校,看上去像是小學到初中學生。學生們歡歌笑語,打打鬧鬧。我估計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個小鎮上空曾經出現過可怕的以色列戰機群,扔下無數致命的高精度制導集束炸彈。以色列不僅能佔領別人的家園,還能千里追殺反抗他們暴政的人。更令人髮指的是,以色列人還能裝 B、顛倒黑白幾十年如一日哭訴自己是弱者和受害者。
小鎮有面牆,也許是學生們的塗鴉,也許是 1994 年以色列和巴解組織簽訂了奧斯陸協議之後,撤離突尼西亞回到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巴解組織留下的幾句英文標語:
永遠不要放棄 Never Give Up

我永遠愛你 I will always love you

當中有句話,可能是以色列寫的 ,提醒世人 ”老子就是有錢,就是王八蛋,不服咋地”
錢是生活中最大的秘密 Money the secret of life
1985 年以色列都能這麼精準毀滅性打擊巴解,2024 年還能引爆幾千個 BP 同時炸爛真主黨的腰子。2023 年被哈馬斯綁架到加沙地帶的人質都兩年多了,以色列硬是假裝找不到,不就是想要賴在加沙不走,最後吞併加沙進以色列國土。幾百條人質的命,換加沙的土地和下面尚未開採的石油和天然氣,這筆帳以色列人怎樣算來算去都合算。
以色列的做法,就像 1985 年聯大安理會的記錄裡很多代表的發言中共同的一點:”以色列… 公然踐踏聯合國憲章,公然侮辱聯合國各成員國的集體智商,不過是因為有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長期支援。”
那個譴責以色列的聯大決議,美國投了唯一的棄權票。為什麼全世界反美情緒很高?不是別人生下來就要恨你,是美國政府就這麼一次次操蛋的因果。
故事之二:突尼西亞僑民在法國
我住的這家酒店 Dar El Medina 頗有突尼西亞/阿拉伯風味,在老城 Medina 街區。令我想起了喀什老城的國際青年旅舍,進出很方便。房價兩晚總共才 172 歐元,摺合美金 192,在紐約勉強能住一晚。



















酒店設施齊全、含早飯、乾淨清爽,還有一個能看到突尼西亞全城的屋頂餐廳,薄荷茶免費無限量供應。









於是我欣欣然去屋頂花園吃晚飯。


不期然遇上了一對來自法國的表姐妹。她們的媽媽是姐妹,都來自突尼西亞。這是這對法國突尼西亞僑民的探親之旅。到底是法國長大,她們英語也不錯,談吐既有法國人的味道,也有突尼西亞女性的風格。


雖然她們法語是母語,她們也是法國出生長大,但在被全世界公認為最有種族歧視的法國,她們依然被認為是外人,”阿拉伯人”。她們的長相和膚色,決定了她們在法國的發展天花板。
一個姑娘在法國影視界工作,喜歡編劇,希望有一天能拍出 "Adolence” 這樣的熱播劇。但她說,整個影視公司只有她一個阿拉伯裔。她在考慮去倫敦發展,也許英國沒有那麼歧視阿拉伯人。這姑娘去過天津,對天津美食印象很深。
另一個姑娘大學沒讀完,自行輟學,進入餐飲和酒店業做大客戶。雖然她業務能力很強,但老闆只給她最低工資。幾經要求,老闆就一句話:愛幹不幹,加薪?做夢吧!姑娘剛辭了職,休息休息再找方向。她最希望開家自己的餐廳,自己做老闆。開在法國沒可能,姑娘在琢磨,要不然去卡達或者到突尼西亞開一家。
故事之三:緬北電詐園區的韓國嫩模
那天我坐在巷子裡喝茶,服務員和我沒聊幾句,開口就說:我會中文。我前幾年在寮國,泰國和越南給中國人打過工。
我說,哦哦。那你會說啥呢?
他說:打火機、水、錢、煙。還有,紅包!
他又說,我是受害者!我被人騙了!
我有點愣了,我說,什麼情況?
他說,哎,故事很長。
我說,你看我像是很著急要趕路的人嗎?我有的是時間啊!來吧。
他說,你先等一下,我去買包煙。看來他很激動,終於能找到人訴說。













小孩沒娘,說來話長。
五年前小夥子大學畢業,找工作很難。他英文應該不錯,有天接到一個突尼西亞朋友的電話,問他要不要去中國工作,高薪:月薪兩千美金,摺合突尼西亞第納爾就是 6000.
在失業率 15%、平均月收入在美金 $360 / 1000 dinar 的突尼西亞,剛大學畢業就能進入頂流行列,誘惑力可想而知。而且工作合同籤一年,兩萬四千美金的收入夠這小夥子用好久了。

工作地點在哪?對方很含糊。說你趕緊來吧,我給你買好機票,到泰國見面。到了泰國,對方來接機,好吃好喝不算,高階酒店住著,還給了零花錢。
這個套路大家看了是不是有點眼熟?
接下來就是熟悉的套路:
護照被收掉,進入寮國的電詐園區。他負責假裝韓國嫩模,在網上和韓國男人用英文調情 – 要是韓國男人知道,鍵盤對面嬌滴滴錐子臉的韓國嫩模斯密達,居然是個胸肌和胸毛都很發達的突尼西亞摳腳爺們,估計他要抱著馬桶狂吐 – 然後騙錢。七個月下來,不少韓國男人被騙。
我問:為什麼你去騙韓國人?為什麼用英語?
他說:我們有不同族群,不騙自己人。突尼西亞團隊專騙韓國男人,還有個阿富汗團隊專騙泰國男人,還有非洲團隊專騙中國人,我們的老闆,倒都是中國人。用英文因為容易統一培訓騙術。每次有人騙到錢,整個園區辦公室都鼓掌叫好。
他也說,那時候每天晚上睡不好,心裡知道自己是做壞事,必須要喝得酩酊大醉,再抽大麻和毒品,才能入睡。但為了錢,認了。
錢到手了嗎?
當然沒有。
七個月後,園區要求整個突尼西亞團隊 30 號人搬去緬甸金三角。他們拒絕的結果,就是園區把他們交給寮國警方,報告他們簽證過期了,需支付三千美金才能離境,否則入獄。
他哪有三千美金啊?選擇入獄。在獄中,他們一天吃兩頓飯,用一次水。幾十號人關在一間牢房中,睡在地上,沒有床也沒有被子。這也就是年輕,又在東南亞,換了年紀大的、冬天寒冷,小命都沒了。
在獄中,他們自娛自樂,有時一起對懂中文的寮國預警喊:我們要煙!沒有打火機!沒有水!他的中文就是這樣學會的。
幾經磨難,進出了好幾個電詐園區,賺了點錢,付了延期簽證費用,最終回到突尼西亞。
他最後說:這是我生命中最好的經歷,也是最糟糕的。我變得更強大,也變得更脆弱。
我想起了這兩年有些為了“高薪工作” 上異國他鄉戰場的年輕華人,他們也是因為高失業率和去遠方安全賺高薪這樣的鬼話,被騙。要說不怪他們自己,說不過去,畢竟沒人綁架他們。要說全怪他們,頁有點說不過去。時代,環境,個人條件,加在一起,決定命運。
好了,聊點輕鬆的話題。
突尼西亞的網紅景點藍白小鎮 – Sidi Bou Said – 我也沒有免俗去打卡了。強烈不推薦。






不僅離市區很遠,而且現場看也就那麼回事,商品令人毫無購買慾望,計程車司機還很坑爹。也就是來自歐洲的傻白甜們,樂呵呵地在店裡穿梭和路邊喝著昂貴的咖啡。
有讀者舉手問,你怎麼不提一下 2011 年起源於突尼西亞的阿拉伯之春 / 茉莉花運動呢?
老實說,我本來以為突尼西亞在 2011 年之後進入新時代,欣欣向榮。一到突尼西亞,看到灰蓬蓬髒兮兮的街道,我的心就涼了半截。再聽到茉莉花革命之後,突尼西亞帥哥遠赴東南亞假扮韓國嫩模最後顆粒無歸回到家鄉,突尼西亞的經濟有多少實質變化,可想而知。
當然,在哪裡過日子都不容易,好好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