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讀者:點選上方 “平凡的企業家 ” → 點選右上角“ … ”→ 點選“設為星標 ★ ” 加上星標,就不會找不到我啦!

作者 :儒風君 · 蓁蓁
厚道,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厚道的人,沉穩不張揚,看似溫吞如水,實則力量十足。
一個人是否厚道,就看他說話做事,有沒有這8個特徵:
1
品性善
人們常說:“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這福,其實是善良埋下的種子,結出的果實。
厚道的人,善良不是刻意為之,而是源自本性。
清朝時,有個郎中在外出治病的路上,發現一位感染天花的女棄嬰。
郎中於心不忍,將女嬰抱至家中,悉心照料。
天花醫好了,只可惜臉上留下了稀稀落落的麻點,成了眾人嘴裡的笑料。
好在郎中始終善待她,到了適婚年齡,便做主讓自己的兒子與女孩成了親。
婚後,郎中的兒子一路考中了秀才、舉人、進士,還進入刑部任職。
女孩也一口氣生了六男二女,為郎中家開枝散葉。
這位女孩,就是晚清政治家李鴻章的母親。
2
脾氣溫
厚道的人,脾氣溫和,待人和善,總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將心比心。
民國大先生胡適,父親早逝,自幼便懂得看人臉色的難受,因此成年後,從不肯在人前甩臉色,讓人難堪。
早年他被派到美國當外交官,每日事務繁重,心情煩躁。
而他依然和和氣氣對待下屬,從不遷怒於人。
新文化運動後,因政見不同,魯迅多次在報刊上挖苦、諷刺胡適。
面對魯迅的痛罵,胡適未曾說過一句刻薄話,而對於魯迅的文章,只要認為是好的,他都會大力推薦。
其實人人都有脾氣,只是厚道之人,性情溫和,更能體恤他人。
《周易》講:“君子以厚德載物。”
土地寬厚,所以承載山川湖海;人心宅厚,所以悅納世間百態。
脾氣溫和,不是懦弱,不是自卑,而是厚道之人的修養。
3
言語直
厚道之人,說話直來直去,不會花言巧語,只求問心無愧。
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呂岱十分欣賞徐原,舉薦他出任御史。
然而,徐原為人耿直,見到呂岱有過失,他也會當著群臣的面公開指責。
有人好心提醒徐原:“呂岱官階比你高,又是舉薦你的恩人,即便他真有過錯,你大可說得婉轉些,給他留些顏面。”
徐原卻不以為意:“我向來不會拐彎抹角,想必呂大人他不會介意。”
呂岱聽後,哈哈大笑:“我推薦徐原,正是看重他心口如一,說話耿直。”
說話直來直去的人,往往被人們視作情商低,不知變通。
殊不知,這樣的人本性敦厚,沒有城府,待人更真誠,也更值得信賴。
4
行為正
厚道的人,心中有桿秤,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絕對不能做。
胡雪巖在創辦藥店“胡慶餘堂”時,寫有一塊牌匾,上書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戒欺”。
他要求手下務必信守經營之道,絕不可做任何有違誠信之事。
在製作紫雪丹時,有一味藥“硃砂”,極易與銅、鐵發生化學反應,影響藥效。
為此,胡雪巖不惜成本,用133克黃金,1835克白銀,打造了金鏟銀鍋,專門用來炮製紫雪丹。
不僅如此,胡雪巖還規定,所有的藥材,都必須去原產地採購,就算是人參、鹿茸等生長在關外,也絕不含糊。
胡慶餘堂作為百年老店,能夠屹立至今,憑藉的正是不弄虛作假。
有道是:心誠則行正,行正則事久。
厚道之人,能堅守本心和底線,不逾矩,不投機,不傷天害理。
他們立得直,行得端,走得穩,自然會風生水起。
5
心胸寬
厚道之人,亦是心胸寬廣之人,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1926年,梁啟超因尿血去協和醫院診治。
經院方檢查,發現右腎上有一個黑點,判斷是腫瘤,將右腎摘除,尿血的症狀便可治癒。
結果,手術後並未發現腎上有腫瘤,尿血的症狀也遲遲未見好轉,而梁啟超白白丟了一顆腎。
對於這起診斷事故,其弟梁啟勳十分不滿,在報紙上公開指責協和醫院,疏忽大意,拿人命當兒戲。
然而,梁啟超卻站出來說:“我這點小小的病,診查結果只是個意外,不能因為科學還不完善,就指責醫院。”
之後,他又在家書中對女兒說:“身子沒有絲毫吃虧,花幾百塊錢,換來個心安也值得。”
若是換做旁人,定然無法寬恕,但梁啟超卻包容了這一切。
正如古人所講:“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厚道之人心胸寬廣,因而對萬事萬物總是懷著寬厚之心。
6
擔當大
人活於世,需有責任與擔當,正如厚道之人,遇事不推諉,做事有擔當。
李鴻章75歲,被派去查勘黃河。彼時,他已到告老還鄉的年齡,完全可以應付了事。
然而,他卻不辭辛苦,耗時半年,走了兩千多公里,與比利時工程師反覆商議治理黃河的方案。
在他的精打細算之下,將投資一減再減,又向朝廷上折,提出應急的方法。
梁啟超說過:“人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盡責任的樂趣”。
生活中,遇到煩事難事,我們往往是能推則推,唯恐給自己製造麻煩。
殊不知,遇事沒有擔當的人,同樣也抓不住機遇。
因為擔當,也意味著靠譜,靠譜才值得人託付。
無論是單位還是家庭,有威信的人,往往是有擔當的人。
7
得失淡
《史記》中曾記載了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管仲因家道中落,迫於生計,便與鮑叔牙一起合夥做買賣。
鮑叔牙知道管仲家貧,總是主動多出些錢。
可到了分紅時,管仲每次都會多拿一些,只給鮑叔牙一小部分。
旁人見此憤憤不平,認為管仲太貪心,提醒鮑叔牙多些防範。
可鮑叔牙卻說:“你們有所不知,管仲家境清寒,還有老母親要侍奉,而我手頭寬裕,讓他多拿點是應該的。”
眾人稱讚鮑叔牙對朋友厚道,管仲更是感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
後來,兩人攜手輔佐齊桓公,成就一番霸業。
《道德經》中說:“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厚道之人,不計較,能吃虧,所以人緣更好,福報更多。
8
情義深
厚道之人,多是重情重義之人。
《水滸傳》中,因為一次暢談,魯智深、林沖二人結為兄弟。
得知林沖在白虎堂遇險,魯智深不顧安危,一路暗中保護,並在生死攸關之時救下林沖。
沒想到的是,林沖為了自保,出賣了魯智深,導致他無法留在相國寺,只能四處流浪,還差點丟了性命。
數年後,兩人在梁山重逢,魯智深沒有忘記當年的兄弟之情,仍對林沖以禮相待。
魯智深終究是深情的,他並沒有因為曾經受過傷,變得絕情寡義。
後來,但凡兄弟有難,他依舊打抱不平,出手相救。
有句話說得好:真正的深情,無關是非,無關過往,只在人心。
厚道的人,一副熱心腸,始終不改初心。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訂閱“平凡的企業家”檢視更多精彩好文。點選下圖,即可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