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本文字數:4412,閱讀時長大約7分鐘
導讀:身在高烈度競爭的戰場,企業和高管們來來往往。
作者 | 第一財經 彭海斌
上海車展正在舉辦,這是全球汽車技術密集展示的舞臺。
中國汽車產業日漸壯大,中外車企共生。一些企業和高管是第一次以展商身份參加車展,許多企業和高層則已經是盛宴的常客,部分企業和高層則缺席了今年的車展。
企業和高管們來來往往,背後原因在於,中國是全球汽車最大的市場,他們身在高烈度競爭的戰場。他們衝向創新與技術的高地,也在汽車安全領域一決勝負。

新人
英特爾公司副總裁、汽車事業部總經理Jack Weast從2024年開始長居中國。
今年是英特爾首次參加上海車展,展會期間釋出了第二代AI增強型軟體定義汽車系統級晶片(SDV SoC)。這款SoC率先在汽車行業推出基於芯粒架構的設計,相比上一代產品,生成式和多模態AI效能最高可提升10倍。同時,英特爾與黑芝麻智慧聯合釋出艙駕融合平臺、與面壁智慧共同研發端側原生智慧座艙。
“我搬到中國,是因為我們認為汽車業務是英特爾的增長機會之一,並且全球汽車行業的未來正在今天的中國被創造。我們希望成為其中的一部分,並且我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機會。”Jack Weast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英特爾進入汽車領域已經很長時間了。不過在汽車向智慧化轉型過程中,高通在智慧座艙領域較英特爾取得更大優勢份額,英偉達則在智慧駕駛晶片領域居於核心位置。英特爾的產品與其他廠商相比,差異化優勢是基於Chiplet(芯粒)的架構,這在激烈的中國市場競爭中有利於車企節約成本。

智慧駕駛公司Momenta與其競爭對手元戎啟行都是第一次以獨立展商方式參加上海車展。
Momenta與通用別克、一汽豐田、本田中國等車企達成進一步戰略合作。2024年,它成功交付量產車型快速躍升至26 款,累計合作量產車型已超130款。
Momenta的CEO曹旭東在車展期間透露,今年下半年將推出基於強化學習的一段式端到端Momenta R6飛輪大模型。該飛輪大模型能夠在模擬的環境裡探索新的駕駛行為,從自己的成功和失敗中吸取經驗,自我快速地成長。Momenta即將在今年推出前裝量產的Robotaxi方案,首批車端無人的Robotaxi預計在2025年底進入試運營。
智慧駕駛依然是車企研發的重點。不過在本次車展,安全受到更多的重視。
“近期發生了一些比較嚴重的事,我認為安全是整個智慧駕駛領域的第一(考量)。你不太重視安全的情況下,鋪量就是一個很不好,很不負責的行為。”元戎啟行CEO 周光表示,一個不安全的系統追求規模,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技術的進步,令人車互動方式發生徹底改變,汽車空間也日益帶有更多娛樂屬性。
第一次參加車展的極米科技和它的競爭對手光峰科技,把過去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經驗結合AI等新技術的應用帶進汽車。
極米科技2024年進軍車載光學市場,並於同年斬獲6個定點專案。截至2025年3月,這一數字已攀升至8個。它在本次車展帶來的是一機多投座艙投影、天幕投影和側窗投影等產品。光峰科技在車載領域耕作的時間更長一些,2022年開始拓展車載顯示和照明的方案,它在本次車展上展示了其“靈境”智慧車載光學系統等解決方案。
“智慧化才是汽車的靈魂,光峰將跟隨國家政策,堅定不移在汽車上游器件取得突破,結合AI技術,我們的應用方向相信發生更多的變化。”光峰科技CEO李屹表示。
機器人作為車展的“新人”,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光峰科技在展臺上也展示了與機器人的互動。李屹預言,未來的汽車車展裡,人形機器人將無處不在。

熟面孔
車企競爭的不只是銷售和速度,更應該是安全。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政府現在對於安全提出了一系列的舉措,強調、重視安全。安全對於汽車的各種各樣的技術來都說很重要,但是對於輔助駕駛來說尤為重要。”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及博世智慧交通業務主席馬庫斯•海恩對第一財經表示。
馬庫斯·海恩已經多次參加在華車展。他對中國汽車市場感受之一是輔助駕駛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迅速,輔助駕駛的選擇方案多種多樣,成本也在能夠負擔得起的範圍內。目前博世推出的是兩段式的基於人工智慧端到端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今年底會推出一段式的基於人工智慧端到端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
中國本土的新型汽車供應鏈企業百舸爭流,希望從博世等企業手中拿走份額。
“經營業務和經營家庭是一樣的,不能總是入不敷出。博世始終會保持良性的競爭態勢,不會進入惡性競爭狀態。簡單來說,博世不會製造價格戰或者參與價格戰。”博世智慧交通業務中國區董事會總裁王偉良表示。“安全性的要求,最終需要用法規來約束和管理。在法規驅動下,相信行業的競爭最後會趨於收斂。所有的曲線收斂,都標誌著行業的整合,當然,多長時間?有待我們觀察。”
智慧座艙也是各家企業競爭的焦點。
隨著汽車智慧化、網聯化的演進,消費者對智慧座艙的需求從基礎功能轉向場景化、情感化的互動體驗。本屆車展期間,偉世通與火山引擎釋出基於AI大模型的智慧座艙解決方案,聚焦端雲協同計算與多模態互動兩大核心技術。
“中國汽車市場激烈的競爭以及新勢力的崛起,我們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這也是為什麼說我們在做轉型的原因。”多次參加上海車展的偉世通全球副總裁及中國區總裁韋巍對第一財經表示,外資公司想要在中國生存下去,都要面臨兩個重要問題:一個是速度方面的挑戰,一個是成本方面的挑戰。“一個是企業響應的速度、決策的速度、變更的速度能不能達到市場的要求。另外一個就是成本,能不能降低。”
偉世通是一家中小規模的零部件供應商,並非博世集團這樣的巨無霸企業。它的CEO抓業務也抓技術,企業的優勢在於決策快、轉型速度快。為了能跟上中國市場變化的速度,該公司也在深化製造環節的本土化。
“生產肯定是在中國國內的,包括一些零部件、晶片國產化的工作,我們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我們還會考慮跟中國這些有競爭力的廠家一起合作做到國際市場上去。”韋巍表示。

安波福在今年車展,也特別強調“國產化”,甚至表示支援全面晶片國產化。
安波福是一家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汽車電動化和智慧化變局中,晶片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安波福基於國產SoC晶片開發的ADAS方案已經獲得國內頭部新勢力車企的定點。安波福中國及亞太區總裁楊曉明表示:“我們正在全力、全速推進本地化戰略2.0,構建起全面、徹底、完整的中國方案。”
美國濫施關稅引起軒然大波,在不穩定的國際貿易局勢下,中國本土化生產更能適應中國市場發展節奏。
“我們幾乎不從美國買產品到中國來賣,即使是有個別零部件的買賣也屬於少量的。”楊曉明表示:“我們一直在強調的‘在中國,為中國’,就是要求我們根植於完整的產業鏈。晶片電子器件方面,國產化率我們覺得還是不夠高。我們還在進一步跟中國供應鏈繫結一起,包括晶片國產化,因為晶片國產化不是一兩年能夠解決的問題,要很早就跟晶片供應商、演算法供應商、設計供應商一起做,繼續建立健全在中國的供應鏈體系。”

缺席的人
內田誠沒能出現在日產在上海車展的展臺上。
今年的3月11日,日產汽車宣佈社長內田誠在3月底卸任,繼任者為公司首席規劃官伊萬·埃斯皮諾薩(Ivan Espinosa),任命已經於4月1日起生效。
2024年,內田誠曾帶隊參加上一屆中國車展,包括了幾乎全部執行委員會成員。
“為什麼高管成員都在這裡呢,原因就是我們想要感受和接觸中國速度。5年前我就在中國,但即使是5年前,我們甚至也無法預測形勢會這樣發展。”內田誠當時接受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希望團隊能夠了解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我們要制定策略,使我們在中國市場更加強大,讓車型更加及時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如果我們不能滿足這兩方面的目標,我認為將很難保持在中國的節奏。”
大船總是難掉頭。日產汽車董事會顯然對內田誠的轉型進展並不滿意。在卸任的釋出會上,內田誠說:“雖然心中有些不甘,但我衷心希望新的經營團隊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力量,使日產重回增長軌道。”
今年上海車展,帶隊的是日產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馬智欣。對於他來說,日產的中國戰略,當務之急是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車型。
“到2027年夏季,我們將投放市場的新能源車型的數量,從原本的8款提升到10款,10款之中有9款都是日產品牌的車型。”馬智欣對記者說,未來3年,東風日產計劃投入100億元用於新能源研發,並擴建技術中心以容納4000名員工。
日產汽車在華銷量曾超過150萬輛,但2024年銷量只剩下70萬輛。它在推出新車型方面的反應速度相對較慢。現在正在作出改變,以適應中國速度。
“在技術等很多領域,中國是非常領先的,特別是在電驅化和智慧化領域,中國的消費者正引領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們希望能夠參與競爭,並且保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保持自身強大的競爭力。”馬智欣表示,日產跟以前的合資公司不同了,現在高度認可本地研發團隊的能力,也充分授權本地研發團隊主導車型的開發,縮短研發週期至24個月。“之前我們也對管理團隊進行了調整,現在我們正站在新一輪產品復興的起點上。”

小米汽車董事長雷軍同樣缺席了上海車展。
在各家造車新勢力中,很少有一家車企創始人能像雷軍這樣地吸引眾多粉絲。他參加了2023年和2024年的車展,眾多消費者的圍觀。雷軍參與這些活動也為小米汽車造勢,帶動小米汽車的熱度。小米汽車量產之後,很快開啟市場局面。
對於缺席上海車展,小米官方回應表示:“雷總很想來,但是他的時間有其他規劃,有衝突,也希望和大家問個好,歡迎大家到小米的展臺看看。”
雷軍在其微博上發聲:“到訪小米展位的朋友,可以免費領取車展限定礦泉水,還有 Ultra棒球帽(每天送5000個)”。小米的展位依然吸引眾多觀眾,現場擺放了SU7和SU7 Ultra,不過首款SUV產品YU7並未出現在本次車展。
3月29日,一輛小米SU7標準版汽車發生碰撞事故,三名女大學生身亡。這一事故引發社會各界對汽車安全的重視。本次車展期間,多家車企重申了安全的重要性,將輔助駕駛的安全性置於發展速度之前。
艾鐵成今年也沒有出現在蔚來展臺上。
他曾是蔚來汽車旗下樂道汽車品牌的總裁,於4月2日宣佈離職。艾鐵成的履歷光鮮,在迪士尼、Wework都曾擔任高管。他加入蔚來之後,被蔚來創始人李斌寄予厚望。主導樂道品牌之後,他本人也曾立下軍令狀。
艾鐵成高估了蔚來體系的能力,低估了中國市場的競爭強度,最終市場對樂道汽車的接納程度有限。在剛過去的3月份,樂道新車交付只有4820輛。在其離職信中,艾鐵成表示,自己在營銷層面有很多的欠缺和不足。
“如果樂道做得不好,整個蔚來公司的盈利就無從談起。樂道必須要把自己的銷售、服務、新產品包括供應鏈做到一個非常好的水平。”4月23日,上海車展首日,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現在,樂道的壓力從艾鐵成轉移到了沈斐身上。日前,蔚來原能源業務負責人沈斐接任樂道汽車總裁,向秦力洪彙報。
微信編輯 | 雨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