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說句題外話。昨天推薦關注智識漂流,領取“華生”一文。結果該文很快被404(見下圖),導致很多朋友沒有領到,非常抱歉。

我在考慮明天是否冒險釋出此文。
另外,智識漂流是我的小號。本號已被限權(搜一搜、推薦等被永久禁止),為防失聯,請關注智識漂流,很多新銳話題我早已在“智識漂流”上釋出了。類似華生舉報這樣的話題,大家也可以先睹為快。敬請點選關注:
進入今天的正文:蔣超良背後,百億假黃金瞞天過海
—
蔣超良昨天落馬。
在他主政湖北期間,發生了一件蹊蹺大案——武漢金凰假黃金案,堪稱一場“金包銅”的金融魔術秀。
大概就是用105噸“巧克力金幣”騙了253億。
目前還不確定蔣超良在其間的角色。但時間線的交集,洩露了很多秘密。
1
簡單說,這個案件就是武漢金凰珠寶老闆賈志宏,用“金包銅”的假黃金(表面鍍金,裡面是銅合金)冒充真金,騙過15家金融機構,質押了105.77噸假黃金,騙到253.45億元貸款!

這些假黃金就像超市賣的巧克力金幣——看著金閃閃,咬一口全是銅,連保險公司都信了它的“含金量”。
根據法院判決書,截至 2020 年 6 月,武漢金凰先後騙取恆豐銀行煙臺環山路支行等 15 家金融機構或單位,其中騙取金融機構貸款 247.55 億元,截至 2020 年 6 月,共計 146.28 億未歸還,其中金融機構損失 141.47 億元。

有很多不可思議之處。
很多看似有一些 “一眼假” 的欺騙行為,卻瞞過了金融機構等相關方,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在黃金光譜檢測環節,財務部結算員透過調整光譜檢測儀出具虛假報告,使得假黃金在檢測環節矇混過關。
在熔鍊環節進行真假黃金掉包,且故意不錄影掩蓋過程。掉包大法,完美避開“穿幫鏡頭”。
賈志宏給假黃金買保險,聲稱“有問題保險公司賠”,金融機構一看有保險,連金條都懶得切開檢查。原中國人保武漢市東西湖支公司總經理明知是假黃金質押,仍同意辦理承保手續。
此案最令人不解之處是這些加黃金均為“銅合金,外表鍍金”,黃金密度是19.32,銅的密度是8.96,銅比黃金輕了一半。這麼說吧,內行拿起來用手掂一掂,就知道它是假的。
一般性的黃金造假,都不會用銅。造假者如此不用心,說明了什麼?
就這樣,金融圈還是“集體上頭”了。多家信託公司明知風險,卻硬著頭皮放貸,東莞信託總經理陳英因此被判14年,堪稱“最慘冤大頭”。
此案導致15家機構血虧141億。民生信託大佬盧志強賠到公司退市,網友調侃:“真金變真刑,黃金夢碎一地”。
此案沒有更大領導介入,是不可想象的。
2
以下是一些時間線上的“巧合”。
蔣超良任湖北“一把手”時,正是金凰瘋狂騙貸的高峰期。金凰案暴露出地方金融監管漏洞,比如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是否對“黃金質押”業務稽核放水?網友調侃:“監管的眼睛是被黃金閃瞎了嗎?”

2020年2月,蔣超良不再擔任湖北省委書記,轉任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又於2020年3月辭去該職,一直到2021年8月成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
而就在蔣超良不再擔任湖北省委書記同月,東莞信託開始向法院申請清算金凰珠寶抵押品,說他們前不久隨機抽檢金凰珠寶質押的 1 根 1 公斤重的金條去檢測,發現金條表面為鍍金,內部是銅合金。
經過漫長的審訊,2024 年 5 月 28 日,湖北省武漢市中院一審對武漢金凰珠寶及其實控人賈志宏等 18 名被告公開宣判。賈志宏以合同詐騙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數罪併罰,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其他被告人分別被判處三年二個月至十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相應財產刑,對被告單位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金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肥渤銀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判處相應罰金。
8月多月後,也就是昨天,蔣超良落馬。
我們無法確定這之間的關聯度。但可以肯定,一定有在金融和湖北當地手眼通天的大佬參與了這個局。
3
這場騙局像一部金融版《瞞天過海》:
賈志宏是“魔術師”,用假黃金變走真鈔票;一些大佬級領導像是“舞臺背景板”——他們在臺上時,騙局瘋狂上演;金融機構則是“入戲太深的觀眾”,連道具真假都分不清。
至於背後還有多少“隱藏角色”?或許紀委正在寫續集呢!
(注:以上核心事實均來自澎湃、財新與中國新聞週刊等核心媒體。)
相關閱讀
.
各位小夥伴,本號已被限權,為防失聯,請關注兩個小號。
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