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訪華,碩果累累

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失聯,歡迎大家加我的個人微信好友。

語音技術來自訊飛有聲
最近,世界外交領域最重要的重頭戲,恐怕就是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了。
一個是美國率北約進行準戰爭的國家,一個是美國發動小弟全力圍堵的國家。
這兩個國家的握手,毫無疑問將會給世界局勢帶來難以言說的變化。
從訪問過程來看,也有不少耐人尋味的看點。
比如,這次普京訪華團隊異常豪華,包括軍、政、經、商的最高階官員和要員,差不多把俄羅斯一半的部長都拉過來了,顯然有很多東西要和中國談。
比如,這次普京訪華,是在中國剛結束對歐洲三國包括法國、匈牙利、塞爾維亞的訪問7天之後,而法國剛剛放話要出兵烏克蘭。
短短時間內接觸敵對的雙方,顯然談論的話題會非常敏感。
再比如,這次普京訪華訪問的城市,除了北京,竟然是哈爾濱。
說實話,哈爾濱好久沒迎接過這種規格的外事活動了,選擇這個冷門的地方,用意並不簡單。
其實關於普京訪華的意義,很多文章都介紹過了,不過今天貓哥想從更宏大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俄羅斯的盤算。
俄羅斯的小九九
很多人沒注意的是,前一陣,中俄關系發生了一些很微妙的變化。
先是2024年4月,兩國的貿易額遭遇了明顯的波動。
據海關總署的最新資料,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額在這個月達到了83.2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3.5%。
然後是從2月份開始,俄羅斯逐漸收緊了汽車進口政策,出臺了多個平行進口和報廢稅新規。
特別是4月1日之後禁止了“灰關”免稅平行進口,很多做中俄汽車貿易的商人血本無歸。
中國這邊呢?對俄羅斯的出口管制表態也有了變化。
根據馬克龍的說法:“我們尊重中俄之間的長期關係,鑑於這一複雜的歷史,我們歡迎中國政權承諾不向莫斯科出售任何武器或援助,並嚴格控制可用於軍事目的的軍民兩用產品的出口”。
如果馬克龍說的是真的的話,那麼這一“禁售武器、嚴控兩用”的承諾,顯然比之前中國的承諾更進了一步。
很多人看到這些表現都會懷疑,中俄是產生矛盾了嗎?
其實矛盾也談不上。
中俄雖然大的戰略是一致的,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雙方自然會有自己的利益考慮,也會根據自己的利益去做出一些動作。
比如,5月7日,普京就職儀式和中國原定的訪歐行程撞了,怎麼辦呢?
中國選擇了繼續訪歐,畢竟歐洲的市場對中國更重要。
這恰恰也是俄羅斯最緊張的。
要知道,中俄貿易額在去年剛剛突破了2000億美元,中歐貿易額去年可是達到了7830億美元的,而且中國的貿易順差高達3000億美元!
雖然貿易是互通有無,沒什麼公平不公平的,但中國毫無疑問是賺錢的一方,所以中國對歐洲出口不容有失。
這也就成了歐洲國家施壓中國的一個新籌碼。
比如去年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就表示,不會容忍與中國之間“日益嚴重的貿易失衡”,不過歐盟更願意透過談判解決問題。
那麼歐盟亮出這個籌碼要幹什麼呢?
顯然,為了烏克蘭。
馮德萊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方在促進烏克蘭危機和平解決過程中應該發揮建設性作用。
熟悉西方話術的都知道,西方希望的根本不是什麼“建設性作用”,而是希望藉助俄羅斯經濟上比較依賴中國的特殊關係,讓中方以掐斷經貿聯絡來逼俄羅斯停戰。
說實話,歐盟這個要求還是很過分的。
所以,西方國家最擅長的“虛空造牌”就出現了。
比如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對中國新能源產業進行反傾銷調查等等,這其實都是對中國施壓的手段。
站在俄羅斯的立場,俄羅斯特別怕中國頂不住歐洲的壓力,畢竟中歐貿易額比中俄貿易額可大多了!
所以在中國領導人訪歐期間,俄羅斯就破釜沉舟幹了兩件事:
其1,宣佈澤連斯基為通緝犯。
根據俄媒報道,俄內務部依據俄聯邦刑法典,宣佈通緝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此外,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烏陸軍司令帕夫柳克,以及烏國防部前代理部長、烏國防大學校長科瓦利等也被列入通緝名單。
以前俄羅斯和烏克蘭再敵對,俄羅斯都沒有對澤連斯基這個人下手,哪怕他們真的具備對澤連斯基斬首的能力。
現在不一樣了,澤連斯基的任期於5月20日結束,而澤連斯基找了各種理由拒絕舉行選舉。
這樣一來,澤連斯基總統寶座的職位的合法性也就有問題了。
哪怕西方國家仍然會選擇支援澤連斯基,但俄羅斯卻有充足的理由不承認澤連斯基是烏克蘭總統,進而否定整個烏克蘭政府的合法性。
這樣一來,假如中方繼續在俄烏衝突中勸和促談,俄羅斯就可以用通緝令為藉口回絕:
不是我不想談啊!只是俄羅斯怎麼能和一個不合法的政府談判呢?普京又怎麼可能和一個被通緝的罪犯簽訂合約呢?
這一下子,就讓我們很難開口了。
其2,實施戰術核武器演習。
開戰之初,俄羅斯在戰事不利情況下多次發出核威脅,這個我們都還記得。
但是中國也多次強調,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一旦核戰爭開打,那麼根據核捆綁理論,所有核國家都要捲進去,包括中國。
所以在中國的勸說下,俄羅斯的核威脅已經停了2年了。
但是,這次俄羅斯,近期專門搞了一個戰術核演習,而且是普京親自下令搞的。
注意這個核演習的定位,不是那種滅國式的戰略核演習,而是戰術核演習。
說白了就是不會丟那些數百萬噸的核彈,但丟一丟那些幾千噸到萬噸的戰術核武器,還是可以演習一下的。
這種武器主要是殺傷十幾公里範圍內敵方人員和裝備,而且相對來說,更為“乾淨”,殘留較少,具有類似於常規武器的作用,使用門檻更低。
俄羅斯官方說,搞這個演習是“為了應對一些西方政治家針對俄羅斯的挑釁和恐嚇,而堅定地捍衛俄羅斯的領土完整與國家主權。”
說白了,這就是做給法國看的,畢竟法國剛剛說完要派北約軍隊進入烏克蘭。
俄羅斯傳達出來的意思非常堅決:俄羅斯不勝利是絕不會收兵的,哪怕使用戰術核武器,也要贏得這場戰爭!
以上就是俄羅斯向中方間接表達強硬的一面:
大哥,咱倆關係好歸好,但你別摻和這事,不是我不給你面子,而是這事是我和烏克蘭的事,我們倆沒完!
當然,俄羅斯心裡也清楚,他們能繼續打下去,全靠中國堅持中立的立場,堅持與俄羅斯保持正常的貿易。
為了維持這種正常的貿易,中國也承擔了西方巨大的壓力,甚至銀行都要面臨被制裁的風險。
所以俄羅斯為了讓中國這種中立狀態持續下去,在間接展示強硬之後,俄羅斯也必須向中國釋放更為強烈的柔軟訊號。
說白了,就是要向中方輸送利益,給中國補償。
當下的俄羅斯必須用巨大的利益與中國進行深度捆綁,讓中國能堅持中立的立場,與俄羅斯保持正常經貿聯絡,這對俄羅斯維持經濟基本盤尤為重要。
所以我們看到,這次普京訪華,陪同的有5個副總理,分別負責經濟、社會、能源、資源開發和旅遊文化等。
此外,代表團還包括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央行行長納比烏林娜及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等重要部門的領導人。
根據《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的說法,這次訪華,普京帶了“超過半數的政府部長訪問中國”。
這也就意味著,普京幾乎要在所有領域與中國開展全方位的合作,或者說,要在幾乎所有領域給中國送禮了。
罕見的一邊倒
很多人觀察了這些年的中俄關系就會發現,俄羅斯對待中國,始終有一種微妙的複雜心態。
簡單來說,就是形勢逼得俄羅斯不得不靠近中國,但俄羅斯又不想徹底淪為中國的“小弟”。
俄羅斯有句諺語:雖然我們是朋友,但我們還是各抽各的煙比較好。
這句話可以說是俄羅斯對華心態的一個精妙註解,也就是俄羅斯現在必須依賴中國,但俄羅斯又想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所以我們就會發現過去在很多事情上,俄羅斯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比如,中國需要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要求不經過第三國,但俄羅斯希望通過蒙古(路線短),哪怕俄羅斯知道蒙古意識形態比較反華。
再比如,俄羅斯明知道中國想經略中亞,但在很多問題上仍然設有各種障礙(俄企在中亞地區擁有優先權)。
還有,俄羅斯明知道中國汽車產業已經成為支柱產業,但對原裝進口中國車仍然層層設卡。
以至於在俄羅斯市場的中國汽車,其實大部分都是在本地生產的,利潤有一大部分要交稅,提供的也是本地就業機會。
不過這次普京訪華,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我們可以看看這次中俄聯合宣告,洋洋灑灑上萬字,內容可以說是包羅永珍堪稱俄羅斯給我們送上的滿漢全席!
除了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合作之外,涉及工業、經貿和商業的領域可謂無所不包!
可以說,只要是能合作的領域,都合作了,只要俄羅斯能給的利益,基本都給了。
毫無疑問,如果這份宣告的內容完全落實,那麼俄羅斯基礎設施、工業體系、經濟體系和物流體系,都將迎來一次中國式的革命性改革,讓俄羅斯成為了融入大中華經濟圈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除了經濟合作專案,俄羅斯還單獨給中國送了三個大禮:
第一是經貿以及戰略利益輸送。
聯合宣告提到了三個合作專案,北極航道、黑瞎子島和圖門江出海口。
看起來,這仨專案沒啥關聯,但只要稍微琢磨一下就會發現,這是一個足以掀翻整個東北亞地區地緣戰略格局的恢弘佈局。
我們先看一下北極航道。
聯合宣告中明確,中俄將成立北極航道合作分委會,“推動將北極航道打造成為重要的國際運輸走廊”。
北極航道不是個新鮮詞,原本北極是個厚厚的冰蓋,直接連線亞歐大陸的北端。
但這些年隨著地球氣候不斷變暖,冰蓋也越來越小,起碼靠近岸邊的地方,夏季已經沒冰了。
更有科學家學者認為,可能到2040-2050年,北冰洋的冰蓋可能會縮水一半!靠近岸邊的地方全年無冰!
顯然,這就具備了開發北極航道的條件了。
畢竟貨輪從北極航道出發去歐洲,路程大概是15000公里,與蘇伊士運河路線相比少了5000公里,能節約15天左右的時間。
如果是那種必須繞好望角的大貨輪,省的時間和油錢就更多了。
當然,中國看中的不是省油錢,而是安全。
咱們都知道,中國的軟肋在於馬六甲海峽,但其實遠遠不止,整個印度洋都是中國的軟肋。
中國貨輪每天有數百艘奔波於印度洋之上,這一路,有索馬利亞海盜,有印度海軍,還有一些立場不明的非洲、中東國家武裝分子。
現在美國對打壓中國無所不用其極,稍微給這些勢力提供一些武器的話,教唆他們給中國貨輪添點堵,恐怕中國就要付出大代價。
哪怕中國在印度洋有護航編隊,但那幾艘船,哪能護得了茫茫大洋之上幾百艘船?
比如,胡塞武裝那麼弱,就能掐斷蘇伊士運河,如果上面提到的那些勢力盯上中國貨輪,完全掐斷中歐貿易可能夠嗆,但讓中歐貿易成本大幅度提高,是完全做得到的。
所以,中國必須要準備一個PLAN B,以備不測。
北極航線,就是那個PLAN B,原因很簡單,這一路上基本都是沿著俄羅斯海岸走,有誰能想不開過來攔截?
當然,這條海路雖然安全,但有個缺點在於需要破冰船。
前面一條破冰船帶隊,後面跟一溜貨船,這樣一來速度肯定上不去,而且冬天冰層厚了也很難再破冰。
雖然效率低,但光安全這一條,就足以我們去做準備了。
不過這條航路也有個bug——對馬海峽。
如果我們翻翻地圖就會發現,貨輪從青島或者大連港口出發,然後進入日本海,繞過白令海峽從北極航路抵達摩爾曼斯克,這一路上有個關口就是對馬海峽。
這個對馬海峽雖然是公海,但它夾在日本和韓國中間,說不好聽點,一旦撕破臉,日韓用岸基火箭炮就能封鎖對馬海峽。

所以,必須為這個PLAN B再找個港口,繞過對馬海峽。
那麼是哪裡呢?
黑瞎子島!
咱們說起中國的大河,很多人都說是長江、黃河、珠江,但很多人忽視的是,其實黑龍江的流量,和珠江差不多,非常適合搞航運。
珠江年運量多少?15億噸。
黑龍江年運量多少?僅94.6萬噸。
為啥這麼少?
因為它的出海口不在中國,在俄羅斯。
那麼如果搞定了俄羅斯,讓中國貨輪直接從黑龍江出海可以麼?
當然可以。
不過問題來了,黑龍江沒什麼大港啊!
不過這不要緊,黑瞎子島正好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很適合建設水上港口,並且江上水量豐沛,還擁有停靠萬噸貨輪的能力!
所以在黑龍江的規劃中,一直有開發黑瞎子島為鐵水聯運的打算,奈何俄羅斯一直不鬆口。
不過現在,俄羅斯也管不了那麼多了,把開發黑瞎子島寫進了聯合宣告.
那麼毫無疑問,黑瞎子島將迎來一場建設大潮,成為“北端香港”,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黑龍江航路好是好,但也有個問題,那就是其出海口緯度太高,冬天會結冰。
我辛辛苦苦建個港口,總不能一年只通航半年吧?
不要緊,我們還有兩個選擇。
第一是租借海參崴港口。
海參崴是冬季不凍港,從海參崴出海,直接走韃靼海峽,就能繞過對馬海峽和宗谷海峽,踏上一條沒有危險的航路。
這個方案其實去年的時候已經公佈過了,俄羅斯同意中國貨物“借港出海”,只不過是內貿貨物中轉口岸。
未來一旦開發為外貿口岸,那麼就可以解決黑龍江冬季封江的問題了。
只不過現在黑龍江往海參崴還缺一條靠譜的鐵路,要用這個港口要先修鐵路,成本有點高。
第二個是圖們江口。
恐怕很多人每次看到中國地圖的東北部,心中都會湧起一股苦澀,哪怕在這裡有一點靠海也好啊,這樣的話,咱們不就不用被島鏈困住了?
這麼好的地方,怎麼老祖宗就不要了呢?
沒辦法,清朝的《璦琿條約》一簽,中國的海岸,就永遠和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說再見。
不過在80年代,咱們發現了一條條約的bug,大概意思是中國船隻可以合法地在圖們江上航行,也可以合法地透過圖們江出海。
這樣一來,中國就可以合法地從圖們江口出海,但問題在於,你可以是可以,實際上意義不大。
為啥?
因為俄羅斯和朝鮮在江上修了一座橋,橋面很低(只有7米),再加上江水很淺,導致能從這出去的船隻有百十噸,稍微大點的船都過不去。
所以,擁有航行權是一回事,行使航行權又是另一回事。
這次就不一樣了,中俄《聯合宣告》裡面有這麼一句話:
雙方將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就中國船隻經圖們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開展建設性對話。
雖然只是找朝鮮談一談,但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加上中、俄、朝之間的準同盟關係,可能這個事情已經談得差不多了,否則根本不會往文字中寫。
雖然現在航路上有個朝俄大橋擋路,但說實話,只要搞定朝鮮和俄羅斯,以中國的基建能力,分分鐘給你搞一個更高的橋出來,而且水深都能給你挖10米深!
這樣一來,中國貨輪就可以沿江而下,直接進入日本海,要麼直接走北極航線,要麼到海參崴換大船再奔赴北極。
這件事的最大意義不在於讓東三省獲得一個可以直接出海的出海口,更關鍵的是,讓中國獲得了一條永不受威脅的通往歐洲乃至北美、非洲的航路!
萬一未來美國用印度洋航路威脅中國,中國也有應對的底氣!
換句話說,這條航路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而且,為了保護中俄的共同利益,相關的安全問題中國要負責吧?中國海軍進入這條航路護航也沒什麼不妥吧?
一旦中國海軍進入日本海,就相當於在日韓的腹部放了一把刀子,拿捏日韓,讓日韓站在美國戰車上的時候,心裡也要打個鼓。
第二是全球博弈的一邊倒站隊。
——臺灣問題。
在聯合宣告中關於臺灣的部分,俄方除了重申恪守一箇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外,其他兩個表述有了個微妙的變化:
第一,強調了“承認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表示要“堅定支援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國家統一的舉措”。
要知道,在2023年的中俄聯合宣告中,俄方的表述中,還是“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沒有“堅定支援中方實現國家統一的舉措”這樣的說法。
這一表述的差別,看起來沒啥不同,但其代表的政治含義卻區別很大。
要知道,雖然很多國家都表態“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其實對他們來說,就是個文字遊戲。
為啥?
因為臺灣還頂了“republic of china”的名頭呢!
他們說“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完全可以解釋為“臺灣是中華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嘛。
說白了,這就是騎牆,承認了事實上的“一中各表”,畢竟大家都是既不願得罪中國,也不願得罪老美。
對於這種模糊戰略中國清楚麼?也清楚,只不過為了團結大多數,也就默認了這些國家的說法。
但這次俄羅斯的表述,公開承認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種隸屬關係已經非常清晰且明確,沒有什麼搞和稀泥的模糊空間了。
這顯然是要和中國站一條船上了。
更重要的是,俄羅斯還表態“堅定支援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國家統一的舉措”。
這意味著,俄羅斯支援中國以任何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包括武力解決。
要知道,現在西方國家一再強調“不許改變現狀”,說白了就是打著維護和平的旗號,想讓臺灣永遠從中國分裂出去。
中國雖然一直尋求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但如果美國一再突破紅線,讓和平統一徹底失去可能的時候,中國就必須要採取武力了,完成國家統一大業。
那麼一旦開戰,俄羅斯就必須第一時間站出來支援,不管是政治上的支援,還是軍事上的支援。
同樣,在臺灣未來參加國際組織的博弈中,俄羅斯立場與中方完全捆綁。
俄羅斯雖然實力衰退得厲害,但也能拉攏一些小弟給中國壯聲勢的,這對中國的外交戰略,是一個巨大的幫助。
——全球治理的問題。
在中俄聯合宣告中,有相當大的篇幅都談到了全球的治理。
比如,兩國在阿富汗、中東、亞太等熱點問題上闡明瞭原則立場,簡單說來就是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亞歐大陸上橫行霸道的所作所為罵了一個遍。
像“美國和北約作為侵略佔領阿富汗20年的責任方,而應為阿富汗當前經濟民生困局負主要責任,承擔阿富汗重建的主要支出”;
像“雙方支援在以“兩國方案”為關鍵要素的公認國際法基礎上全面、公正、持久解決巴勒斯坦問題”;
像“雙方指出,美國“印太戰略”以及北約圖謀在亞太地區採取的破壞性動向,對該地區和平穩定造成消極影響。”等等,都是直接戳美國的肺管子了。
中俄傳達出來的意思就是,多年來你美國一直在全球戰略佈局中濫用霸權主義的做法,對主權國家進行單邊制裁、意識形態干涉,嚴重侵犯了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中俄作為國際影響力舉足輕重的大國,深有責任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解決方案,我們亞歐大陸是亞歐大陸人民的大陸,你美國不要過來插手。
只要中俄站在一起,你美國在亞歐大陸實施的地緣政治戰略,就不可能實現。
更有意思的是,中俄還一起扛起了反法西斯主義戰爭勝利者的大旗。
要知道,我們目前的這個國際秩序,說到底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
但是現在呢?
西方國家出於自己利益的因素,正在動搖這一國際秩序。
比如支援日本、德國重新武裝,比如支援烏克蘭的班德拉分子這種在二戰中犯下滔天罪行的反人類戰犯,比如支援帶著納粹符號的亞速營等等。
這幾乎把所有戰勝國的臉都丟光了,讓西方國家所有曾經為反法西斯主義流血犧牲的人蒙羞。
所以《宣告》裡明確指出,“雙方將繼續堅定捍衛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以及載入《聯合國憲章》的戰後世界秩序,反對否定、歪曲和篡改二戰歷史。
雙方指出,必須進行正確的歷史觀教育,保護好世界反法西斯紀念設施,保護其免遭褻瀆或破壞,嚴厲譴責美化甚至妄圖復活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行徑。”
現在知道普京為什麼要在北京特意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然後又跑到哈爾濱給蘇軍紀念碑獻花圈了吧?
就是為了藉助歷史,來獲取如今行動的合法性。
你看,中俄扛起歷史正義的大旗,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就佔住了歷史正義的制高點,可以居高臨下批判西方國家破壞世界秩序的行為。
什麼叫做師出有名?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師出有名。
除此之外,雙方還決心在尊重各國國情和主權的基礎上,加大塑膠垃圾汙染治理力度,並同各方一道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書以應對塑膠垃圾造成的環境汙染(包括海洋汙染)。
這一條看似很普通,但這個括弧加的很有意思。
再聯想到5月17日日本再次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染水排海計劃,日本是不是要連打幾個噴嚏?
我們看到,這些關於全球治理的立場,俄羅斯與中方完全一致,也是一邊倒,並且旗幟鮮明打出反美的旗號,顯然俄羅斯這是要站在中國這一戰車上了。
——金融貨幣問題。
《宣告》中提到,提升雙邊貿易、融資和其他經濟活動中的本幣份額。完善兩國金融基礎設施,暢通兩國間經營主體結算渠道。
在遵循市場化原則的前提下在對方國家金融市場發行債券。在中俄雙方會計準則(在債券發行領域)、審計準則及審計監管等效互認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務實領域互利合作。
說實話,如果不瞭解金融行業,根本不會理解這短短幾句話,蘊藏著多麼大的利益。
比如“提升雙邊貿易、融資和其他經濟活動中的本幣份額。”為啥要用本幣呢?
這就是國際貿易去美元化的問題。
去美元化這杆大旗,中國是不方便公開來扛的,畢竟目前中國每年對美出口還有5000億美元,貿易順差高達4000億美元。
但是因為俄羅斯被美國製裁,被踢出SWIFT體系,所以中方為了與俄羅斯正常貿易,可以順理成章提出“提升雙邊貿易、融資和其他經濟活動中的本幣份額。”
至於在其他國家推動貿易結算去美元化,這個就可以讓俄羅斯去扛這面大旗。
所以,俄羅斯正在積極推動先從金磚國家組織中實現貿易結算去美元化,俄羅斯打頭陣,有了成果我們再跟進,這就很好。
除此之外,宣告中提到的“在對方國家金融市場發行債券”也很有意思。
俄羅斯買中國國債,顯然解決了俄羅斯在不持有美債後,國內資產的一些保值增值的問題。
那麼多錢放著也是放著,總不能去買印度國債吧?
相反,相對於美債來說,中國的國債是個很好的替代品。
中國買俄羅斯國債呢?也沒問題,根據俄羅斯的說法,俄羅斯正在研究發行人民幣債券。
這不就相當於,中國借給俄羅斯人民幣,俄羅斯拿著人民幣,就可以解決當前外匯緊張的問題了!
人民幣雖然不算很強的國際貨幣,但起碼中國能提供俄羅斯90%的商品需求!
就算剩下的10%,俄羅斯找其他國家,也是能把人民幣花出去的!
這顯然就是對俄羅斯最大的經濟支援,而且讓俄羅斯有了一個大靠山,反正我欠著你這麼多錢,你總不能眼睜睜看著我輸掉戰爭吧?
而對中國來說,這樣既解決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而且也解決了資本過剩問題,超發的人民幣終於不用再在銀行中空轉了!
而且相對讓人提心吊膽的美債,買俄債完全不用擔心俄羅斯還不上錢。
俄羅斯家裡那麼多礦,那麼多油,那麼多氣和森林,都是妥妥的優質資產啊!
沒錢還,拿礦抵債也行啊!
3  新時代的一邊倒
前面說了,俄羅斯對於倒向中國,其實一直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那為啥現在一邊倒了呢?
原因很簡單,別無選擇了。
在戰爭開始的前兩年,俄羅斯和歐洲檯面上打打鬧鬧,但私下裡的溝通聯絡,其實一點也沒斷。
為啥?
因為俄羅斯對歐洲一直抱有希望,而歐洲內心也寄希望於特朗普再次上臺後,能夠結束戰爭,讓歐洲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但是,拜登不會允許這種事發生。
所以拜登做了三件事。
第一是普京剛剛以創紀錄的高支援率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之後沒幾天,俄羅斯就發生了恐怖襲擊。
問題線索毫不例外地指向了烏克蘭,俄羅斯陷入群情激奮之中,就算普京想停戰,恐怕也會被民意裹挾。
第二是4月美國通過了610億美元援烏法案,顯然證明美國不會輕易讓烏克蘭認輸。
第三是美國批准向烏克蘭提供了ATACMS。
這是一種陸軍戰術導彈系統,可以用海馬斯的發射車發射,射程最遠可達300公里,讓烏克蘭具備了攻擊俄羅斯縱深目標的能力。
這樣一來,就算俄羅斯在哈爾科夫打出一個安全區,也難保境內安全,隨時都可能遭遇群死群傷。
這樣一來,即使特朗普上臺,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也很難回到過去了。
當西邊的路徹底斷了,俄羅斯還有什麼選擇?
只能向東看,一邊倒了。
讓我們感嘆的是,1950年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執行的也是一邊倒的立場。
誰能想到74年後,形勢逆轉,輪到俄羅斯採取一邊倒的立場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烏戰爭就是我們的國運。
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中立,那麼我們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戰略利益,未來都垂手可得。

相關文章