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德雲社,成於鋼絲,死於飯圈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文娛春秋(ID:wenyuchunqiu),作者:月姝
“秦霄賢太冤了,他肯定不知情!”
10月4日,知名相聲演員秦霄賢粉絲傳播偽造官媒連結的“套牌”文章《低俗炒作博眼球,曝“瓜”文化不可取》引發風波,秦霄賢前女友辛雨錫報案後,“人民網評”親自下場闢謠:假冒媒體,豈是兒戲?
秦霄賢的粉絲意識到行為嚴重性,認慫“我們只負責傳達”,透過粉絲群聊天記錄,揪出假鏈來自某個“大粉”,“大粉”說連結來自德雲社的工作人員。
隨後,北京市通州分局通報立案偵查。
然而,已經觸及違法了,這幫粉絲還在心疼秦霄賢,說:秦霄賢太冤了,他肯定不知情,德雲社要害死他。
內娛最癲的一群粉絲,莫過於此。
不過問題來了,如他們所言,德雲社要害死秦霄賢,還是秦霄賢飯圈粉絲害死德雲社?

▲ 秦霄賢,本名秦凱旋,1997年1月5日生於遼寧省瀋陽市,相聲、影視男演員,畢業於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2017年,擔任“德雲社德雲三寶相聲專場”的主持人,2018年,他與女演員辛雨錫確定戀愛關係,2024年9月27日,疑似秦霄賢前女友辛雨錫直播稱秦在與自己戀愛期間多次出軌,且開房都是女方付錢。
或許,兼而有之。德雲社從成名之初的“鋼絲”力捧,到著力經營飯圈,走到現在這一步,被反噬也是必然結果。
“德雲社”過去的粉絲主要衝著郭德綱去的,故名“鋼絲”,多為北京、天津有點文化的那一波兒中產、土著,都是熱愛相聲文化,或被郭德綱個人魅力折服的一幫人。演員吳京就曾公開表示過,郭德綱曾是他低谷期的精神支柱。
由此可見,當年的“鋼絲”,層次比一般追星族相對較高,當然,更是所謂飯圈粉遙不可及的。為了回饋“鋼絲”,郭德綱也把每年9.12定為“綱絲節”,每年都有固定演出。
但似乎從2018年前後,或更早時,德雲社的粉絲結構,變了。
2019年的“綱絲節”最貴的票1280元,在黃牛的報價單上,是一萬出頭;演出前,郭麒麟開著一輛價值400萬的瑪莎拉蒂到達現場。
經營“飯圈”這幾年,德雲社逐漸從相聲團體變成了一家藝人經紀公司,相聲演員則成了“德雲男團”,原本粉絲名“鋼絲”悄然轉換為“德雲女孩”。而德雲社,也在飯圈中有了一個暱稱:雲社。
至此,那個專注相聲“道統的德雲社,正式宣告壽終正寢。
成於“鋼絲”,死於“飯圈”。

“逢傻必奸”

同樣是“霄字科”的,2022年6月陳霄華於北京畫素小區入室猥褻的事件還歷歷在目。同一天的拜師的秦霄賢又被前女友“錘”頻繁劈腿,孕期出軌,假富二代人設等劣行。


▲ 霄字科拜師儀式後合影,二排右一為秦霄賢,右三陳霄華。

不同於德雲社第一時間開除了陳霄華。
從秦霄賢被前女友“爆料”,到粉絲傳播偽造人民網內容被調查,秦霄賢及其個人工作室、德雲社和郭德綱本人的社交媒體未曾有過任何表態。
秦霄賢2015年進德雲社,2019年底,作為“頭宵”正式成為霄字輩成員。
在德雲社內,秦霄賢演出經常遲到,合唱時常划水不張口,基本功不行,風格上有些“瘋瘋傻傻”的糊弄不夠聰明,粉絲取個外號叫“傻子”,他藉著坡給自己立了“地主家的傻兒子”、“不好好說相聲,只能回去繼承億萬家產”等富二代人設,加上在一眾相聲演員里長得算清秀,迅速成為“德雲男團”的頂流之一。
“其實他可靈了,你就記住了逢傻必奸,這年頭哪兒有真傻子啊?”郭德綱曾如此評價秦霄賢。
秦霄賢技藝差,郭德綱不是沒有敲打過,他舉例比如自己和于謙到了90歲,只要不糊塗還能上臺說相聲,但如果說我倆只憑著小臉蛋,“臉蛋那玩意不延年”。又說:幹咱們這行,心態捋不正,趁早幹別的去。
技藝差無所謂,秦霄賢一年在劇場演出不了幾次,主攻的是綜藝影視。
目前,他待播的就有三檔綜藝、兩部電影、三部電視劇。本來大家還在擔心,秦霄賢這次“出事”可能會影響這些專案。但,似乎多慮了。
10月7日,覃海洋未婚妻“爆料”覃海洋在役期間嫖娼等事件後,大眾的關注度從秦霄賢粉絲傳播假官媒連結,又聚焦到了體壇,游泳圈。覃海洋工作室及時回應,但一句“必要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似乎辯駁得有些無力,所以當晚,喜茶就下架了與覃海洋的合作活動頁面。
10月8日,秦霄賢參與的戀綜《我們戀愛吧第六季》第四期在優酷上線,節目中沒有剪掉秦霄賢參與的片段,秦霄賢本人的工作似乎未受影響。
有網友說,“秦霄賢裝死的原因找到了,因為他知道只要等待就有人比自己更差勁”。
對外,秦霄賢這次看似暫時僥倖“脫罪”。對內,他已經犯下德雲班規第九條“不準賭博嫖亂”的“亂”;在前女友的爆料中,他還曾謾罵德雲社的經紀人,想私攬一個預算百萬的品牌代言,謀劃著“不走社裡,這個錢我必須掙”。

這樣的事,假如“班主”郭德綱不在內部處理,恐不能服眾,也可能會有其他徒弟仿效。畢竟和曹雲金搭檔,一同離開德雲社劉雲天,曾在直播裡透露,如果敢私自接活,最少罰款100萬。

所以,家法何在? 
但也不能不包庇,秦霄賢塌了,還禍及德雲社——他所有在外演出代言的費用,德雲社也得賠一半。在現實利益面前,家法算老幾?


▲ 2024年10月8日上線的《我們戀愛吧》第六季第四期。

“要賣年輕人的票”

吸引年輕人,是郭德綱創立德雲社後的“夙願”。

2003年,德雲社成立,在天橋樂茶園演出的第一天,票價15元一張,臺下坐的都是老頭老太太。郭德綱心中不悅,覺得觀眾的生命決定了演出的生命,他對後臺的演員說:“把眼光放遠,要賣年輕人的票。”
他還說,“如今的相聲跟創作關係不大,它賣的是個人魅力
于謙上《十三邀》跟許知遠對談當下的相聲市場,說“現在粉絲文化,聽的可能也不是相聲,看的是顏值了”,畢竟便捷,用這個手段,馬上就能見效,要是踏踏實實砸相聲基本功,得砸多少年?
2012年,郭德綱就主動提出了孟鶴堂、張雲雷、寧雲祥、曹鶴陽四個後起之秀裡的中流砥柱,是“德雲四公子”的說法。
再後來,他選徒弟,培養新人,逐漸開始收拾起演員的外形,要求減肥,甚至有專業團隊指導做髮型、衣品。

親兒子郭麒麟也是減肥成功後,以主持人身份在《歡樂喜劇人2》 綜藝出道。

張雲雷的《探清水河》在2018年被粉絲上傳到抖音被認可,後又透過諸多“名場面”片段增加流量,漲粉百萬。為此,郭德綱調侃張雲雷是“著名抖音表演藝術家”。
雖然同為頂流,與秦霄賢不同,張雲雷從小跟在郭德綱身邊學藝,基本功紮實。郭德綱說,當年德雲社最紅的時候,自己說最後一段,倒數第二個節目一定是張雲雷,因為其他人接不住。
張雲雷想跨界轉型歌手時,也曾惶恐。跟郭德綱報備,表示自己一定不會丟掉相聲。郭德綱沒有任何阻止動作,只說,“沒有人會讓你放棄夢想。”
至於改編傳統小曲對不對?郭德綱:觀眾喜歡就對。“人家買票進來的,你就得對得起人票錢,不能讓人買完票聽完你相聲,出來罵大街,那可不行。”
“觀眾”是誰?
到了2019年初,德雲社也不“裝”了。以前的微博還經常喊話“德雲男孩”、“德雲女孩”這次只帶上#德雲女孩封箱大考#的話題了,“德雲女孩從不怕梗,封箱大考今日開考”。終究,是一場雙向奔赴。
“德雲女孩”熟練地運用飯圈“應援、打榜、做資料、買周邊、追行程”的流程,將相聲演員捧了起來。
微博明星勢力榜還在的時候,張雲雷在一眾愛豆中也能擠進前三。因為他說自己曾因SHE開演唱會時,粉絲給了她們一片綠色的海洋,而心情變好。
德雲女孩就定下綠色是張雲雷的應援色。
▲ 張雲雷2023年南京演唱會的綠海。
郭德綱頭一次在劇場裡看見粉絲應援時,現掛“我死都沒想到你們聽相聲還帶了熒光棒”。
近期,德雲社的豆瓣小組裡,大多數內容都是出售張雲雷、周九良、秦霄賢、孟鶴堂、及張雲雷&楊九郎、王九龍&張九齡CP親籤周邊。
只不過,相聲還是男人“最好的醫美”嗎?
其實德雲社的造星模式,是走娛樂公司“養成系愛豆”的路數。當粉絲陪伴一個初出茅廬的演員從茶館、小劇場一路升級到固定演出、商演、專場、綜藝、代言……
這種強參與感的存在,這不就是相聲界的tf家族嗎?一個捧哏一個逗哏,剛好是一對CP,好磕。這些演員本身就自帶才藝,再從外形上稍微打理一下,能進演藝圈,能有商業價值,也合理。
郭德綱終究是想通了這條共同致富的道路,要是一直像何雲偉他們當年每場演出收入在500元左右,月薪不過五六千元,還不如當個打工人,那哪兒行啊!
如今,郭德綱“賣票給年輕人”的願望實現了,德雲社成了“德雲女孩”朝拜的“雲社”。烏泱泱的應援色,抹去了“德雲社”原本色彩。
“不許跟觀眾搶平臺”

“雲鶴九霄龍騰四海”,早已進入下半場。郭德綱的徒弟數量之多,在相聲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這是在北京相聲大會時期,張文順先生為了效仿京劇,起了這八個字。
京劇著名的“富連成社”,早叫“喜連升”,創辦於1904年,最初任班主是牛子厚,社長是葉春善,授課師傅有蕭長華等名角。收徒上,定了開十科,分別是“喜連富盛世元韻慶福來”,最後只辦到了“慶”字科。
“鶴字科開始,德雲社從網上招生,先進來上學,學好了談拜師。郭德綱說:“學生們讓高峰老師他們先帶,帶下來三年,才能看見我。”霄字科也是如此。
三年多前,到了龍字科,郭德綱又擴大招生範圍——和抖音直播合作。讓感興趣的年輕人透過抖音報名參加,並以直播的形式進行考核。
郭德綱掰了掰自己的徒弟們:
雲字13人;鶴字保留40個;九字的36人,其中倆唱戲的單獨摘出來,也按40個名額的話,九字還有6個機會;霄字計劃10到15個,現在還有名額;龍字是最後一次大規模收徒,300人也行、500人也行;騰、四一科各招10個,海字的再招一個就得了。
 正如他曾說:“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大規模收徒弟,就像當初教雲字一樣,手把手去教。”

▲ 郭德綱親自給龍字科第二批學員開課。

雖然和抖音合作招生,但郭德綱一開始是排斥直播的,曾叮囑徒弟們不許在抖音開直播。說如果非得玩,不許用你的藝名。不允許,是因為相聲演員不許跟觀眾搶平臺”
與此同時,離開德雲社的曹雲金在抖音也開啟了事業第二春。
“過去在天橋底下,我何曾想過10萬人圍著我聽相聲”,曹雲金狀態非常好,哪怕在小小直播間裡,也給觀眾帶來了自然大方紮實認真地表演。自從離開德雲社這些年,他保持著自律的練習——功夫沒丟,功力見長。
▲ 曹雲金在離開師門之後,與郭德綱曾經對撼過多年,但近年似乎關係緩和了。
2023年5月10日那天,超過1200萬人曾進入曹雲金的直播間,30萬人同時線上,超過1億的點贊。
兩天後,郭德綱回應了曹雲金直播,說“相聲可以以各種方式存活,我不攔著任何人”,但”這種方式未必能有收益”,“要是說的不好,我可以通知抖音給你限流,說得好我讓他們給你推廣,要不然我讓他們給你封號。”態度嚴苛又跋扈。
不會還惦記著要把“雲”字收回來的事吧?
曹雲金的名字是他加入“文記德雲曲藝研習社”時,張文順給的。不是郭德綱“賜”的。
就像當年,從《我要上春晚》到上春晚。差不多一年後,郭德綱也從“不許跟觀眾搶平臺”,到抖音直播了。
2024年3月24日晚,郭德綱的直播間10分鐘不到,人數就超過90萬。秦霄賢刷禮物坐上榜一,但榜7是也來刷了四個火箭的曹雲金。
郭德綱說,秦霄賢是我的傻徒弟,也是好兒子。直面曹雲金,他沉默。
“這不是相聲,這是沒臉沒皮”

德雲社演員鄭好曾回覆網友:“德雲社現在的這些演員,如果把德雲社3個字拿掉,你也可以去商演,但門票就只能賣100、200、300;如果曹雲金還留在德雲社,他的門票也可以賣3000、5000、8000。”

其實,曹雲金現在挺好的,帶著聽雲軒巡演、也在抖音直播帶貨,錄一些各地的美食影片,散播歡樂散播愛。
倒是德雲社的演出,開始出現評價兩極分化的現象。
就拿前幾年大張旗鼓的“上貨環節,即流量相聲演員們專門用時間收粉絲的禮物。
有時候張雲雷“大上貨”就是15分鐘。意味著15分鐘裡,劇場裡一切工作暫停,想聽相聲的普通觀眾得等張雲雷收完禮物才開始。
粉絲給張雲雷的一束束鮮花、一袋袋禮品,烏央烏央地往臺上遞。郭德綱在旁邊吐槽:小姑娘們是怎麼把這麼大的花弄來的?搬來的?你們在哪個搬家公司上班?

▲ 張雲雷上貨

還是秦霄賢。
一次,和孫九香搭檔,在廣德樓劇場表演。
上貨時間太長,一名觀眾不滿地催促:趕緊講啊!我給了錢,買了票的。
秦霄賢裝沒有聽到,繼續上貨,但孫九香回懟:“你買了票我們會讓您聽相聲的,不管你是不是在德雲社,在哪兒都是一樣的,沒事兒,您要是不想聽的話您可以出去。”之後兩人被禁演六天。
粉絲和觀眾的不同訴求在德雲社沒能兩全。

2024年的封箱演出,評價兩極分化。

▲ 德雲社2024年封箱演出。

曾是一名鐵桿鋼絲的溫大愚,被視為較為專業的相聲博主。看完2024年的封箱,用了幾段數來寶做評價,其中一句總結道:這不是相聲,這是沒臉沒皮。
一位現場觀眾後來說,有的演員不值得演20分鐘,有的演員不配上來,我旁邊的阿姨為了看岳雲鵬,撐到12點多,結果只演了五分鐘;另外一位現場觀眾評價道:你都想不到我看到高峰老師和于謙老師組合有多激動,當然,你也想不到我看完了這段有多失望。
失了觀眾,得了“飯圈”。
粉絲的評價大意是,看著這麼多孩子,看現在相聲與曲藝的發展前景,郭德綱先生為中國曲藝發展貢獻功德無量。
為何評價如此兩極分化?
既然演員是養成系愛豆,那麼商演也就變成了粉絲見面會。來看偶像的自然十分滿足,來聽相聲的人自然感到無趣。
可是,追逐品德與專業度都欠缺的流量明星,真實世界裡,粉絲又能得到什麼呢?
當前女友把粉絲打卡互動的影片分享給秦霄賢時,他是這樣回答的:
本文轉自公眾號:文娛春秋
聚焦泛文娛網際網路產業領域,關注影視綜及相關人物事件。如果你也喜歡他的文章,歡迎掃二維碼關注。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配圖來源於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