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在賭國運?

作者 | 堵錢眼的申公豹

全世界為什麼就中國,在大規模修建高鐵?
為啥同樣幅員遼闊的美國和俄羅斯不修高鐵,為啥國鐵集團負債6萬億,每年虧損百億,還在拼命建高鐵?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現在不修以後就沒機會了。
2000-2025年,應該是中國城市化最後的野蠻生長期,拆遷成本低、人工成本低、社會阻力小,錯過這個視窗期會發生什麼?
看看美國就知道了,美國高鐵為什麼修的慢,因為修建高鐵要徵用沿線的大量土地,但是土地價格漲上去了,鉅額的徵地成本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珠三角有位市長,他說很後悔當初沒有能夠大膽借貸去發展基礎建設,當年10億元可以辦成的事情,到了當下需要翻5倍至10倍。
而中國高鐵,有一個男人就是在一個臃腫懶散的系統內,他雷厲風行,向國家要貸款,向外企要技術,8年修了1.8萬公里鐵路,其中有8000多公里高鐵,形成了今天八橫八縱的雛形。
那時候城市化規模沒現在這麼大,高鐵線路可以架在農田上,車站也可以修農田上,而現在為什麼高鐵專案從審批到施工全面收嚴,因為城市化規模到頭了,視窗期已經沒了。
然後,為什麼高鐵每年虧損百億,還在拼命建高鐵?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在賭,賭電不要錢。
高鐵是電老虎,時速350公里的高鐵每小時耗電9600度,大家買的車票可能還不夠交電費的。
但如果電價越來越低、甚至不要錢呢?有人做過計算,現在的太陽能發電度電成本,已經打到了1毛2,生產一塊太陽能板所需的能源,回本週期是1.2年,生產一塊太陽能板所需的資金,回本週期是5年。這些東西理論上是越用越便宜的,當成本降低到超過一個閾值,量變就會引起實打實的質變。
你再看08年以後我們大力倡導的產業、高鐵、新能源車、電池、儲能、光伏、特高壓輸電、以及需要算力支撐的人工智慧,本質上都是賭同一個東西:基本免費的電力。
石油的價格是地域偏差造成的,而電的價格,由技術和生產成本決定的。如果這一天真的到來,人類社會的基本經濟邏輯可能都會被顛覆。
2024已經結束,2025充滿不確定。智谷盡全力幫助你找到有確定性的方向、趨勢、研判。
加入智谷圈,每週的萬字調研和研究,濃縮出高標準的內部研判。每週3分鐘,穿透資訊噪聲,直達本質的財富訊號。新春訂閱,贈送未來一年12場閉門直播。
新春優惠價199元/年,未來隨人數增加逐步恢復至499元/年。掃碼加入,圈內等你,每週三更新。
限時開放2周,趕緊加入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