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黑燈夜爆帶魚

本圖片由三哥兒提供
今年天氣熱得早,六月剛到,氣溫就衝到了100℉(37.8℃)。加上雨水少,湖裡水位不高,大壩不放水,對我們岸釣的漁民非常不利。往往到了週末提杆出去轉一大圈,曬脫一層皮卻空手而歸。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當一扇扇窗戶都關上的時候,一扇門卻緩緩開啟。由於天氣炎熱,今年自由港(freeport

)的帶魚魚情提前爆發。以前要到八月才有的好魚情,現在六月就出現了!

得知了確切的魚情報告後,我們四人在上週末(六月二十五號)從達拉斯開車5個半小時去自由港的長堤公園(Jetty Park)海釣。這次我們故意不帶大燈。長堤上晚上釣帶魚,大的舞臺燈照海面“聚魚”是公認的最好方法。所以發電機和大功率舞臺燈是釣帶魚不可或缺的裝備。有人沒有燈,就只能傍一位燈主同去或到了後找一個面相善良好說話的燈主去蹭燈。但我們卻是有燈不帶,要去挑戰黑燈夜釣,要專門找黑的地方去釣帶魚。這樣的釣法有點小眾。現在大家在燈具上大搞軍備競賽,由一個燈加到兩個燈,加到四個燈。由一般的舞臺燈到LED

燈到氙氣燈,亮度越來越大。我們卻反其道而行之,把大燈給廢棄了。

這樣的黑燈釣也不是我們突發奇想,而是實踐了好多次,摸索了好一陣子了,也慢慢積累了一些經驗。只不過以前都不敢冒這個風險,還是把大燈帶上。到底這是一趟來回12

個小時車程的旅行,要是隻因為沒燈釣不到魚,那不是太鬱悶了啊。

閒話少敘,我們四人週六中午12

點整出發,直奔自由港長堤公園,下午六點多就站在新長堤上了!

五隻羊和七隻羊
六點的太陽還是明晃晃的。我們是衝著晚上夜釣來的,現在天色還早。但既來之則甩之,準備好魚杆就開始甩杆了。
我試了鐵片,軟餌,沒一個咬口。這也可以理解,這麼大的太陽,喜歡在夜間活動的帶魚還沒出來找吃的。但不對啊,離我不遠的一位穿黑色T

恤的大哥卻在頻頻上帶魚。於是我遠遠觀察,他用帶魚鉤,我也換上帶魚鉤,他用大尾巴軟餌,我也在帶魚鉤上掛上同樣的軟餌。但不管我怎麼搞,楞是沒有一個咬口。而那位黑衣大哥還是在連連上。

“一定是位置的緣故”我心說。於是我向他那邊靠近。等到距離足夠近了,我還是一無所獲。

那位大哥看我在近處了,朝我友好的點點頭。我趕緊說“大哥你釣的真好”。他回覆說“哪裡哪裡,瞎釣。”然後他又問,“你是方明吧?”

每次別人叫出我名字而我不知道對方是誰時,都是我最尷尬的時刻。我趕緊點頭說是,盯著對方看。想起來了,在達拉斯一個釣點釣魚時碰到過一次。但那時也沒怎麼聊天,還是不知道他叫什麼。我趕緊問“大哥貴姓?””

我姓張”他答道。

釣魚的人最佩服的人就是你用完全一樣的東西在同樣的地方就是釣不上魚來的時候,那人卻像玩兒似不斷上魚。張大師就是那時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那位。我心誠悅服的問他,“我怎麼連一個咬口都沒有,你怎麼釣的?”

八分之三,要遠,5只羊
張大師頭也不抬蹦出這麼幾個詞。外行人可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但我聽後欣喜若狂。這就像可口可樂的秘方,就像愛迪生髮明燈泡時燈絲材料的選擇,就像飛機自動降落系統最重要的幾個引數,反正就是釣魚時最重要的幾個要素。
我趕緊到包裡找八分之三盎茲的帶魚鉤,沒有。我最大的是四分之一盎茲的。估計也夠重了。把魚線上八分之一的換下來,換上四分之一的。掛上張大師一樣的帶魚餌。第二個秘訣就是“要遠”。那就是要遠拋了。看來魚在外面。我用最大的勁把鉤子甩了出去。接下來就是“5只羊了”。我默默的在心裡數著羊。一隻羊,兩隻羊。。。。。一直數到7只羊就開始收線。有看官在那裡說了,是5只羊,到你那裡怎麼成7

只羊了?原因就是我的鉤子是四分之一的,比張大師的輕,當然需要更長的時間沉下去了。輕鉤沉下去需要的時間長,重鉤需要的時間短,重量和時間可以按下圖中的公式來轉換。因為過於簡單,這裡就不再贅述。

等數到7

只羊我就照貓畫虎把杆尖朝上開始收線。沒收幾圈,就有了第一個重重的咬口。可惜沒咬上。繼續收線,又一個咬口,這次咬的死死的。我開始和帶魚拔河。你來我往不一會兒,帶魚投降,我順利的把那條在太陽下閃閃發光的帶魚拉上了岸。

本圖片由三哥兒提供
有了第一條,下面就是copy/paste,按模板複製了。於是就有了第二條,第三條。於是有了連桿。在大太陽下,在遠處的深水裡,把帶魚一條一條的往上拉。直到天黑,我基本沒停過上魚。等到天暗下來,帶魚的位置和水層發生了變化,7

只羊釣法暫告一個段落。我那時已經釣了五,六十條了。

總結一下我開始為什麼釣不到帶魚,主要是開始用的鉤子太輕,八分之一盎茲的,不大沉得下去。大白天魚在最底下,我的鉤離魚的位置還差好幾只羊呢,當然就釣不著了。不過在這裡要友情提醒,這種釣法一定要找好地方。有的地方掛底很厲害,會讓你掛到懷疑人生。我站在張大師邊上,想必他找了塊風水寶地,我也沾光,一次都沒掛。幾個隊友就沒那麼幸運了,差一點掛破產了。
夜場黑燈挑帶魚

夜幕降臨,天完全黑了。長堤上發電機的隆隆聲響了起來。一道道光柱射向海面。我們四人站的地方卻是一片黑乎乎的。沒人過來架燈。估計是怕我們幾個蹭燈吧?所以直到第二天清晨我們離開,都覺得這次釣魚的人特少。是難得的一次沒有和別人纏過線的。

夜釣開始,我們換上夜釣裝備。鉤子是八分之一的帶魚鉤。因為晚上帶魚的位置比較靠水面,鉤子不需要沉得很深。用八分之一的鉤子容易把鉤子控制在水的表層。

魚餌是用熒光假鉺。用燈一照就發光的那種。由於沒有大燈,頭燈的功率不夠,我們帶了紫外線手電。遠遠一照,熒光餌馬上變得很亮,效果非常好。

還有一招,就是在帶魚鉤的三本鉤上掛點蝦肉或帶魚肉。這樣的鉺有光亮,有味道,有形狀,對帶魚形成全方位誘惑。

剩下的就是手上的功夫了。有時讓鉺勻速滑動,有時加入抖動的動作,有時一緊一鬆讓鉺有上浮下沉的運動。這些動作給餌注入了靈魂,餌馬上生動了起來。什麼樣的帶魚有那種定力抵擋得住這種誘惑呢?

不一會兒,我們四人開始紛紛上魚了。因為要讓餌在表層水面走,杆子甩出去後就要把魚竿提的老高。後來乾脆站到堤上去了,離水面還有老遠。中了魚後直接挑起來,帶魚就被挑起飛上堤來。四人不斷的上魚,漫天的帶魚啊。

總體的感覺,沒燈一點沒影響上魚。一直認為有燈才能把魚聚過來,但我們沒看出沒燈魚的密度小。或許現在魚多,哪裡都有足夠大的密度。或許魚少的時候有燈的效果好?先在這裡存疑。

跳啊,你咋不跳上天呢?
帶魚有個特性,咬住水面比較大的餌魚會跳起來躍出水面。有時會在水面幾連跳。我們釣的時候也經常有帶魚咬到鉤子就躍出水面的情況。甩出去後慢慢收線。收著收著突然線鬆了,一看水面,帶魚含著鉤子在那裡跳呢。一般來說,帶魚躍出水面了,釣上來的難度就大了很多。10

條這樣的魚能釣上來一兩條就算不錯了。

我這次帶了一包比較大的熒光餌,4

吋的。掛上後每次咬鉤帶魚都會跳出水面。雖然這樣釣起來很刺激,有種釣劍魚的味道。但是隻要跳出水面,釣上來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跑魚多了,就想辦法如何提高中魚率。

透過觀察和實驗,發現跳起來的帶魚跑掉的主要原因是線上鬆了。等到魚落下來,你趕緊收線,等到線收緊了,也錯過了最佳殺鉤時機。於是我就嘗試著在帶魚跳起來的時候就飛快的收線。等到魚落下來,魚線是繃緊的。這樣很容易讓魚鉤鉤住魚嘴不讓其脫鉤。這樣一來,加上一個多小時的實踐和調整,中魚率有了質的飛躍。從十有八九逃脫到最後發展到了到十有八九釣上來。看著在水面亂跳一氣的帶魚被制服,心裡別提多痛快了。你倒是再跳啊,跳到天上都把你釣上來。

最搞笑的是有時帶魚在離岸邊不遠的地方咬鉤。帶魚也是照例一躍而起。我這時飛快收線,然後輕輕一帶,帶魚就落在了岸上!看著瞪著大眼睛一臉懵圈的帶魚,真想和它說,你倒是再跳啊?

四人釣到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三個COOLER都裝滿了。又打了一會兒醬油,石板上睡了一會兒天就亮了。早上6點多往回走。到家中午12點。清點戰果,四人共釣帶魚785條,創了釣帶魚以來的最高記錄。黑釣宣告成功。
北美釣客,講述華人漁民自己的故事!
原創內容,版權歸北美釣客和作者共同所有。歡迎微信群和朋友圈轉載。合作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
歡迎加入北美釣客讀者作者微信群。感興趣的朋友請在留言裡或者公眾號後臺留下微訊號,我們會盡快發出邀請。同時歡迎訪問北美釣客微博:http://weibo.com/naangler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