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死後把腎給我,我馬上嫁給你!”23歲尿毒症女孩,為活命與癌症男子結婚……

來源 | 網路

前段時間,上映了一部名為《我們一起搖太陽》的電影,看哭了無數人。


而鮮為人知的是,這部電影背後,藏著一個同樣曲折感人的故事。

2013年某天,在一個叫“活著真好”的癌症患者QQ群裡,忽然冒出來一則另類徵婚廣告:
“我叫王霄,25歲,B型血,尿毒症晚期患者,尋找同血型的癌症患者…
只要你願意,在你走後捐腎給我,我樂意同你結婚,並承諾婚後會照顧你的生活。
為了活著,請原諒我的卑微和齷齪!”
這則“你死我活”的徵婚廣告,瞬間吸引了群裡眾人的圍觀。
但除了同病相憐的安慰,並沒有王霄想要的訊息出現。
就在王霄感覺無望時,沒想到3天后,有人主動聯絡上了王霄。
對方聲稱:死後願意把腎捐給王霄,條件是幫對方照顧年邁的父親。
王霄一聽,欣喜不已:
只要我能活著,你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
結婚是為了活命,而婚後唯一的指望就是丈夫早死?
上帝為這個花季女孩安排瞭如此荒誕的一幕,但多少讓王霄有了一絲希望。
可沒想到,幾個月後,王霄卻哭著反悔了!
2011年,23歲的王宵從西安工業大學畢業,進入華榮公司工作。
王宵是個性格開朗活潑的姑娘,她工作努力、追求上進。
跟所有年輕女孩一樣,她夢想著未來能收穫屬於自己的甜美愛情和幸福生活。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2012年初,王宵查出了尿毒症晚期。
照醫生的說法,她可能連一年都撐不過去,換腎是活命的唯一選擇。
好日子還沒開始,就要直面死神的威脅,王宵好像一下被推進了無底深淵,所有美好的憧憬統統化為泡影。
只有換腎才能活命,可腎源上哪兒去找呢?
王宵父母都患有慢性病,不滿足移植條件;
姐姐倒是可以,但姐夫死活不同意。
轉眼,王霄就與病魔抗戰了一年多,打破了醫生所說的“撐不過”一年的魔咒。
但王霄的病情也越來越嚴重,隨時有生命危險,可合適的腎源卻沒有半點訊息。
正當王霄一籌莫展的時候,2013年4月,有人給她出了個主意:
找個癌症患者嫁了,等對方去世後,移植他的腎。
這個提議,簡直顛覆了王霄的三觀。
她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為了活下去,需要卑微、齷齪到這個地步!
可她確實不甘心,自己年紀輕輕,人生難道就此淒涼落幕?
於是,猶豫再三,她還是決定抓住這渺茫的希望。
於是,她硬著頭皮加入了“活著真好”癌症患者QQ群,並心懷忐忑地釋出了徵婚廣告。
王霄想著,只要有人願意在死後將腎給自己,她會毫不猶豫地和對方結婚,並答應對方的一切條件。
王霄的另類徵婚,引起了群裡病友的關注,但除了安慰嘆息外,沒人接她的茬兒。
就在王宵感覺無望時,第3天晚上,忽然有人跳出來說:
“我願意和你結婚。”

這個人叫於建平,西安本地人,比王宵大兩歲,血型也是B型。
於建平畢業於西安交大,是一家理財公司的白領,不僅擁有一份別人夢寐以求的工作,還有一位感情甚篤的女朋友,讓人豔羨。
可沒想到,造化弄人,當他和女朋友準備結婚時,卻意外查出了白血病。
之後,交往多年的女朋友,立馬和他分了手。
而為了給他治病,家裡把房都賣了,已經家徒四壁。
2012年,於建平接受了骨髓移植手術,但術後不久舊病復發,就在人生陷入絕境時,他看到了徵婚廣告。
一開始,於建平以為王霄在惡搞,後來確認了王宵的情況,才鄭重其事地做出了回應。
“我基本不抱啥希望了。”
於建平告訴王宵。
終於找到了“丈夫”,王宵卻說不上自己是幸運還是不幸?
兩人經過一番交談後,交換了電話號碼。
這年夏天,兩人約好在興慶宮公園第一次見面,大熱天,他們卻都捂著大口罩。
“怎麼感覺像特務接頭?”
王宵先摘下口罩,笑呵呵地說。
儘管重病纏身,可還是難掩她開朗活潑的性格。
於建平情不自禁被她逗樂了,他這才發覺,自己已經很久沒笑過了。
於是,他也摘掉口罩,開玩笑地說:
“看看我,你是不是看到活的希望了?”
於建平慘白的臉色把王宵嚇了一跳,原來於建平早已放棄了治療,目前僅靠藥物維持生命。
王霄聽了,勸他還是要配合治療,不要輕易放棄。
於建平卻說:
“我受夠了,早死早解脫,再說你還等我的腎呢。”
這話一齣口,兩人都陷入了沉默。
過了許久,於建平才說出他的心事。
原來,他母親已經去世,父親為給他治病,賣了房花光了積蓄。
將來自己再走了,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老父親,可怎麼辦呢?
於建平經過再三考慮,向王宵提出了一個請求:
“結婚以後你不用管我,我死後自願把腎捐給你,如果移植成功,你活下來,要負責照顧我父親,直到他去世。”
望著這個面色慘白的小夥子,王宵感到一陣陣心酸。
她含著眼淚,答應了於建平的請求。

2013年7月16日,他們去民政局辦理了結婚登記。
二人商定,各自仍住在各自家中,結婚的事不向任何人公開。
“結婚”後,他們經常電話聊天。
經過一段交往,王宵發現於建平是個特別風趣的人,上大學時他就擅長寫段子,還演過小品。
自從認識了活潑的王宵,於建平黯淡無光的生活,彷彿平添了一抹陽光。
他段子手的潛質也被調動起來,時常把王宵逗得合不攏嘴。
兩個被命運推到懸崖邊上的人,不由自主地握緊了彼此的手。
9月份,王宵的病情忽然加重,不得不再次住進醫院。
看著自己腫得發亮的小腿,想到此前一個病友去世時也是這般模樣,王宵心中五味雜陳,再沒心思聽於建平講笑話了。
收不到王宵的訊息,於建平有些擔心。
想到她有可能病重入院,他急匆匆趕來,挨個病房尋找,終於見到了王宵。
“住院為什麼不說一聲呢?”
於建平氣喘吁吁地問道。
“對不起,我可能等不到換腎那一天了。”
王宵說罷熱淚盈眶。
看到她情緒低落的樣子,於建平心中十分難受,他決定陪著王宵一起渡過難關。
自此,他幾乎天天來醫院,遇到王宵的父母親戚,就自稱是她的病友。
之後,為了給王宵增強營養,於建平開始學著做藥膳。
他根據兩人各自的情況,做好兩罐湯,帶到病房來一塊喝。
在於建平的鼓勵和陪伴下,經過半個月的治療,王宵的各項指標基本恢復了正常,腿也消腫了,往日爽朗的笑聲,又重新在病房裡迴盪起來。
有一回,於建平半開玩笑地說:
“要是你沒病,我肯定會追你的。”
“那你就盼著我快點好起來吧。”
王宵不假思索地說。
話音未落,她心裡一沉。
自己快點好起來,那不等於讓於建平早點死嗎?
這人生的死結,該如何拆解?
2014年元旦晚上,於建平帶著親手做的花籃來看王宵。
“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老公。”
二人情不自禁擁抱在一起,望著窗外的萬家燈火,王宵的眼圈溼潤了。
愛情多麼美好,可對她和於建平,卻成了一件奢侈品。
那一刻,對愛的渴望甚至超過了活著本身,王宵默默地做出了一個新的決定。

誰知元旦過後,於建平卻失聯了,好幾天不見人影,電話、資訊統統不回,這下可把王宵急壞了。
幸好她手裡有於建平身份證的資訊,根據上面的住址,她找到了他的家裡。
於建平姑姑告訴王宵,最近不知為什麼,於建平連藥也不吃了,病情急劇惡化,他父親沒辦法,找親戚把他“綁”去了醫院。
“他這是想趕快死了,好成全我啊…”
想到這兒,王宵二話沒說,急忙趕到醫院。
一見面,她也顧不上在場的於爸和其他人,劈面就問:
“於建平,你想幹嘛?”
於建平只好解釋道:
“我不想再受罪了,家裡也沒錢了,何況這麼拖下去,萬一腎受到損傷,那你……”
沒等他說完,王宵哭著撲過去,給了他一記耳光,大喝道:
“你聽好了,你必須好好治病,不然咱倆就離婚!
你的腎我不要了,你託付的事我也不管了!”
於建平被打蒙了,喃喃地說:“那怎麼行?咱倆是有承諾的。”
王宵鼓起勇氣,一字一頓地說道:
“要死一塊死、要活一塊活,這就是我跟你的承諾!”
話說到這份上,也沒啥好隱瞞的了,王宵索性向於爸挑明瞭兩人結婚的原委。
於爸聽了大為震驚,不敢相信自己竟有了個兒媳婦,聽到兒子是為了自己,心中酸澀不已。
當天回家後,王宵又找機會把自己和於建平的事告訴了父母。
兩位老人聽罷也都十分吃驚,但想到兩個孩子同病相憐的悲慘命運,誰又忍心再把他們拆散呢?
為了彼此有個照應,王宵選擇在於建平住的醫院做透析,兩家人還在附近租了間房,共同照顧這對患難夫妻。
有愛人相伴,於建平看到了生的希望。
他開始積極配合治療,等待第二次骨髓移植的機會。
但移植手術需要一大筆錢,於家早就家徒四壁,這筆錢又從何而來呢?
一開始,王宵打算向父母借50萬,可兩位老人說啥也不同意,因為他們的積蓄要留著給女兒換腎用。
這時,有朋友給王宵介紹了一位擅長製作保鮮花的臺灣手工藝人。
所謂保鮮花,是對鮮花進行脫水、脫色、烘乾及染色等一系列技術處理,做成的花飾無論觀感和手感均與鮮花無異,且儲存時間長達數年,因此在國內外花卉市場上都十分走俏。
關於保鮮花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二戰期間,在歐洲南部的安道爾,男孩即將奔赴前線,他將盛開的玫瑰贈給心愛的女孩,並對她說:
“當最後一片花瓣枯萎時,請你忘記我,開始新的生活吧。”
愛人離開後,女孩將玫瑰製成了永不枯萎的乾花,一直等到男孩歸來,男孩見到鮮豔如初的玫瑰大為感到,自此,他們再沒分開。
後來,人們就把這種花稱為“永生花”。
花永生,愛永恆,永生花不正是自己和於建平生死相依的愛情最好的寫照嗎?
於是,王宵當即決定拜師學藝,學做永生花來賺錢,為於建平籌集手術費。
當她把永生花的故事和自己的決定告訴於建平時,他深受感動,於是也加入進來,兩人一起做花籌款。
這年春節,王宵和於建平開始擺攤售賣自制的永生花,他們還特意把二人的愛情故事寫到卡片上,掛到花攤前。
不久,一些花藝店的老闆得知他倆的事後,紛紛伸出援手,主動來找王宵訂貨,有位熱心人甚至一次下了七萬元的訂單。
永生花的生意越做越紅火,而醫院那邊也傳來了好訊息:
當年給於建平捐獻骨髓的那位捐獻者,願意再次捐獻。
2014年4月中旬,王宵讓姐姐去上海聯絡好骨髓移植的醫院,經過身體檢查,於建平的狀況完全符合手術條件。
而醫院那邊也很快聯絡上了之前為於建平捐骨髓的小夥子,對方也爽快答應第二次捐獻。
不久後,醫院為他進行了第二次骨髓移植,又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於建平平安地度過了術後危險期,各項指標逐漸恢復了正常。
於建平順利出院後,於爸感激得熱淚盈眶,他知道沒有王霄,就沒有兒子的今天。
於是,他心裡做了一個決定:
只要自己的腎臟合適,他就捐一個腎給王霄,這樣他們這個家就完整了。
但王霄知道後,卻拒絕了他的好意,她相信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活下來。
原來在忙著於建平的手術期間,王宵也在積極治療,一邊定期透析,一邊鍛鍊和調養,漸漸地,她的病情也開始好轉,透析從每週兩次改成一月一次。
醫生告訴她,照這樣發展,不換腎也能活下去。
回想起這兩年的經歷,王宵和於建平都不勝感慨,甚至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2015年2月14日,他們在西安舉行了婚禮,開始新的生活。
這對生死相依的戀人,相遇在人生的絕境,最終卻重獲新生,實在是奇蹟。
而創造奇蹟的,不正是愛情這朵永不凋謝的永生花嗎?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資源領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