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決定先“區域性退休”

繼無痛存錢之後,年輕人中間又流行起了一種新的攢錢方式“用利息生活”,即不花存款,用利息覆蓋部分生活開支,實現咖啡自由、奶茶自由、早餐自由等。
善於造梗的年輕人,也將其稱為“區域性退休”,調侃自己憑一己之力“降低了退休門檻”。
實際上,去年以來,#90後夫妻7年存下100萬每月靠利息生活#等話題就多次引發網友熱議,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嘗試用存款利息過好生活。
“開心,又是用利息生活的一天”
在小紅書上,#利息生活挑戰##用利息生活#等相關話題瀏覽資料已達到1.4億次。
有人直言自己每天利息2塊多,只夠買一瓶可樂,或者點菜時多加一個滷蛋,有人選擇積少成多,把每天2塊錢的收益攢起來,這樣每月50塊錢的電費就有了著落。
二次元愛好者則用每天5塊錢的利息,實現了“無痛吃谷”,假裝“0元購”買文具、手帳,為每天增添一點小開心。而對於有些人來說,用每天這筆穩定的收益,覆蓋一天的公共交通通勤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甚至還有人發明了“10元退休學”,用每天10塊錢利息給自己發退休金,體驗奶茶自由、體驗課自由等。
其實,還有更“誇張”的。
比如有人用餘額寶裡攢下來的利息,為爺爺奶奶改造了房屋,粉刷了牆面,添置了沙發和茶几,並且給奶奶買了柺杖。還有人用累計的利息短途出遊,實現“旅行退休”,並且還不是個例。
一位95後女孩和自己的另一半就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2024年短途旅行花銷都從存款利息中出。目前,他們已經完成了兩次短途旅行,利息還剩幾千塊錢,準備用這筆錢,在今年的假期把省內沒去過的地方都走一遍。而未來,兩個人的終極目標是,用存款利息覆蓋一年的旅行花銷,主打一個“無痛”旅行。
更有甚者,實現了“三餐退休”,00後黛黛就是如此。黛黛工作一年存了10萬塊錢,但在體檢時發現有頸椎病,出於對身體健康的考慮,決定裸辭。她把餘額寶的利息當作每天伙食費的標準,“早上十點多十一點多醒來,檢視餘額寶的收益,然後根據這個收益來安排一天的兩頓飯菜。”從去年10月9號離職到現在,黛黛已經踐行了大半年的時間。
在有關#利息生活挑戰##用利息生活#等話題分享下,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經營著一方小天地,持續更新著“區域性退休”的進度條。雖然不是人均存款“大戶”,但即使用每日入賬的利息滿足生活裡的小確幸,對於很多人而言還是幸福感滿滿。“利息就像小驚喜一樣,存得很少,但是發現突然多出來的十幾塊錢,也會很開心。”
用利息生活,可行還是離譜?
每天利息只有一位數,夠吃嗎?日子一定過得很苦吧?
黛黛的故事在引發熱議後,收到了很多留言,其中不乏質疑。但根據黛黛的經驗,以她所在的城市和自己對一日三餐的需求,一個人在家做飯吃,每天5塊錢足夠。
如果餘額寶前一天的收益只有4塊錢,黛黛會買一些蔬菜,比如花不到兩塊錢買兩斤冬瓜,清炒一下,再搭配一碗白米飯。如果是6塊,可能就去買點肉。她曾試過,把7塊五毛錢買的肉,做成了三份炒肉絲,這樣每頓飯的成本也就3塊錢左右。
“不覺得辛苦,反而是很幸福的事情。”不同於被動節約,在黛黛看來,她並沒有要刻意省著花,降低生活質量。日常飲食看起來清淡,但對自己的身體是健康的,且是能夠吃飽的。只是她會選擇性地把錢花在自己認為值得的地方,比如用兼職獲得的收入,獎勵自己一趟旅行。
和黛黛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90後武漢姑娘,網名為“我是一條鹹魚”。2023年5月,她在跟家人商量妥當後,一個人搬回離武漢半個小時車程的農村老家,過起一個人的農村生活,到今年5月剛好滿一年。
每天早上起來,在自家的院子裡伸個懶腰,打理下菜園,擺弄下花草,中午吃完飯睡個午覺,下午喝喝茶、拍拍照、發發小紅書,晚上就電視投屏追劇。“其實能看到,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多。”
“我是一條鹹魚”表示,如今在自家院子裡種的瓜果蔬菜,已經完全實現自給自足,甚至有時候吃不完,還會送給鄰居,拿去喂池塘裡的魚。每個月平均1000元的開銷,主要用來支付水電費、網費,購買肉蛋等食材和生活日用品,“真的很夠,還很放鬆”。她形容現在的日子有種腳踩土地的踏實感。
與#通勤包的盡頭是奶茶袋##折扣店成快樂老家#等熱門話題所傳遞出的生活態度相似,這屆年輕人在節約和合理支配金錢上,有著更加自主、獨立的意識,更傾向於“該省省該花花”。用餘額寶等存款利息覆蓋部分日常支出,享受更具性價生活和快樂,正成為他們的生活新態度。
“區域性退休”,年輕人不拼了?
其實不論是“攢錢上癮”,還是“區域性退休”,表面上看似摳搜,想要躺平的年輕人,實際上正在追求更具鬆弛和安全感的生活,而背後的底氣來自於具備一定的儲蓄和投資能力。
“我是一條鹹魚”在決定搬去農村生活前,已經先給自己算了一筆賬,手握102萬的存款,加一套武漢市區的房子,可以把收入分成三份:大部分存款放銀行定期,可覆蓋每月社保支出,並且還有結餘;房子以1800元的月租金出租,足以覆蓋日常生活的開支;留6萬存入餘額寶,靈活取用並收取利息。由於在農村生活花錢的地方變少了,她從離職後到現在不到兩年時間,又存了2、3萬。
正如有很多用利息生活的人表示,不以掙錢第一目標,但也不會躺平。“區域性退休”不代表沒事幹。對“我是一條鹹魚”來說,種菜也是一種生活。
而對於黛黛而言,把餘額寶利息當作每天的生活成本,剛好可以把自己解放出來,有時間和精力去探索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雖然不用上班,但她把自己每天的時間安排得有條不紊:
  • 早上10點到11點鐘起床,用半個小時的時間一邊做飯一邊拍攝短影片素材;
  • 下午2點到6點去快遞站兼職,一個小時能收入16塊錢;
  • 下午6點後下班回家,同樣地邊做飯邊拍攝短影片素材,她的自媒體賬號目前做到了一週兩更到三更;
  • 晚飯後到10點,騎電瓶車去離家4公里的夜市擺攤賣髮夾。
黛黛算了下,自己每個月下來能賺到五六千,她會用這筆錢給家裡添置生活用品,給自己交醫保。如果想出去旅行,即使花個大幾千,也不會心疼和含糊。“我沒有退休的概念,現在只是選擇不去職場了而已,但沒有影響到我的生活品質,反而讓我整個人都放鬆了,身體健康狀態也好了。”
同為00後的鼠鼠也有著同樣的看法。作為資深刮刮樂愛好者,鼠鼠在一年多前中了刮刮樂頭獎100萬,這讓她在社交媒體平臺引發了關注。她透過不斷調配自己的生活節奏,實現了偶爾兼職的“區域性退休”,並把手裡的資金做了合理分配。目前利息收入和日常支出基本能保持持平。
所以,持續獲取穩定收益,才是年輕人能夠有“自信”用利息生活的底氣。他們大多不會追求“風浪越大魚越貴”,而是選擇“穩穩的就挺好”。鼠鼠就曾在大學期間,用自己兼職所得的收入,在餘額寶裡賺取了1000塊錢的利息。靠著這筆錢,她完成了一次大學生的特種兵旅行。如今,她還會“習慣性”地留一筆錢存進餘額寶。“像週末或節假日時,基金會休盤,就只有餘額寶在收益,還是蠻有安全感的。”鼠鼠說道。
同時,我們也看到,年輕人在消費理性迴歸之下,也在探索用自己的方式投資自己、充實生活,為生活和收入帶來更多可能性。當然,前提是,要在確保有最基礎的生活保障之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作為過來人的黛黛表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願大家都可以找到讓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
作者:劉蕾
編輯:馬敏
值班編輯:屈博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