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3800億投入AI基建,多家民營銀行下調存款利率|財經日日評

點選上圖▲立即加入

指導“三農”工作中央一號檔案釋出
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釋出,這是21世紀以來第2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檔案。全文共六個部分,包括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著力推進鄉村建設、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著力健全要素保障和最佳化配置體制機制。
檔案提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新華社)
|點評圍繞“三農”工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依然是中央一號檔案的主題。在糧食增產和耕地保護的基本問題上,檔案都做了安排。多元化食物供給得到強調,農產品價格企穩回升得到政策支援。處於脫貧過渡期最後一年,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去穩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外,檔案尤其提到了不允許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農房、宅基地等幾個“不”,要求保護農民最基本的權益。而在過渡期後,相關政策仍要不斷調整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檔案中首次提到了“農業新質生產力”的說法。當前生物育種、無人機等技術已經被運用於糧食生產環節,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透過前沿技術提升農業生產率正在成為趨勢。而具體到地方,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還要因地制宜。
我國海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元
2月24日,自然資源部發布《2024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24年我國海洋經濟呈現強勁發展勢頭,海洋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首次突破10萬億,達到105438億元,比上年增長5.9%,拉動國民經濟增長0.4個百分點。
2024年,海洋製造業增加值31829億元,佔海洋生產總值比重超三成。海洋服務業增加值62849億元,佔海洋生產總值比重為59.6%,拉動海洋經濟增長3.6個百分點,高於上年0.1個百分點。海洋旅遊市場持續升溫,郵輪旅遊熱度高漲,海洋旅遊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6135億元,比上年增長9.2%。海洋資源要素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海洋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央視新聞)
|點評海洋經濟的產業規模近幾年持續擴大,整體發展向好。政策支援下,海洋能源開發加速,相關運輸需求增長,加上海洋旅遊業發展強勁,多項因素共同作用,海洋服務業成為推動海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同時,我國海洋製造業的競爭力不斷提升,在輔助船舶製造等領域優勢明顯。伴隨海洋製造向著高階化、智慧化發展,技術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攻克技術瓶頸將成為發展關鍵。
當前,海洋經濟與內外產業融合發展的“海洋+”模式正在成為趨勢。不同產業協同,可以為產業發展創造更多活力,其規劃或需要結合各區域實際開展。而在海洋經濟壯大過程中,也會催生出更多對相關複合型人才的需求。
深圳就打造科技創新生態等召開發佈會
2月23日上午,深圳罕見地在週末開了一場新聞釋出會,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主題新聞釋出會。會上,深圳就如何打造科技創新生態等情況進行了介紹。
深圳市委科技創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深圳市科技創新局局長張林在會上表示,深圳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資金都在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和重大科技專案發明專利都出自企業。因此,深圳將持續推動政策、資金、專案、平臺、人才等創新資源更多佈局在企業,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創新企業開天闢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每經網)
|點評深圳選擇在週末舉辦釋出會,可以看出在推動科技創新上的緊迫感。召開時點正處於中央民營企業座談會和深圳兩會開幕之間,也向外界傳遞出支援民營經濟發展的強烈訊號。釋出會上尤其提到了對中小微企業、初創企業的支援,作為新技術、新產品的“搖籃”,中小微創業企業已經在本輪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發展浪潮中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
從具體舉措來看,深圳此番也是拿出了真金白銀的誠意,對不同型別初創企業提供算力及資金補助,在人才保障和安居上也加大力度。不僅是深圳,近期不少地區都在加緊佈局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或加速重構全球經濟結構,科技創新成為各地都不想錯過的風口。
阿里將在雲和AI硬體設施上投入3800億元
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宣佈,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的總和。這也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紀錄。吳泳銘表示,AI爆發遠超預期,國內科技產業方興未艾,潛力巨大。阿里巴巴將不遺餘力加速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全行業生態發展。
23日,摩根士丹利團隊釋出研報,大幅上調阿里巴巴評級至“超配”,目標價從100美元上調至180美元,高階估值更是達到300美元。預計阿里雲收入將在三年內翻倍,從2025財年的1180億元增長至2028財年的2400億元。(華爾街見聞)
|點評AI技術商業變現難題至今尚未被完全解開,包括阿里、亞馬遜等全球科技巨頭還是毅然決然地表示將加快雲和AI硬體設施的投資。DeepSeek低訓練成本、高質量的AI大模型推出後,業內部分人士一度認為未來AI行業內的基礎算力資源競賽步伐將大幅放緩。事實上,DeepSeek的訓練方式更像是低成本地“複製”一個現有模型,難以使模型能力更進一步。想要訓練下一代頂尖大模型,龐大的算力支援仍然必不可少。
對於中小企業和個人來說,想要在本地“滿血”部署一個優質AI模型成本較高,租用雲伺服器成為成本更低的實現方式,去年租用雲伺服器部署AI模型的需求顯著增加。自用和出租算力的需求疊加下,提升硬體設施投資顯得順理成章。
騰訊元寶超豆包成蘋果App免費榜第二
2月24日訊息,蘋果中國區App免費榜出現新變化,騰訊元寶一舉超越豆包,升至中國區蘋果免費App下載排行榜第二位,榜首則由DeepSeek佔據。這當中,騰訊元寶屬於後來居上者。其於2024年5月上線,底層採用騰訊混元大模型,主打生產力工具。上線初期,騰訊元寶的推廣力度並不大,使用者量與其他廠商產品存在顯著差距。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2月,騰訊元寶月活量僅211萬,排名第八。
2月13日,騰訊元寶跟隨大量公司的步伐接入DeepSeek-R1滿血版,同時支援混元和DeepSeek兩大模型;四天後,該公司自研的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 灰度上線。目前,蘋果App免費榜前三均被大模型應用佔據。(介面新聞)
|點評元寶超越豆包的主要因素還是騰訊自身對於元寶宣發上的轉變。DeepSeek在春節之後走紅,短期內使用者大量湧入讓DeepSeek官網的服務長期處於繁忙狀態,很多應用紛紛宣佈接入DeepSeek-R1,希望可以藉助這波流量,拓展使用者群體。元寶正是藉助這股東風,在各個社交平臺大力宣傳自家App,從而迅速衝上了榜二。
除了DeepSeek外,Kimi與豆包此前在網路中的火爆,除了AI模型自身有亮點外,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於網際網路中鋪天蓋地的廣告。現階段大模型迭代的速度較快,使用者忠誠度較弱,很容易被更優秀的新模型所吸引。騰訊AI大模型更多的是跟隨業內的腳步,缺乏特色也就沒有在廣告上投入太多額外成本。只是最近百度、阿里等同行都在強化宣發,騰訊終於也按捺不住,加入戰局。
多家民營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2月24日訊息,近日,又有一批民營銀行即將下調存款利率。據統計,本月以來,19家民營銀行中,至少已有7家下調或正在下調存款利率,而此輪著手下調存款利率的多是此前儲戶眼中的高息銀行。下調以後,存款利率能夠達到2.9%的僅剩華通銀行3年期定期存款。
2月20日,最新一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出爐,自2024年10月下降後,LPR已連續4個月維持不變。業內人士預計,一季度末前後,降息視窗有可能開啟,而隨著LPR的再度下行,新一波存款利率普降還在路上。(第一財經)
|點評這兩年,民營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的趨勢愈發明顯。由於在定價上有較強的自主權,民營銀行可以透過較高的存款利率吸引客戶,實現差異化競爭。而在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的背景下,民營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一方面是為了適應市場環境變化,另一方面也是為貸款市場的業務開展騰挪空間。降低存款利率後,民營銀行以低利率貸款吸引優質客戶時,淨息差壓力也會有所緩解。
整體來看,近年來民營銀行的淨息差呈現出快速收窄的趨勢。業績表現上,增收不增利的現象也較為普遍。作為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穩息差在此時就較為重要。同時,下調存款利率也能最佳化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增強抗風險能力。在市場預期降息的大環境下,短期內“3字頭”的存款利率可能都會比較少見。
伯克希爾現金儲備達3342億美元
2月23日訊息,“股神”巴菲特釋出了第47封股東信。在股東信中,巴菲特強調,伯克希爾的股東可以放心,我們始終會將大部分資金投入股票——主要是美國企業,但其中許多公司在全球市場也有著重要業務。伯克希爾永遠不會偏好持有現金等價物,而忽視優質企業的股權,無論是控股還是部分持有。據伯克希爾·哈撒韋2024年四季度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現金/短期國債等流動性儲備升至3342億美元,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佔公司淨資產的53%,再創歷史新高。
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伯克希爾已經連續九個季度拋售股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美股市場正處於歷史高位,標普500指數近期再創新高。據悉,巴菲特和他的副手們正在尋找投資機會。(綜合澎湃新聞)
|點評巴菲特每年給股東的信與股東大會是全球很多投資者翹首以盼的,今年的信整體相當平淡,卻還是有不少值得品味的語言。伯克希爾這兩年一直在拋售股票,積累現金頭寸,這與節節攀升的美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巴菲特在信中重點提到了這個問題,以伯克希爾的體量,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前後需要的時間按年計算。美國國內的高通脹風險、部分關鍵政策的反覆搖擺、美聯儲利率路徑的不確定等眾多因素均讓巴菲特認為未來持股的長期勝率偏低。
並且,伯克希爾收購了大量未公開上市的優質公司。這種能夠深度介入到公司經營中的投資方式,更受巴菲特喜愛。巴菲特過往大部分投資決定,隨著時間推移都會被證明是極富遠見的,這次與美股表現“逆勢操作”或許也不例外。
週一兩市震盪調整滬指跌0.18%
2月24日,市場全天震盪調整,三大指數小幅下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2.08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121億。盤面上,市場熱點較為雜亂,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2700只個股上漲。從板塊來看,農業股逆勢活躍,基建股午後走強,機器人概念股反覆活躍,AI概念股走勢分化,DeepSeek概念股展開調整。智譜AI、教育、元件、CPO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373.03點,跌0.18%,成交額為8028億元;深成指報10983.04點,跌0.08%,成交額為12776億元;創指報2266.24點,跌0.67%,成交額為6194億元。(財聯社)
|點評上週末從券商研報到市場傳聞,都一致性地看好AI行情,外資券商同樣在推波助瀾。不過,國內對市場炒作行為的監管力度有所收緊,週一開盤一小時兩市成交明顯放量,突破萬億,前期高位股卻集體回落,市場情緒受到一定影響,午後甚至一度出現小幅跳水。從板塊上看,AI和機器人概念的板塊效應大幅減弱,一號檔案如期釋出,農業相關板塊走強。除此之外,白酒、房地產、服裝家紡等與AI基本不沾邊的傳統產業盤中異動,市場風格略有切換。
當全市場所有人都一致性地看好某個行業時,意味著這個行業的前景在短期內已經被市場充分預期,同時也意味著後續場外接力資金稀缺。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主編 |何夢飛
2025年我們將繼續組織企業家走進東南亞、中亞、非洲、北美、墨西哥、中東等熱門出海目的地,一起尋找全球新機遇。歡迎報名同行!
點選下圖▼立即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