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藍字 關注我們
從安大略湖到錦江之濱
加拿大華西校友會 劉軍 謝敏
北美五大湖之一的安大略湖,橫亙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與美國紐約州之間。源於安大略湖的聖勞倫斯河,自西向東北,注入大西洋的聖勞倫斯灣。河口一帶有美麗的旅遊勝地千島湖(Thousand Islands),Picton 小鎮就坐落在這裡。

圖中紅點處即為Picton 鎮所在

Picton 圖書館外景
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加拿大學校CS(Canadian School)紀念專案展覽的開幕式在Picton如期舉行。來賓有CS家庭的代表,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館的館員,多倫多加中友誼協會的主席及家屬,華西醫科大學的校友和家屬,以及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相關人士70餘人,其中上有90歲以上高齡的CS老人,幼有啟爾德家族的第六代嬰兒,三位華西校友亦帶上青少年期的兒子來出席,都是希望中加人民之間的友誼能世代相傳。





華西醫院創辦人之一啟爾德醫生的外孫女,黃思禮(Lewis C. Walmsley)的女兒黃瑪麗(Marion Walker)介紹道:選擇Picton 辦展是因為這裡是黃思禮家庭所在地。黃思禮出生成長於此,以後去多倫多上大學,與啟爾德醫生的女兒相戀成婚。1921年,他們從加拿大的安大略湖啟程,一路西行,抵達了成都錦江之濱的華西壩,開啟了他個人及家族與中國幾十年的淵源和深厚情誼。黃思禮是CS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同時還兼職教學數門課程。他以博學多才,興趣廣泛,痴迷中國文學,深受孩子們喜愛,得到了CS各個家庭的高度讚譽,為CS的建設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近十年來,向素珍老師等人對這段湮沒在時間長河裡的歷史,進行了發掘整理。將100多年前來到中國的先驅者們興醫辦學,傳播現代文化知識,幫助呼籲廢除裹腳及吸鴉片等陋習,在華西壩成就了一番偉業,造福中國人民的事蹟,透過文章照片展覽等方式,讓越來越多的國人所知。但在加拿大,黃思禮的故鄉卻鮮為人知,為了讓更多的加拿大人瞭解這段歷史,並認識瞭解中國,促進中加之間的友誼長存,發起這個專案,舉辦這次展覽。
開幕式由啟爾德醫生的曾外孫女,專案協調人Debbie Kirton主持。專案負責人黃瑪麗發言介紹了他父親黃思禮的成就和此專案的目的及開辦過程,向來賓介紹了專案組成員,再次衷心感謝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援。

Picton圖書館的CEO Barbara Sweet 女士致詞介紹圖書館的概況,歡迎支援專案在圖書館的永久展覽。

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彭浩參贊致詞頌讚加拿大CS家庭對中國的幫助支援和功績,表達了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幫助過自己的朋友,歡迎加拿大朋友們訪問中國。

由於簽證原因,華西臨床醫學院派出的代表團隊未能參加這次活動,羅鳳鳴院長為此錄製了影片講話,熱烈祝賀專案的完成,代表醫院對啟爾德及家族建立華西醫院服務中國人民的無私奉獻和付出,為醫院奠定了堅實基礎,表達了由衷的感激和敬仰,表示醫院將一如既往對CS的支援,希望中加之間更多的交流合作。
華西校友盧勇向來賓們展示了加拿大牙醫協會(CDA)官方期刊封面登發創辦華西口腔事業的林則博士塑像及文章介紹這段歷史,並贈送刊物給圖書館,總領館,多倫多加中友誼協會的嘉賓和CS家庭收藏紀念。

加拿大華西校友會為CS紀念館建立製作了條幅,校友們簽名,留在紀念館永久儲存。理事會設計了校友會標識和利用人工智慧創作了校友會會歌,在這次活動上首次使用和公開播放。


今年五月,由四川電視臺高松導演拍攝的四集人文歷史紀錄片《故鄉幾萬裡》在中國公映,反響熱烈,接著CS紀念專案展覽又在加拿大成功舉辦,可謂好事成雙!要感謝來自CS家庭,華西醫院,加拿大老照片專案組,華西醫科大學全球各地校友及社會人士的關心和大力支援。高齡的CS老人,在經歷艱難的疫情時期,不辭勞苦為選址,談判交涉,一路奔波,令人感動不已。華西醫院、華西校友興辦的企業、診所及眾多校友和社會友人的慷慨解囊,解決了此次辦展的經濟問題。專案籌辦組對以上的大力支援,再次表示深深的謝意。遺憾的是原計劃在展館內,銘牌感謝每一位捐款人,由於場地所限,捐獻者眾多沒能如願實現。

六月的Picton,風和日麗,佇立安大略湖邊,湖光水色煙波浩渺,遙望萬里之遙的錦江之濱華西壩,不禁讓人浮想翩翩,撫古思今,不同的國家民族,不同的文化歷史,曾經有過完美的融合,福祉四方延及後代。先賢的偉業,不止沉浸在老照片古建築裡,更彷彿立於天地間,無聲無言,於大地在人心長存。

鎮邊湖景
【作者簡介】劉軍,華西醫科大學81級衛檢專業畢業,現居加拿大密西沙加。謝敏 華西醫科大學藥學83級校友,現任加拿大華西校友會會長。
】親愛的朋友, 我們很榮幸有您成為了我們的讀者。我們更誠邀您投稿,成為我們的作者!



記得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